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赴俄勤工俭学前夕,任弼时收到父亲一封家书,泪如雨下!

任弼时坐在窗前,展开父亲的家书,不禁泪如雨下。春风中弥漫着伤感,如同父亲的叹息。如耕牛般劳苦的父亲忧心如焚,劝他“谋事上海”,不要远涉重洋。

从一封家书,到一页日历,是他的30年。

30年,贯穿他革命的起点与生命的终点。如果向天再借30年,他依然会像陀螺般旋转,“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

他是“党的骆驼”“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目录

一封家书,亮出青春报国志编辑本段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湖南汨罗市唐家桥,父亲任裕道给他取名任培国。

他自幼受父亲影响,精通绘画篆刻,艺术家气质与生俱来。然而,他没沿着艺术家道路走下去。五四运动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15岁的他涌上长沙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为满目疮痍的国家抛洒青春热血。

1920年夏,他毅然放弃即将完成的学业,加入“俄罗斯研究会”,准备到俄国勤工俭学。

第二年5月4日,赴俄留学已进入倒计时。任弼时坐在窗前,展开父亲的家书,不禁泪如雨下。春风中弥漫着伤感,如同父亲的叹息。如耕牛般劳苦的父亲忧心如焚,劝他“谋事上海”,不要远涉重洋。

一边是家国理想,一边是父子情深,任弼时心情沉重。启程前夜,他通宵未眠,给父亲写下一封长信,其中道:“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

家书抒发了凌云壮志,也饱含对父亲的爱与感恩。一早,他将家书封好,投入邮筒,毅然踏上赴俄国勤工俭学之路。

从此,汨罗的任培国正式开启革命道路,一往无前,不知疲倦。

任弼时致父亲家书原件。资料图

一部选集,擎起理论研究大旗编辑本段

他的30年,也许做了别人60年、100年都做不完的事。

作为中国赴共产国际的先遣兵,他理论水平高超,更难得的是,他将共产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国革命实践,打破本本主义桎梏。

在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建团、建党、建军、建国每个重大历史关头,都有他殚精竭虑的身影。南征北战之余,他挑灯夜读钻研理论,1925-1950年,留下主要著作47篇。其中《怎样布尔什维克化》,提出党领导下的青年团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反对宗派主义》,系统阐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红二军团当前的建设任务》,明确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这47篇文章被收录于1987年版《任弼时选集》,成为他理论研究的经验总结,也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文献。

作为共产主义理论联系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人,任弼时很早就意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937年底,他对到访八路军总部的美国海军官员埃文斯说:“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的心脏和灵魂。”

1944年11月,他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人检阅南下的部队,留下一张照片,充满远见卓识与组织魄力。只见他扬起右手,坚定地一挥,掷地有声:“你们到南方去,要画一张红色地图!”

这张“红色地图”,让中国革命准确把握了抗战后的形势。他从容应对时局变化,成为转战陕北艰苦岁月的“大管家”。

一台收音机,聆听共和国声音编辑本段

超负荷的工作以及两次被捕遭受酷刑的后遗症,让他患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但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深感责任重大,个人不敢有半分懈怠。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因脑出血而重病修养的任弼时,是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中唯一不能亲自前往天安门的国家领导人,读小学的女儿任远征替他参加大典。

这一天,他只能在玉泉山寓所时,守着一台收音机,聆听里面的礼炮声。当任远征回家,发现父亲正眼巴巴地坐在小板凳上等她。她永远记得,当她激动地讲述开国大典盛况时,父亲眼里含着泪花。

一页日历,定格伟大的生命编辑本段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任弼时终于弥补了遗憾,登上天安门城楼。

在内心强烈使命感驱使下,他拖着病体,全力准备党的会议、邀请干部座谈、为青年杂志社撰写文章……最终突发脑溢血。

办公室一页翻开的日历,将他生命定格在1950年10月27日。

山河呜咽,中国人民损失了一位年仅46岁的国家领导人!

毛泽东沉痛无言,亲自看他入殓,为他覆盖党旗,亲扶灵柩,并庄严提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叶剑英元帅深刻评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一生劳身苦体,砥节砺行,“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任弼时用生命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为所有共产党人上了一堂触及灵魂的党课。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这个叫梅西的小伙值得被我们记住    下一篇 “柑橘院士”扶贫记:给红土地一个产业依靠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