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中文名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英文名
-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简称
- 上应大
- 校训
- 明德、明学、明事
- 创办时间
- 1956年9月
- 所属地区
- 中国上海
- 类别
- 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
- 综合(应用型大学)
- 校庆日
- 4月23日
- 主管部门
-
上海市人民政府
目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上应大”,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4年,是由全国示范性高工专——
学校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6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9个,目录外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
与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括28个二级学科 和方向)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化学工程专业学位领域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建有国家级平台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三个学科分别入选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和II类高原学科。
现有教职工161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16%;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 4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4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9名,占专任教师总数53.72%。
近三年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89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5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学校名列全国第54位,在上海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列第6位;
2016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上海市和企业共同资“联盟计划”项目获批数连续七年稳居全市高校首位。
学校与江苏、浙江、山东、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市的30多个城市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工作站或者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4个实体研究院: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东美方谷研究院”,支撑化妆品支柱产业;
与上海科学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材料、物联网、智能交通等研究成果转化搭建平台;
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建立“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鄢陵花术产业研究院”,支撑花卉苗木支柱产业。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加拿大、美国和
学校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中心,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技术创新为龙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成果、特色、品牌为落脚点,以国际化开放办学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途的发展思路。
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第一步,到“十三五”末,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上海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100所试点应用型高校中位列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初步建成一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稳定在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前列,建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近三届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2001—2009)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人 | 项目级别 | 年份 |
1 | 工程专科人才模式的塑造和实现 | 瞿志豪 | 一等 | 2001年 |
2 | 探索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群 | 任淑淳 | 二等 | 2001年 |
3 | 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促进香料香精专业建设与发展 | 肖作兵 | 二等 | 2001年 |
4 | 与中外合资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 花克勤 | 二等 | 2001年 |
5 |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成果 | 朱国勤 | 三等 | 2001年 |
6 | 网络仿真环境下经贸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 | 包凤达 | 三等 | 2001年 |
7 | 围绕毕业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 龚德利 | 三等 | 2001年 |
8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材) | 高晓康 | 三等 | 2001年 |
9 | 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发新型实用的专业实验设备 | 马立华 | 三等 | 2001年 |
10 | 高职高专金工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 胡大超 | 三等 | 2001年 |
11 | 构建“实践教学链”强化一线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 沈晋源 | 三等 | 2001年 |
12 | 高等特殊职业教学的创建与发展 | 吴飞飞 | 一等 | 2005年 |
13 | 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体验式教学 | 邬适融 | 二等 | 2005年 |
14 | 面向21世纪金工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 胡大超 | 二等 | 2005年 |
15 |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革创建应用型艺术设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 | 朱国勤 | 三等 | 2005年 |
16 | 高职高专工科数学系列教材建材(教材) | 朱弘毅 | 三等 | 2005年 |
17 | 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化工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刘小珍 | 三等 | 2005年 |
18 |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钱平 | 三等 | 2005年 |
19 | “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探索 | 朱贵平 | 三等 | 2005年 |
20 | “专升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 任淑淳 | 三等 | 2005年 |
21 | 在新建本科院校快速发展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线工程师摇篮 | 卢冠忠 | 一等 | 2009年 |
22 | “多元化”构建学生实践创新平台体系,探索“零适应期”香料香精技术人才培养 | 肖作兵 | 二等 | 2009年 |
23 | 特教艺术设计课程的优化——从创造性的原点寻找特殊的教学方法 | 吴飞飞 | 二等 | 2009年 |
24 | 基于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的课程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 虞益诚 | 三等 | 2009年 |
25 |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实践 | 胡大超 | 三等 | 2009年 |
26 | 《食品工艺学》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周小理 | 三等 | 2009年 |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