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6岁登台的滑稽奇才,“老娘舅”李九松走了!

上海人最熟悉的“老娘舅”李九松,走了。李九松同志治丧小组随后发出讣告,证实了这一消息。

上海人最熟悉的“老娘舅”李九松,走了。

李九松同志治丧小组随后发出讣告,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他的老搭档王汝刚透露,早在2019年11月18日,李九松老师就因糖尿病并发胆总管阻塞昏迷入院,几度被救回,却没料到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

目录

6岁登台的滑稽奇才编辑本段

李九松出身戏曲世家,其父乃文明戏前辈艺人李明扬,从小耳濡目染深受艺术熏陶,先后拜名师崔文轩、文彬彬学艺,他6岁即登台表演,口齿伶俐,语言幽默,动作感鲜明,大智若愚,在捧哏方面不温不火,憨态可掬,赢得观众一口称赞,是滑稽界难得的奇才。

他特别擅塑造各种小人物的喜剧艺术形象,他的滑稽戏《苏州两公差》、《孝顺儿子》,独脚戏《头头是道》、《补婚》、《征婚》,小品《沐浴》等屡次获奖。他领衔主演的电视系列小品《老娘舅》更是上海滩响当当的名牌节目。

与王汝刚组成黄金搭档编辑本段

曲艺界有句行话:找好搭档比找对象还难。老娘舅李九松于王汝刚而言就是“比对象还难寻”的好搭档。“老娘舅”年长王汝刚近20岁,台上台下,两人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两人在舞台上为观众们奉献了众多令人捧腹的节目,堪称“黄金搭档”。

去年还在登台表演编辑本段

算起来,“老娘舅”李九松最后一次登台应该是去年3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中,上海人民滑稽剧团举办的传统独脚戏专场,他和王汝刚搭档演出《阿福上生意》。去年11月初,他还和搭档王汝刚一同去松江为劳动模范朱良才80岁生日祝寿进行表演。

你知道“老娘舅”这个称号最初是怎么来的吗?编辑本段

当年,李九松和搭档王汝刚共同合作独脚戏《头头是道》 ,剧中在某建筑工地上,青工小王因为要去相亲,新理头发,他怕影响发型,而不愿戴安全帽。结果,自食其果,头被碎砖打破。谁知,老娘舅为他找的相亲对象,就是工地安全员。在血的教训下,小王终于醒悟。

从那时开始,“老娘舅”这一称呼便不胫而走,且渐渐叫出了名。

而最为上海观众、乃至江浙沪地区观众们所喜爱、熟知的,莫过于海派喜剧《老娘舅》。

无数上海小囡,当年都是看着这部剧长大的!

这热热闹闹的一家子,真的给我们带来很多欢笑声。

老先生在平时生活中,也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李九松往往“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我问他:“你在生活中烦恼也不少,但是你却整天嘻嘻哈哈,有什么诀窍”?九松回答我:“做人要唱好人生三乐,即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就会老寿星骑鹿——其乐无穷。”九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热爱生活,豁达大度地为人处世,活得有滋有味,像个老顽童。

对于滑稽艺术的青年后辈,老先生曾经这样寄语:

“很为他们高兴,从事欢乐事业的人,是最快乐的人。应当用自己的欢笑和快乐去感染人。第一要安心,把演戏当成事业来干,当学问来研究,现在外面世界的诱惑太多,要把艺术放在首位。第二要甘心,现在普遍存在浮躁的心态,不要沉浸在一夜成名的梦想中,要耐得住寂寞,一夜成名天下闻名的事毕竟是少数。有了机遇还必须要有实力,这样才有发展后劲。第三要用心,认真刻苦学艺,现在小青年条件太优越,生活无忧无虑,在家有家长护着,在艺校有老师帮着,老师们也急切盼望孩子成才,帮助孩子搞创作,这样就不容易出好节目,很难从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要鼓励年轻人运用自己的新思维、新观念来进行艺术创作。 ”

“老娘舅”去世的消息,也让无数网友感到难过和不舍!

不少人留言寄托哀思。

还有不少网友希望,电视台能重播《老娘舅》等海派喜剧!

上海人的一代记忆就这样和我们说了再见……

李老先生为滑稽艺术奉献了一生,为无数观众带来欢乐和笑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页红纸,一幅剪纸就在她手中“活”了    下一篇 浙大教师痴迷戏剧四登央视:这辈子都不会“脱粉”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