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六国陶艺家对陶的情感相通

临沧市碗窑村,一群来自6个国家不同肤色的40多位陶瓷艺术家齐聚这里,9天的时间里,陶艺家们一起在现场开窑 ,进行创作表演等,并将临沧本土的民族文化,山水风情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image.png

来自不同国家的陶瓷艺术家齐聚碗窑村

2019年11月6日,临沧市碗窑村,静悄悄的村庄一片热闹喧嚣,一群来自6个国家不同肤色的40多位陶瓷艺术家齐聚这里,参加“2019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这天,温润的空气透着芬芳,阳光格外灿烂,村间田野里,大片的波斯菊开得正艳,秋收的喜悦丰盈着农家人的生活。

创作营开营第4天,葫芦窑中熊熊火焰烧得正旺,柴烧是一种古老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可遇不可求,开窑瞬间,可能惊艳四座,也可能失落神伤,这也正是柴烧的美妙之处。

此刻,来自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澳大利亚6个国家的陶艺家们都期待地等着开窑瞬间,随着“出窑了!”的一声喊,陶艺家们的作品艳惊四座,美轮美奂,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千,千变万化,古朴柔和。”

此次活动是第七届临沧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主题是“薪火铸就艺术之美,柴烧尽显国际魅力”。旨在推动临翔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传承弘扬陶瓷制作技艺和悠久历史文化,搭建一个“自由创作、平等交流”的平台。

9天的时间里,陶艺家们一起祭拜窑神、举行点火仪式,并在现场开窑 ,进行创作表演,举行柴烧创作讲座和作品展览及义卖等活动,并将临沧本土的民族文化,山水风情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碗窑村这个“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的土陶文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升华。

目录

碗窑村的“涅槃窑变”编辑本段

陶是用来表达美与历史的,但它自身也有历史。碗窑村这个坐落在临翔区博尚镇半山区的村庄,依山傍水,古树成群,保存有大量的古龙窑、古民居,呈现出山水田园风光自然原生态,历史上曾为布郎族、傣族、拉祜族、汉族居住。

村中代代相传的土陶技艺有近300年历史,至今仍完整保留9条龙窑。过去,制陶业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没有得到认识与发展。

2005年,碗窑村被公布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接着,龙窑被公布为临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碗窑陶艺被公布为云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碗窑村被命名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获“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美誉。

临翔区被称为全国“三土之乡”,高岭土、稀土、硅藻土储量巨大,其高岭土品质优良,储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如今,在临翔区委、区政府打造土陶文化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下,全村513户1964人,有72户人家生产和营销陶器,民间艺人罗星青、杨丕追、邓安康等被认定为省级制陶技艺传承人,已申报制陶艺人14人。

村中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已建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全村年产陶器20万余件,陶器产业总收入达35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4%。

同时,在碗窑村打造“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庄园建设项目”。并于2014年注册成立了临沧炼玉陶瓷有限公司, 公司从事陶瓷制品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陶瓷文化展示。并将本地的优质高岭土与景德镇陶瓷技艺融合,烧制独具特色的高岭土瓷器,重点打造“临沧七彩瓷”、“白陶”产品,开创临沧烧制陶瓷的先河。

另一个已初具雏形的云临尚品庄园,则立足自身特色,形成制陶、体验、展示、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土陶一条街”。

曾经以制作传统土陶的碗窑村,如今再添瓷器生产的翅膀,昔日的龙窑实现了“涅槃窑变”。它悠远亘古的文化、制陶人求新求变的内生动力,向人们展示其蓬勃的生命力。

“碗窑村至今依然保持着资源原生态、陶瓷原生态以及很深的文化脉络,所以在发展陶瓷生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陶瓷传统的保护,用这种最宝贵的‘传统语言’与世界对话。”来自山东淄博的中国陶瓷艺术家王一君是本次创作营的发起人之一。

他表示,创作营就是要让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大师们认识当地的材料和风土人情,融入工艺性、民族性,从而创作出讲述临沧故事的作品,让传统文化通过陶瓷绽放出来。

不同肤色的陶艺家纷纷亮“绝活”编辑本段

陶艺家对泥土与火的亲密接触是其他艺术家所难以体会的。陶本身就是来自土地之诗,它不用文字笔墨书写,而是用天空、水、泥与火造就。尽管陶艺家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受制于语言的随意交流,然而,对于陶的审美与情感,却是相通的。

