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十年一“箭”!医生陪着助理工程师加班,这颗卫星终于上天了

1997年5月12日,这是令12亿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顺利升空。

东方红三号卫星(资料图)

1997年5月12日,这是令12亿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顺利升空。星箭分离后,卫星灵巧地完成了140多个太空动作,于5月20日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我国的广播通信卫星事业,由此以其辉煌的跨越将传统发展阶段甩在身后,达到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

成功是甜蜜的。然而,在成功背后,是两代中国航天人耗尽10年心血和汗水,以令世界惊叹的智慧和勇气,才铸就了这颗光彩夺目的“新星”。历史将记载着中国航天的这一辉煌。

目录

一、太空决战编辑本段

进入80年代,世界各国在太空领域的角逐日益白热化。占领利用空间、发展航天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课题。

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是一组沉甸甸的信息:

·目前,世界2/3的洲际通信业务和100%的洲际电视转播以及为数众多的区域通信已由卫星承担。优越的通信能力和很高的投资效益比,使通信卫星的应用成为国际通信业的大走势,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根据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规定,距地球赤道35786公里高的地球静止轨道,每隔5度左右方可布置一颗卫星。适合中国使用的空间轨道只有从东经87.5度到130度左右,在此扇面上,最多只能分布80余颗卫星。然而,目前要求使用这一轨道区域的国家至少有日、朝、泰、俄等十余个国家,并且,亚星一号、亚太一号等几十颗卫星已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自1986年2月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发射成功至今,我国共成功发射了5颗通信卫星,共14个转发器。目前,5颗卫星的寿命全部到期,为了保证国内的通信和电视传输,只得租用和购买外国的卫星;

·国外卫星通信事业发展迅速,最先进的通信卫星的容量在80年代中期已达到24个转发器,工作寿命长达8年以上,而我国的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上只有4个转发器。截止到1988年全世界已发射近900颗通信卫星,其中200多颗是民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属于中国的,仅有5颗。……

空间资源紧张,中国求星若渴!

1981年至1986年3月,我国围绕着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经历了近4年的“买星、造星”之争。在激烈复杂的争论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同志执著坚持的自我造星意见得到支持。最后,东方红三号卫星以其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强有力的方案可行性论证,赢得了宝贵的国内自行研制的机会。

1986年3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航天部关于研制东方红三号卫星的方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们欣喜若狂,众口一声:造出东三,为国争光!

二、辉煌的跨越编辑本段

东方红三号卫星的研制,必须满足用户要求,以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起点,这给卫星的方案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专家一次又一次地调查研究,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论证,最后达成共识:打破常规的卫星研制思路,跨越传统的卫星发展阶段,高起点、大跨度、迈大步,从60年代水平起步,瞄准国际80年代水平,一步跨越20年,迎头赶上国际卫星事业的步伐:

·全三轴姿态稳定和轨道控制;

·液体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

·24个C波段转发器,频率复用及国内赋形波束天线;

·高效益的可展开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帆板;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公用舱结构;

·8年的工作寿命;

……

这一项宏伟设计,意味着只继承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中20%~30%的现成技术,其余70%~80%的技术都要进行改进和重新研制,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

一颗东方红三号卫星的通信能力相当于12颗东二甲卫星,效率之高,当属空间事业之最;要用8年的时间缩短20年的差距,其速度之快也是够惊人的。  

东三卫星七大系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上百个,难啃的骨头课题就有11大项,要经过方案论证、模样、初样、正样四个研制阶段,需进行6次整星地面大型试验。把总体部下发的各部分系统的任务书摞在一起,就是一堵高2米多的书墙。攻关的坎坷之路就从这里起步。  

我们走进研制人员队伍,他们之中,有的做完开腹大手术后仍潜心于卫星研制工作,有的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并摘除了右肾仍在一线攻关,有的为攻破技术难题,数月内满头青丝骤成白发……。我们无法尽述在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攻关的人们在国内无现成资料、国外可借鉴的内容也寥寥无几的情况下,饱尝了多少酸甜苦辣,克服了多少难以想像的困难,承受了多少牺牲和失败的痛苦。只是可以肯定,在东三研制过程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系统内到处都有可歌可泣的奉献,几乎每个人都对共和国捧出了深沉而炽热的爱心。  

善于创造奇迹的中国航天人,就这样把一步跨越20年的奇迹呈现在世人面前:  

卫星全三轴姿态稳定与轨道控制,是国际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东三转移轨道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卫星升空后,用模拟线路控制。增加了防晃装置,采用先进的自主控制,一旦星上控制出现故障,还可采用应急控制,从而达到万无一失;  

