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背60斤重的消毒设备,每天奔波300多公里…

在2015年,夏萍看到全国公益救援力量蓬勃兴起,而青海省仍然没有一支相对专业的公益救援队伍时,夏萍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自己成立一支公益救援队伍。

她是温柔的母亲、善解人意的妻子,但在民间公益救援这条路上,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巾帼女豪杰,担起责任、迎难而上:

背负着60斤重的消毒设备,每日奔波300多公里、10多个地点消毒作业总面积310万平方米,共出动志愿者210人次,行程11700公里……在青海防疫工作中 ,她带领的青海绿舟救援队,交上这样一份出色的答卷。

1.png

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身上透着四川人麻辣、干练的个性,她就是青海绿舟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夏萍。

疫情发生后,夏萍率领的救援队奔赴防疫一线,协助青海海东公安局,对西宁、海东及沿线24个重点检查站展开病毒预防消杀,并为海东市四个重点检查站捐赠四台消毒设备。

1_??.png

目录

”疫情不退我不退“ 自掏腰包为公益买单 编辑本段


每日奔波300多公里、10多个地点,队员们的防护服下已是汗流浃背,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疫情不退、我不退”是队伍的坚守口号。

截止到3月5日,青海省绿舟应急救援中心共实施消毒作业面积310万平方米,出动志愿者210人次,行程11700公里, 累计对西宁,海东24个检查站,120个社区,行政单位,监狱,企事业单位.610栋居民楼宇,四个返宁人员隔离区,12个乡镇给予预防性消毒。

1_??_??.png

参与抗疫任务所有的费用,除了一小部分是志愿者们捐款外,每天车辆加油、志愿者用餐、采购消杀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开销,夏萍主动承担了费用。疫情期间,医院的血源也处于紧张状态,夏萍带领队员参与献血活动。

1_??_??_??.png

女儿一开始不支持 抱怨她对家的贡献比较小 编辑本段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夏萍加入公益救援组织,自费学习高海拔雪山救援、地震搜救、医疗急救等各类救援知识和技能。

在2015年,夏萍看到全国公益救援力量蓬勃兴起,而青海省仍然没有一支相对专业的公益救援队伍时,夏萍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自己成立一支公益救援队伍。

1_??_??_??_??.png

夏萍说:“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自救并救助他人。”

夏萍的女儿一开始并不支持母亲做公益:“因为我觉得我妈妈做了这个公益以后,对家庭对我爸爸或者对我的关心是极其微小的,我就觉得她所有的关心关爱全部给了需要救援的人,对家里面的贡献也比较小。但是后来我看到她能坚持这么久,也算她的第二份事业吧,既然反对不了她做这个,就只能支持她了。“

1_??_??_??_??_??.png

“公益救援是条漫长的路 我会带领大家坚持下去” 编辑本段

自2015年至今,每年冬天夏萍都会组织团队志愿者购买棉被、衣物和食品,走上街头对流浪人员、拾荒者进行帮扶活动。

在国内自然灾害发生时,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响应当地政府救援请求,自费前往参加灾害救援,如云南地震、南方水灾、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等。

1_??_??_??_??1.png

几年来,夏萍积极为西宁市大型社会活动、文体活动提供了应急保障,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提升青少年及当地民众应急能力,夏萍带领团队进社区、走学校、入企业,开展减防灾知识普及,受众人群达数万人。

夏萍不止一次说:“我做志愿者就是想做一些自认为对的、快乐的事情。现在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社会献出自己的热量!”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名ICU护士的三次流泪    下一篇 一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经:鸡蛋“论个卖” 养殖富了家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