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雷耶斯
- 中文名
- 艾玛·雷耶斯
- 外文名
- Emma Reyes
- 国籍
- 哥伦比亚
- 出生地
- 波哥大
- 出生时间
- 1919年
- 逝世时间
- 2003年
- 职业
- 画家
- 代表作
- 《我在秘密生长》
目录
艾玛·雷耶斯(Emma Reyes,1919—2003),哥伦比亚画家、知识分子。
出生在波哥大,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耶路撒冷、罗马和华盛顿生活,后定居巴黎。她将大半人生都投注到绘画上,终成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并和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建立了友谊,其中有
她是画家、作家、知识分子,有两个最有名的读者。
作为画家,她充满想象力与生命力的画,让毕加索欣赏有加,他曾经悄悄去看她的画展,偷偷留下自己的签名。
作为作家,她浑然天成的写作,让写出《百年孤独》这种旷世巨著的马尔克斯惊为天人。
马尔克斯激动地打电话给她,想让她把作品出版成书。可能换作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对这份赞赏无动于衷,可艾玛大发雷霆,甚至因此赌气,停笔二十年。因为马尔克斯所激赏的那些文字,原本是她的私人信件。
以上仅仅是她生命中的两个片段。
她还很可能是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的私生女,被誉为拉美艺术界的“Mamá Grande”(约等同于女版“教父”)。
除此之外,二十世纪最风起云涌的时代里,翻卷历史潮流的那一群艺术家,几乎随便抓起一个就是她的挚友:爱画自画像的弗里达、拍了《索多玛120天》的帕索里尼,文艺青年与学术青年共同的终极偶像萨特。
看到这里,你是否以为这是一个受到命运眷顾、衔着金汤匙出生、恃才傲物的女子?
不,全错。
实际上,艾玛的童年艰辛异常。
自有记忆之初,艾玛就在和一个名为玛利亚、似乎是妈妈的人一起生活。
然而,这位“妈妈”的行为很神秘,也实在令人头疼。
玛利亚经常把三个孩子锁在房间里,然后出门,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几个孩子饿得直哭,只能靠邻居偶尔拿来的玉米糊充饥。
孩子们都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母亲是不是玛利亚。直到有一天,一个男人出现在家里,没过多久,玛利亚最小的弟弟就被送走了。那时,艾玛还不知道,这只是她今后要承受的无数离别之一。
有一天,玛利亚做饭时,突然毫无预兆地大笑起来,接着又泪如泉涌,说他们马上就要有一座大房子了。就这样,懵懂的艾玛从波哥大来到了瓜特克。
在这里,玛利亚不允许艾玛出门,也不能和镇上的孩子有任何接触,她每天只能待在家里,自己找乐子。但是没过多久,玛利亚就“病了”,艾玛和姐姐又被锁在了杂物间里,直到看到新生婴儿的那一刻,她俩全身都僵硬了。
“我们俩跑了出去,跑下了楼梯,没靠近她床边,也没说一个字。我直接去了后院,钻进烤炉,埃莱娜也钻了进来。我们没说话,没哭,也没玩耍,只是蜷缩在烤炉里。”
姐妹俩虽然有“妈妈”玛利亚,但很难说那是正常的母爱,来到异乡之后,强烈的不安和孤独从未离开过,突然看到新生儿,更加丧失了安全感。雪上加霜的是,艾玛在一次庆典时看到了那张来过家里的男人面孔,正在最显赫的位置上,便下意识喊了出来,玛利亚大发雷霆。
“她抓住我们的胳膊,把我们摔倒地上,脱下一只靴子,劈头盖脸一顿暴打……等她用靴子打累了,就拽着我们的辫子,把我们的头往墙上撞,血顺着我们的腿和胳膊滴下来。”
艾玛不动声色的叙述,令故事更加触动人心。从此之后,玛利亚经常对孩子拳打脚踢,叫嚷着离开这里。出发前,仆人抱起新生婴儿,叫上艾玛,来到一座白色大房子附近。当明白是来遗弃“小孩”的时候,艾玛双腿打战,弹簧一样跳起来,想要挽回婴儿。
“贝萨薇抓住我的一条腿,把我摔在了地上,我开始用头撞地,我感到窒息……我想就是在那一刻,我一下子学会了什么叫不公,明白了一个四岁孩子也会失去活下去的意愿,只希望自己被地心吞没。”
四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龄,但艾玛却要被迫面对人性的丑陋绝情。后来,玛利亚认识了一位聊得很投机的先生,在一起回波哥大的旅程中,他们走在前面上了火车,永远地抛弃了艾玛。伴随着伤心与失落,她被神父领进了修道院,从此开始了另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艾玛没有来自父母正常的爱,也非常穷。不仅穷,还有一只眼睛是斜的。
他们最初住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房间里,没有窗户,每天早晨醒来,艾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垃圾场清倒用了一整夜的便盆,它没有一天不是满到要溢出来了。之后,就是跟自己的好朋友“瘸子”一起在垃圾场里玩。
“瘸子总在垃圾场入口等我。我倒空便盆,用树叶和废纸迅速擦一下,然后把它藏在一个洞里。有一天瘸子不想玩,因为他肚子疼,于是我们就坐在土堆下面看别人玩。瘸子穿着他那条从没换过的裤子,裤子比他大出三倍,在腰上打个系起来。”
斜眼的艾玛不招人喜欢,就连“妈妈”玛利亚也不例外。
有一次她的姐姐不小心被烫伤,玛利亚心疼地念叨:为什么偏偏是好看的这一个。就在那时,艾玛感受到了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同。进了修道院之后,几乎所有的女孩都嘲笑她,叫她“斜眼”。
但是,尽管艾玛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生活打过无数耳光,她依旧对生活充满向往。
