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他是第一个到达顶点的人

1988年5月5日,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冲顶当天,中午2时左右,中国登山健将次仁多吉第一个到达顶点。大本营里传来了欢呼和尖叫。

2007年,次仁多吉们集体登上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最后一座迦舒布鲁姆1峰,中国和巴基斯坦队员在顶峰展示国旗。

目录

次仁多吉编辑本段

一匹来自高原的狼 走在无垠的雪山上编辑本段

“我到顶峰了,是第一个到的!大本营,大本营!”走在最前面的次仁多吉好像回头看了一眼。他停住了脚步,用近于呼喊和颤抖的声音对准报话机。这是比想象更辽阔的最高地带。没有再比它高的地方了。

1988年5月5日,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冲顶当天,中午2时左右,中国登山健将次仁多吉第一个到达顶点。大本营里传来了欢呼和尖叫。

年幼无知编辑本段

“如果选上了,就能吃糖,还能穿花衣服”编辑本段

今年刚好50岁的次仁多吉,看上去朴实而含蓄。透过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眼,你很难想象,很多年前,他还是个放牛小子时那股年少轻狂的倔劲儿。

日喀则南木林县的一个小山村里,17岁的次仁多吉正在农田里耕种,他没读过书,没出过县城,甚至没见过花花绿绿的衣服。就在那时,两位登山运动员回来了,他们是次仁多吉的同乡,平时在家种地,有登山任务时,便穿着花花绿绿的登山服出去一趟,回来时就能带回一笔钱,还有各色糖果,那些糖果甜腻腻的特别好吃。据说,还有一种叫巧克力的东西,次仁多吉从没见过。

1977年,南木林县招收新登山队员,据说是为1980年中国伊朗联合登山做准备。那时的次仁多吉还不知道什么是联合登山,也不知道伊朗在哪,他只知道,如果选上了,就能吃上各式各样的糖果,还能穿好看的颜色鲜艳的衣服。

全县40多人报名,最终两人入选,次仁多吉和加布。

1988年,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队员们在顶峰展示各国国旗,右二为次仁多吉。

年少轻狂 “凭什么不让我上?我偏上!上了再说!”编辑本段

他去了西藏登山队,但中伊联合登山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第一次登山,是1980年协助日本队登珠峰。第一次登山就上珠峰,山势险峻,还背那么多东西,次仁多吉心里直打鼓,还要硬撑着不表现出恐惧,“再怎么说我也是本地人,不能在日本人面前丢脸呀!”

有惊无险,第一次登珠峰,次仁多吉就到了8000米高度。因为是高山协作人员,不能再往高处去,不然“能一直上到顶峰”。

1988年,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拟在顶峰会师。刚开始,次仁多吉也只是运输队中的一员,被派去营地送东西。因与分管运输的小队长闹了点别扭,被安排在海拔6500米-7028米这段路来回十几趟运输物资,硬是没机会往更高的地方去。后来,他找到登山队长,说能不能给个机会到上面去,登山队长说,那你下一趟就往海拔7790米那个营地运输物资吧。一股气到了海拔7790米,次仁多吉把物资放到营地里,一看时间才午后2点多,他问同行的两位运输员:“你们还有力气没?”“有!”三人又往高处去了。

后来大本营传来信号,问次仁多吉三人到达7790米没有,次仁多吉说,“我们已经到8300米了……”在大本营的领导不相信,说:“8300米营地里有多少个氧气瓶?”次仁多吉数了数,20多个,答案正确。这时领导急了,“谁让你们上去的?现在都几点了?立刻给我下来!下到海拔7790米营地住一晚恢复体力!第二天立刻返回!”

下去就下去,反正往更高处攀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不安分的次仁多吉又不听话了,下到海拔7790米营地时,“谁要住这里啊,我还走得动!”他们三人又一口气下到了7028米的营地。

事后,自然是一顿臭骂,因为在登山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擅自做决定,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生死。

组织要求写检讨。从没念过书的次仁多吉一个字也不会写,这让领导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犯了错误,但次仁多吉的表现(一天之内,从7028米上到8300米,又一口气下到7028米),领导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几天后的中日尼运动员双跨珠峰,次仁多吉被选为队员。

也正是那次登山,打响了他在全国登山界的名气。次仁多吉第一个到达顶峰,第一个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顶,他还创造了在顶峰停留99分钟的奇迹,并成为全球第一个从北坡上从南坡下的中国人!