在碗窑村的工作室里,澳大利亚陶艺家sue舞动双手,很快一个精致的器坯在她手中成型。接着,她开始一笔一画地雕琢,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器坯上“绽放”。创作完成后,她的作品将和其他40多位陶艺家的作品一起参加义卖。

第一次踏上临沧的土地,来自韩国的女陶艺家权纯呈就爱上了这里。“这个活动非常好,我能够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们一起交流,很受启发。临翔的陶土土质很细腻,我刚刚制作了一个茶壶,非常期待开窑的那一刻。”权纯呈说。

在村中的清心陶艺厂,来了两位不一样的制陶人:一位穿着拉祜族马褂却一看就不像本地人,另一位身着长布衫、长发飘飘,他们和陶艺厂里的其他工人一样,每天都坐在陶艺拉坯机前工作,一整天不起身,在泥巴与水中“绽放指尖艺术”。

来自马来西亚的陶艺家陈莉桦表示,碗窑村土陶技艺的特殊之处在于柴烧,烧出的作品感觉比较自然,较少刻意、人为的痕迹,这种技艺很少见。

“我在采风过程中受到临沧秀美风光的启发,希望把风景融入作品中记录下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不同地区的陶艺家们互相交流学习,在我以后的创作中肯定会加入这次新学到的东西。”陈莉桦边说边在制作一套陶艺作品。

高大魁梧的俄罗斯艺术家拉帕丘金·马克西姆·维克多罗维奇先生,在现场制作了一件大型的陶艺作品,一个有着狮子的头,身上又长了一对天使翅膀的动物,显示出他充满想象与浪漫的艺术特征。

身着黑色印花T恤的美国艺术家彼得·卡拉斯先生,一边做陶一边接受采访。他说:“我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柴烧制作陶瓷器皿,甚至以沉甸甸的陶土原料,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实物,而不仅仅是付出机械的劳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艺术的审美取向——‘美是一种启迪’。” 他还就此话题作了专题研讨发言。

看上去儒雅而文质彬彬的美国艺术家约翰·尼利制作了一套茶具,做工精良。他告诉记者,他是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在美国有自己的陶瓷工作室。

1996年他就来到中国的宜兴看陶瓷烧制,后又到过西安等地,见识过中国的很多古窑。到过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第一次来到临沧,很喜欢这里。“在中国的西部,有些地方制陶用煤烧,而临沧是用柴烧,正是我感兴趣的地方。”

而土生土长的本地陶艺家白忠贵、杨丕祥、罗星青等也参加了创作营。杨丕祥有30多年的制陶经验,他告诉记者,“我们本土的陶制品偏向实用性,缺少艺术性和审美性,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次活动有助于本土文化与国际接轨,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罗星青是碗窑村罗家第九代制陶传承人,他14岁便跟随父辈学习制陶,现年53岁的他已是清心陶艺厂厂长。罗星青说:“只要我看到一件作品或图画,就能把它制作出来。”茶壶、香炉、灯台、火锅、砂锅、笔筒……都是他的作品。

2014年,罗星青在修缮原有1000平方米旧厂房的同时,选择新址建盖了1100平方米的新厂房,并购置球磨机、雇佣技术熟练的陶工。“厂子现在每年大概会有70多万元的营业额,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一年能有十多二十万元的纯收入咧!”罗星青自豪地说。

对于来自河南郑州的任朝斌来说,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看到作品从瓷窑中拿出来的那一刹那,釉色在瓶身上的流转。“昨天我们用罗星青家有38年历史的老龙窑烧制了几件作品,出乎我的意料,竟然能烧出那么漂亮的釉色!”任朝斌眉飞色舞地说道。

任朝斌对钧瓷的釉色变化和造型设计有很深的研究,他来云南的10年间,走遍了4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把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次来到碗窑村,任朝斌把自己的工作室建在了这里。

“碗窑村的工人们拉坯技术非常过硬,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一些很大的器形他们也能轻轻松松拉起来。但是本土陶制品偏向实用性,造型也比较单一,希望这次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作品的艺术含量,让当地的制陶人家都能做一些新颖的作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陶艺家们的交流、学习还在延伸,临沧的民族文化、山水风情已深深印在那些散发着泥土芬香的陶艺作品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菲律宾归侨于集华:助力陶瓷名扬四海    下一篇 黄会林:“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是我一辈子的任务”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