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华人雕塑家钱建华:让我的作品传递和平、和谐的理念
或许是当知青时有过的几年养猪经历,钱建华对接受悉尼市政府有关中国农历新年十二生肖花灯中“猪”花灯的制作更增加了信心。事实果真如此,当5米高、3D形式的“猪宝宝”花灯在悉尼歌剧院外的平台上一亮相,便赢得业界和民众一致好评。
这是这位华人雕塑家第二次为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制作十二生肖花灯了。2016年,钱建华的“马的战车”花灯,同样受到瞩目。
“作为华人艺术家,我的作品能够在悉尼市中心展示,我感到高兴。让更多澳大利亚人通过我的作品了解中国的习俗、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的贡献。”钱建华告诉中新社记者。
出生于1952年的钱建华,尽管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这让他的艺术作品总是透着旺盛的生命力。
钱建华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5岁时,随父亲下放到苏北农村。七八年无拘无束的农村生活,培养了他自由的天性,直到现在,他仍然称自己是“淮河的孩子”。1968年,和千千万万的城市青年一样,他走上上山下乡的道路,到高淳县农村插队务农。
乡村生活苦不堪言,唯一让钱建华感到欣慰的,是他对艺术的那份热爱有了发挥的天地。从小喜欢看小人书的经历,是他对绘画的启蒙,而随处可得的泥巴,又可以让他农闲之余,捏出一个个他心目中的人物。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当时很有名的女运动员的头像,村民们一看,纷纷夸赞说“太像了”。内心颇为得意的钱建华,更加坚定了把艺术当专业的念头。
直到“文革”动乱结束,高考制度恢复,钱建华才真正迎来改变命运的契机。1978年,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雕刻专业。大学4年,他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天画素描、学解剖、读名著,一心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多年的厚积薄发,让钱建华的才华不断得以展现。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苏州一所学校任教,他的几座雕塑作品受到关注。他用汉白玉,为苏州附近的盛泽镇做了一座《纺织女神》雕塑,栩栩如生。《母与子》,至今仍展示在苏州街头。
正是创作《纺织女神》时,到学校讲学的维多利亚州的一位雕塑家注意到钱建华,极其欣赏他的作品。几经周折,1991年,犹太裔画家Victor Majzner邀请钱建华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墨尔本。
结束墨尔本的访问后,钱建华以一个留学生的身份来到悉尼,一切从头开始。为了赚取生活费,他走街串巷找工作。渐渐安顿下来后,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有一天,他在家附近的马路上捡到一段废弃的红桉树,做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件雕塑作品。2006年,他的雕塑《脸谱》入选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具盛名的奖项之一阿奇博肖像画展览(The Archibald)。2010年,他的雕塑《年轻的鹰》,被联邦政府收藏,摆放在堪培拉市中心步行街上展示。2016年,悉尼市政府邀请他参加中国农历新年生肖花灯的创作。他根据“马踏飞燕”的创意,制作了“马的战车”。
2018年,悉尼市政府在筹备中国农历猪年庆典时,又想到了钱建华。创作这件作品时,他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当知青时养猪的情景。于是,“猪宝宝”花灯设计方案一气呵成。钱建华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我相信大家也都会喜欢它。中国传统认为“猪”代表了富足,汉字中,“屋顶下有一只猪”才是“家”。他希望通过作品,把这种和平、和谐的理念传递给西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