年轻体壮 “大本营,我们被困,快不行了,要是……请照顾我们的小孩……”编辑本段

名气大了,登山队也逐渐富裕了,次仁多吉从一个平时务农偶尔登山的“聘用员工”转正了。他正式开始了职业登山的生涯。1993年起,他担任“攀登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攀登队长,那年4月26日登上海拔8091米的安纳普尔那峰;同年5月30日登上海拔8172米的道拉吉利峰;1994年5月7日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同年9月30日登上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2004年7月27日登上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2007年,中国人集体征服了全部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

但次仁多吉永远忘不了登乔戈里峰那一次。眼看离顶峰只有200米远,这时下起大雪,刮起大风,无奈之下,队员集体下撤。回到营地所在高度时,他们四处找不到帐篷,继续下撤也因路程太远变得不可能。从下午2点一直找到7点,一点帐篷的影子都没看到。

这时天已经快黑了,雪仍在漫天飞舞,吃的、喝的、睡袋,一无所有,怎么办?他们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大本营,我们不行了,被困在山上,上不去下不来……我们要是……请照顾我们的家人和小孩……”听到这样绝望的话,大本营顿时哭声传来,队长哭了,其他营地的运输队员也哭了,远处的哭泣立即引爆了次仁多吉们的泪腺。山下的人在哭,山上的人也在哭,顿时,整个乔戈里峰笼罩在绝望与寒冷之中。

绝处逢生不是没有可能。就在那一刻,次仁多吉抹干眼泪,迷蒙的双眼渐渐能看清楚,就在离他们40米远处,一块指甲盖大的黄色在漫天飞雪中隐约露了出来——帐篷盖。他们停止了哭泣,奋力挖掘,许久,已经被大雪压坏的帐篷全部展露在他们眼前,他们钻进破烂的帐篷里面,看着里面的粮食、睡袋,当次仁多吉、洛则、边巴扎西等被困队员目光交汇的刹那,又是一阵紧紧的相拥而泣!

那晚,没有帐篷,他们一夜没睡,睁眼到天明。

年富力强 “为救人长时间被压雪下,最后只能截肢”编辑本段

在西藏登山队里,因年纪稍长的缘故,次仁多吉有个外号——阿古,意思是叔叔。既然当了叔叔,肩上的担子自然也更重。每当遇到危险情况时,他总是身先士卒。

1991年,中日联合攀登队登南迦巴瓦,路遇雪崩,为了保护走在后面的同伴的生命安全,次仁多吉被埋在雪里一个多小时不曾变换姿势,因为他稍微一动便可能造成绳索松、冰锥掉的危险,后面的同伴也将受到牵连。等同伴都撤到安全地带,他才动了动,这时他的脚趾已被冻坏,后来不得不截肢。

有一次,他带领中国和比利时联合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完成任务下撤至7800米处的冰陡坡时,比方队长突然滑坠,并且带动另外一名比方队员一起下滑,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万分紧急的时刻,次仁多吉冲上前去,将系有安全保护绳套的冰镐插入冰缝,并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压住冰镐,及时挽救了两位异国队友的生命。

年纪渐长 “我们在雪山上看星空,就像孤独的狼群”编辑本段

次仁多吉是诚恳的,更是可爱的。他毫不讳言地说,最初总盼着有登山任务,纯粹是“看在钱的份儿上”,每次登完山,都能为家人带回来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的“工资”。至于国家荣誉、登山英雄,是一概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后来年纪大了,登山任务越来越多了,才渐渐发现山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爱山,想念山。目前主要担任教练工作的次仁多吉登山的机会不像以前多,他说,一旦需要,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山里。

平时在市区呆上几个月,他总要邀上一帮山友,带上帐篷和粮食,回到山里,即便这些山,只是拉萨的山,只是小山、矮山、没有白雪的山。

次仁多吉说,他仍旧想念在雪山上看夜空的情景,和边巴扎西、洛则、加布……以及任那。有时候被困山里,帐篷没了,吃的没了,他们整晚整晚地并排而坐,嘴里不停地念着祈祷词。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孤独而苍凉的狼群。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硬核圈粉!援鄂小护姐超大胆“表白”汉警小哥    下一篇 带着4000个口罩独自逆行武汉的小伙返程,临别时的一个拥抱太暖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