·中心线路盒,是控制系统的心脏。由7名女同志组成的工程组起博了这颗心脏的跳动,经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液体双组元统一推进技术,相对于以前用的固体发动机来说,具有机动性强、灵活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且能多次点火,随时开关机。研制人员苦战6年,攻下了这道属世界先进技术的难关,其中两个钛合金贮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远地点发动机在三次点火中,要求正常工作6000秒。东三远地点发动机在最后一次真空试车时,创造了连续工作19000秒的纪录;  

·通信系统是卫星的有效载荷。东三的24路转发器,所用的多功能接收机的电性能和重量都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美国同行看了后说:“可以到国际上去推销”;  

·碳纤维中心承力筒是卫星结构系统中大型结构关键部件。东三碳纤维中心承力筒工艺在国内是首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它比金属结构减重一半以上,可提高经济效益4000万美元;  

·东三太阳帆板电源系统采用了十几项先进技术。1989年经德国专家审核,符合总体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末先进技术水平,电源系统中的蓄电池密封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  

·遥控系统是卫星的神经中枢。东三的遥控系统设备已作过各种环境试验和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试验,性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温度控制对于在太空中保持星上仪器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东三的自动控温装置能使卫星保持一个恒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外新闻媒介称:在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中国人在掌握航天技术方面所表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样令人不可思议……  

三、辉煌的背后  编辑本段

经过中国航天人8年的拼搏奋战,人们期盼已久的大容量、长寿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终于在1994年9月15日踏上了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征程,并于11月30日顺利升空。卫星经过多次成功的变轨飞行进入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后,由于泄漏造成燃料耗尽,未能成功定点。  

眼泪取代不了现实,悲痛换不来成功。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鼓起勇气,拼搏再战。两年来,他们为了赶进度、保质量,绝大多数同志从来没有休息节假日,有的已到退休年龄,主动要求坚守在工作岗位,有的推迟婚期,有的婚后第二天就赶来上班,有的积劳成疾病倒在岗位上。负责卫星主结构系统碳承力筒加工的师傅赵丕栋,患有胰腺炎,疼痛难忍,为了确保进度,他仍钻进长2米、直径1米的碳筒内打孔500多个,落在身上的有毒粉尘使全家人都染上了“奇痒症”。承担跟踪系统测试的助理工程师王风春,在与厦门和渭南地面站进行应答机联试时由于连续加班过度疲劳而昏倒在岗位上,抢救过来后,医生要将他送医院治疗,他坚决不肯,没办法医生只好陪着他加班。随队医生苏秀琴来到发射场的当天,突然接到正在上军校的18岁独子病故的消息,中年丧子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她只用了10天时间,忍着悲痛,料理完丧事便匆匆赶回了西昌。  

决战东三,确保成功是航天人心中的誓言。在发射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到处可见广大科技人员酣战的场景。每天晚上的调度会是航天人特有的会议,是对当天工作的质量进行复查的专题会,也是保证下一步工作有序开展的协调会,更是一次联系实际的形势教育动员会。主持调度会的副总指挥潘维孝尽管两年前已到退休年龄,且患有高血压病,常常感冒发烧,但他边输液边开会,从未耽误过一次。为了解决燃料泄漏问题,他们对所有的燃料管进行了更换,并对同型号、同批次的产品,逐个进行试验。为了检验姿控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他们生产了50台发动机,实际用在卫星上的只有14台,其他的全部用于试验,确保万无一失。卫星加注是非常危险的操作,要用直径8毫米的管子,加注1.3吨燃料,稍有不慎就会星毁人亡。为确保加注顺利完成,他们用了6天时间反复演练,练得技术人员眼流泪、手发麻,但也练就了闭着眼睛操作的绝活。  

十年的艰苦奋战,十载的酸甜苦辣,终于迎来了辉煌的时刻。5月12日,东方红三号卫星带着10万航天大军的心血和希望,带着12亿人的企盼和祝福,冉冉升入太空。定点之后,卫星天线发出的强大电波,像一团轻纱轻轻罩住9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版图,将大大缓解我国通信卫星空间信道的紧张局面。  

有关领导同志告诉我们:目前,已有几个国家对东方红三号卫星发生了浓厚兴趣。同时,我们的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经把目光瞄向了东四、东五……  

新星,我们为你祝福。祝你步子迈得更大,迈出国门,迈向世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位新华社记者在武汉的自述!    下一篇 来自中国的120万个口罩让美国州长泪目 背后故事更加感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