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第一中学
目录
户县第一中学简称户县一中,创建于1941年,是一所久享盛名的省、市两级重点高中,陕西省示范高中,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
学校地处农民画乡户县城区画展街16号,占地6.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8个,学生4000余人。学校分区规划,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功能齐全。
户县一中创建于1941年,是一所久享盛名的省、市两级重点高中,陕西省示范高中,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
新世纪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为了实现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户县一中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建强创佳”为契机,牢固树立“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的办学宗旨,励精图治,改革拓新,发扬老校传统,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学校地处农民画乡户县城区画展街16号,占地6.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4个,学生3600余人。学校分区规划,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功能齐全。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综合教学楼配置了现代教育设施,图书实验楼可藏书20万册,阅览大厅能同时容纳1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现有教职工217人,专任教师19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中高级教师12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32人,学科竞赛优秀教练员23人;教师教研风气浓郁,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合编著作近40部。教师队伍职称高、能力强、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称赞。
六十四年来,户县一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学校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校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建起了科教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含4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教师公寓休息室、健身房以及40个电子备课室、10个实验室、9个多媒体教室、5个专业教室、4个微机室、2个语音室,开通了校园网,硬化了路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如今的户县一中,已形成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独立、功能基本健全的格局特点,呈现出现代化、花园式、有特色的崭新面貌。
——硬件建设上。2005年暑期装修教学楼,修建大门,改造健身房,设立形体室。2005年8月底完成图书楼内部设施配备工作,届时我校图书藏量将达到20万册,师生分设的阅览位超过1000个,专业教室总数达到10个。2005年引入民间资金启动分层式学生餐厅工程,原有师生食堂恢复为体育馆。
2005年8月底前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网络教学。
——与时俱进,构建新的四大评估系统。
①制定任课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方案,完善教师教学常规在新形势下的考核评价及定性定量分析体系。
②完善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③建立处室、年级部、教研组、学科组、班级、社团评价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④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系统和方案。
——超常发展,做大做强。我们的设想是:从2005年起开始运作,在买断秦宝公司娱乐城的土地和房产的基础上创建高中艺术分校。然后在西户高新区另征地皮,创办一中第二校区,解决开发区从业人员子女就读问题。分校与校本部保持相对独立,即独立校舍、独立核算、独立法人、独立办学。分校接受一中集团的领导,要在办精办强校本部的同时,办活办大各个国有民助的分校,从而使户县一中教育集团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优化教育资源的作用。
——探索公办名校转制之路。公办名校转制之路既是政策禁区,也是观念禁区。兄弟学校公办民助模式的正常运转,给我们以启迪和冲击,如何将企业的管理优势和学校的人文优势进行整合,以转变学校运营机制,打造教育名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我们必须正视,且不容回避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也给我们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改制,我们的基本思想是,转变学校存在的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运作方式,教育的根本宗旨不能变,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不能变,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要说变,我想,今后学校执行国家法律和教育法规的自觉性会变得更强,学校为家长和社会服务会更积极主动,校园建设的速度会更快,教育教学设施更加现代化,教育质量会更高,办学特色更彰显,优秀教师价值会更突出,教职工福利、收入和积极性会更高,学校活力会更强,教育教学改革步子会更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坚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校作为省市两级重点中学,进一步创建全国示范高中是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殷切希望,是56万户县人民的美好心愿,也是我们追求的办学方向和目标。
学校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发奋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用与时俱进、用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铸造户县一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户县一中素以校风正、教风优、学风浓而闻名,办学实绩被载入《中国著名中学》一书。从2000以来,已经有十余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为“211”、“985”其它名校输入的生源则更多。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生物竞赛来连续获奖,荷尖文学社已出刊110期,发表学生作品1000多篇,获奖100余篇。校体训队实行项目负责制,比赛连年获奖,书画社日益壮大,现有学员近百人。校园电视台、广播台学生自己编、录、播节目,每周播放:校园呈现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户县第一中学校创办于1941年,七十年来,学校谱写了自己光荣的历史。
1944年,首届毕业生赴省会考,24名成绩优异者免试升入高一级学校,轰动三秦。1963年、1978年两次列入陕西省重点中学,1982年成为市级重点高级中学。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学校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13000余人,重点大学占40%,43人考入北大清华。学校以较高的升学率和上线绝对人数雄居咸阳、西安乃至陕西省区县之首,吸引了四方学子。办学实绩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宣传,并被载入《中国著名中学》一书。
七十年来,户县一中构建了个性鲜明的学校精神,这就是“和谐、奋进、创新”的良好教风,“严谨、求实、善教”的优良教风和“惜时、勤奋、乐学”的良好学风。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师和学子奋发图强,勇攀高峰。尤其是近两年,高考升学人数逐年攀升,教研教改不断突破,各级各类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实验学校”、“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清华大学输送优秀新生培养基地”“陕西省法制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西安市文明校园”等。
——高考成绩逐年提高。户县一中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占全县50%以上,独撑户县高考半壁江山。二本线以上,1999年为615人,2000年为705人,2001年为750人,2002年为870人,2003年为810人,2004年为918人。2000年来,学校以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三秦名校”为总体目标,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抓教学,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攀升,办学特色日益突现。高考升学率稳步提升,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918人,其中重点大学占45%以上,3人考入清华、北大。
——教科研工作硕果累累。“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教学常规,学生100%参与,由课堂走出校门,涉猎课题多种多样,研究方式不拘一格,富有特色,学校被命名为“陕西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2000年来,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奖论文71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参编、合编著作30多部,出版刊物《一中教研》14期,发表教师论文200余篇。教科研活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广大教师向专家学者型的转变,对教学工作起到了有益的导向作用。
——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特别是生物学科,连续7年在全省获奖,2002年同时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省第八届)中学生生物竞赛团体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王佳同学获全国二等奖。高03级学生武术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陕西省赛区一等奖;戚小勇发明的“多用绘图仪”;闫小娟发明的“月相演示仪”;郭斌茂发明的“自动上水器”获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奖,充分显示了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体活动蓬勃发展。“荷尖”文学社是全国最早的文学社团之一,创办15年来,出版社刊《荷尖》110期,发表学生作品1200余篇,300多篇获奖。校园广播台、英语台、电视台,录制学生主持的校园节目,深受学生喜爱。校合唱团、田径队参加市上比赛都连年获奖。不间断地举办了26届的体、音、美艺术节,学生全员参与,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节日。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各类特长得以充分展示,素质教育得到了落实。
——环境氛围可心宜人。校园绿化面积近近万平方米,雪松挺拔,鲜花盛开,喷泉引人,绿草如茵,奇石生趣;报栏、橱窗、石刻、黑板报、书画佳作、名人画像等人文景点随处可见;教室、操场、食堂、花园以至于围栏、道路、墙壁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营造了洁、净、美的高品位育人氛围,体现了“办学校办的就是一种氛围”的理念。04年11月顺利通过西安市“园林化校园”的验收。
——示范作用显著增强。我校承担的两项省级多媒体研究课题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被县域兄弟学校所借鉴;我校教学研究工作始终保持户县领先地位,是全县教研教改的中心,每年都有许多外校教师来校听课学习。我校的办学经验和成绩被《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户县报》、《金户视野多》次报道。学校先后捐款捐物扶助户县甘峪口小学等五所乡村贫困小学。学校的迅猛发展,政府、教师、百姓都得到了实惠。
2011年10月5日—6日,户县第一中学迎来了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一中七十校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关注,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
校长:仝景锋
书记:文武亭
副校长:王领选、姚谊、徐全福、王良民、赵亚卫
工会主席:赵宏发
教务主任:罗康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