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她曾在纳粹集中营过着非人生活 看悬赏“朱毛”头像认识父亲

她告诉政委:我是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政委连连惊叫:“天啦!这样重要身份的孩子居然没有被德国鬼子发觉,活着走出集中营,简直是个奇迹!是个奇迹!”

朱德同志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原俄语系教授朱敏同志,于2009年4月1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朱敏的儿子刘剑告诉记者,母亲并没有特别留下遗嘱,“如果还有牵挂,那就是北京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学院。”朱敏一直任该学院的院长。

“母亲很低调,一直教导我们要做平凡的人。母亲的教育方式和爷爷(朱德)不同,爷爷经常用很生动的例子来教育我们,母亲习惯于身体力行的教育方式。”刘剑说。朱敏的学生林洪也向记者回忆了第一次在北师大看见老师的情景———“平凡的老者”。

朱敏原名朱敏书,四川省仪陇县人,1926年4月出生于莫斯科。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由外婆抚养。1940年11月才到延安同父亲朱德见面。1941年到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被关进德国纳粹集中营,过着非人般的生活,落下终身病痛。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朱敏重新回到莫斯科。1953年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北师大教育系、俄语系任教,1986年离休。朱敏最后一次回四川是1991年。

朱德与女儿朱敏珍贵照。(资料图)

2006年,吴志菲在《朱敏:我是元帅爹爹的平民女儿》一文中写到:长期以来,多种病痛无情地折磨着朱敏。前几年的时候,她还克服伤痛,到八宝山为亲爱的爹爹朱德及康克清妈妈扫墓。

朱敏是电影《红樱桃》中主人公的原型,该剧导演叶大鹰在博客中悼念朱敏时说到:“对于朱敏阿姨来讲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刘剑也对记者表示,母亲从不主动跟孩子们谈起那段历史,“每谈一次都非常激动,因为那对于她来说,是非常难过的。”(新华社 本报记者 江旋)

目录

纳粹集中营里 她隐姓埋名编辑本段

2006年,记者很轻松便找到了朱敏北京的家。一进门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朱德半身塑像。很自然地,话题从朱德元帅对女儿及女儿这个家庭的影响,谈到朱敏老师的身体及她所走过的路。

连线本地编辑本段

南充仪陇群众自发吊唁编辑本段

朱敏去世的消息传到她的家乡———南充市仪陇县,当地群众自发到朱德故居纪念馆去吊唁朱敏。很多游客在纪念馆内向朱德默哀的同时,也在朱敏的照片前深深鞠躬表达哀思。(杨斌)

在成都编辑本段

看悬赏“朱毛”头像认识爹编辑本段

朱德与贺治华相识在上海,他们在德国学习时开始共同孕育一个小生命。1926年4月,40岁的朱德喜得爱女,为纪念自己40岁得到这个女儿,朱德为爱女取乳名“四旬”(朱敏)。女儿没出世之前,朱德已接到国内通知回国参战,这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付诸行动,只好独身离别女儿,谁知这一别竟是14个寒暑!

次年夏天,小四旬的姨妈从成都万里迢迢赶到中苏边境,从姐姐手中接过不到1岁的小四旬。在姨妈和外婆身边,小四旬慢慢长大了,并改名为贺飞飞。第一次认识爹爹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幅悬赏“朱毛”人头像上,朱敏回忆说:“那天,外婆悄悄告诉我,那个‘朱’就是你的爹爹。”

在延安编辑本段

“周恩来跳华尔兹无人能比”编辑本段

1938年11月,朱敏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和爹爹去参加舞会是朱敏的乐事。有时,为了让忙于工作的爹爹放松一下,朱敏还受康克清妈妈的“指使”,拉爹爹去参加舞会,借口便是“毛泽东伯伯也来跳舞了”。后来朱敏才明白,爹爹敬重毛泽东伯伯,就算是自己不跳,到场也能为他助兴。朱敏笑言,领导人中,周恩来的舞跳得最棒,他的华尔兹无人能比,整场旋转可以不停歇。

在延安与爹爹过了第一个春节后,朱敏又一次面临与爹爹分别。朱德告诉女儿,她将和毛泽东的女儿娇娇去莫斯科学习,并给她定了规矩:“20岁以前不许谈恋爱,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1942年,朱敏落入德国法西斯的集中营。(资料图)

在德国编辑本段

纳粹集中营里做苦役、挨打编辑本段

1941年6月21日,德军突然入侵前苏联,正在莫斯科疗养院的朱敏沦为法西斯囚徒。在集中营里,朱敏和其他小囚犯一起做苦役,还时不时挨打。她对自己真实身份讳莫如深,几年集中营生活没有说一句中国话。由于在集中营中长期营养不良,朱敏发育停留在儿童阶段,1厘米也没有长高过。

1944年1月30日,朱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放风,一个德国看守拿着照相机走了过来,面容和善地表示要替朱敏她们照相。几个小女孩在镜头前露出真诚的笑容。突然,德国看守举起鞭子便向朱敏她们狠狠抽了下去,将瞬间美好抽得粉碎。几天后,这个德国人把洗好的照片送给朱敏她们,他一边夸姑娘们可爱,一边摩挲着手中的皮鞭。

1945年1月30日清晨,朱敏和难友们发现集中营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她们意识到德国人逃跑了,苦难结束了。朱敏和小伙伴商量往东边跑。不料,正发着高烧、昏昏沉沉的朱敏与小伙伴跑散了,她被送到了前苏联难民收容站。在收容站,朱敏仍然不敢明言自己的身世。直到收容站新来的政委开导和解释,她告诉政委:我是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政委连连惊叫:“天啦!这样重要身份的孩子居然没有被德国鬼子发觉,活着走出集中营,简直是个奇迹!是个奇迹!”

从政委那里,朱敏得知前苏联最高统帅部正在寻找自己,并下令“解放一个城市,寻找一个城市”。不久,斯大林的一道急令飞往波兰境内:立即护送朱德将军的女儿到莫斯科。 1946年1月30日,朱敏乘坐战后第一列从波兰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抵达莫斯科火车站。(《大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市公安局牺牲民警艾冬:在战“疫”一线续写英雄篇章    下一篇 吉林青年防疫志愿者:青春,为希望而战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