阳光、空气、自由……在她的世界中,一切新鲜美好的事物都在闪闪发光。她不但没有抱怨,反而拥有乐观的底色与冒险的勇气。
贫穷惨淡的日子里,艾玛总是能找到乐趣。刚搬到瓜特克的时候,她不能出门,也不能和同龄人接触,便和家里的母鸡、小猪开心地玩了起来。
“玛利亚小姐买了些母鸡,还有一只小猪,我很爱它,会亲它的嘴,把它抱在怀里睡觉。
每次看见一只母鸡进面包炉,我就跟着一起钻进去,在里面静静地待上几个小时,等它下了蛋,捡起来热乎乎地贴在脸上。
(我)会一连好几个小时跟我的猪说话,它像狗一样跟着我到处走,早上见到我会幸福地尖叫。”
进入修道院,艾玛每天只能不断地干活才能偿付自己的食宿费用,除此之外,还要被凶悍的修女欺负。但是,艾玛并没有沉迷于那些悲惨经历,还认真学会了令她受益终生的绣工手艺,并且得到了院长亲自制作的眼镜,用来矫正斜眼。
修道院的那扇大门,将艾玛一关就是15年。有一天,她无意中听见了敲击声,艾玛抑制不住好奇心,透过一小块刮开白漆的玻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就在这时,逃离修道院的渴望、对自由和真实世界的向往,充盈了她19岁的心灵。
跟着“妈妈”玛利亚漂泊,之后被遗弃,接着被领入修道院长达15年。在经历贫穷、欺辱、不公之后,艾玛终于第一次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获得了自由。
“关上身后粗重的大门,我闻到了一股不同于修道院的气息,冷冽的风让我为自己从门后走了出来而感到震惊,然而一切为时已晚。街道很长,平缓的上坡,尽头处能看到教堂尖塔的一角。迈步走进外面的世界之前,我发觉自己很久之前就不再是小女孩了。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两只瘦狗,一只跟在另外一只屁股后面闻着。”
逃出修道院之后,艾玛开始学习写字,也自发地画起画来。
她在一生中给友人们写过几百封信,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生会说故事的本领,将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化成了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令马尔克斯惊为天作,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临终前,艾玛终于同意出版,将所得全部捐给哥伦比亚一家慈善机构,帮助那些和她童年一样匮乏的孩子们。书一经问世就收获了无数赞叹,入选以搜集全球伟大名著为己任的、甄选极为严格的“企鹅经典”丛书。
这些经历不仅赋予艾玛令人惊叹的文笔,也赋予了她珍贵的画家资质。
1949年,她在塞纳河左岸举行个人画展,最后一位参观者姗姗走出展厅后,留下了他已经为世人熟悉的签名:毕加索。
《我在秘密生长》
艾玛·雷耶斯是一位拉美画家,一生中写过几百封信,有幸收到的人都如获至宝,其中一位就是哥伦比亚学者赫曼·阿西涅加斯。对好友文笔大感叹服的阿西涅加斯不惜打破守密誓约,私下把这些讲述童年往事的信件给《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看。马尔克斯读后惊为天作,写信鼓励她一定要把书信集结成书,并继续创作。然而,她觉得隐私被侵犯,愤而拒绝,停笔二十多年,直到死前才同意出版。
艾玛,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生就一双洞察人性和周遭世界的眼睛。尽管身处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的环境,她却在想象和好奇的陪伴中逐渐长大成人。19岁,目不识丁的她终于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多年以后,她成为拉美艺术的代表,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弗里达、萨特和帕索里尼等都对她赞赏有加,与她成为一生挚友。
比《城南旧事》和《芒果街上的小屋》更让人情难平复,贫苦生活中的奇异冒险,像刺破云层的光亮,令人久久着迷。
作品评价
我们这些人要是收到马尔克斯鼓励的电话,肯定都会将其当作一阵助我们飞翔的强风,但这一举动却惹恼了雷耶斯。她愤而停笔,之后有二十多年都没再写信。和马尔克斯一样,雷耶斯天赋异禀,善于用一种不动声色的口吻讲述非同寻常的时刻,从而使这些时刻显得愈发惊心动魄。——《纽约时报》
一部意外的、不可思议的天才之作。她的写作特别而非凡。阅读的时候有好几次,我忍不住大声读出来,她的文句美得令人窒息。作为一个叙述者,雷耶斯从不分析、指责或者辩护。她只是让我们看着她活下来,然后长大。——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曾经只有两个人知道她写了这本书:一个是哥伦比亚历史学家、学者赫曼·阿西涅加斯,另一个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艾玛给现实注入魔力,把魔幻融入现实之中,不愧为马尔克斯的同胞。——《卫报》
这本书属于那种不容错过的、质朴而又与众不同的杰作。无可置疑,艾玛·雷耶斯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第一本真的拉美声音。她的书信回忆录以一种罕见的直接,讲述了一个魔幻而又无比真实的世界。文字自内心自然流淌而出,奇幻如梦又通透至极。——美国诗人、评论家、拉美文学专家苏姗妮·吉尔·莱文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下一篇 个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