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行人

《行人》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创作于1912年的长篇小说,和《过了春分时节》、《心》共同组成作者的后三部曲。《行人》的故事展开时期设定在明治末年,夏目漱石通过“叙述者”二郎的诉说,讲述了一郎作为高尚近代知识分子痛苦挣扎的内心世界。 同时,执著地叩问了家族制度下夫妻关系的内涵。
作品名称
行人
外文名称
こうじん
创作年代
1912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作者
夏目漱石
字数
159千

目录

行人行人

一郎极为理智,潜心研究学问,在他的生命中,自我掌握着一切,过度的理智与敏锐使他孤独痛苦,感情丰富却控制失当,无法与人相处。最后一篇H先生的旅行报告信,更显示出作者必对自我有过深切的反省,使读者跟随他们旅行的脚步,为一郞焦急叹息,情绪由不解,同情,无奈转为惋惜,嘘唏。一郞渴望抛弃理智,舍弃自我而落得轻松,事实上,他认为没有自我流露的无欲单纯至高无上,然而对他来说,自我一旦抛弃便无法生存。而得救之道便是从精神的研究转变为实践者,全心全意投入某些事物。伴随一郎强烈的“自我”要求,全家都处于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的不安之中。《行人》的结尾没有成功的解决,而是留下无尽的悬念。

作品目录

朋友

哥哥

回来之后

烦恼

创作背景

这部作品写于1912年11月到1913年11月之间,从时代背景来说,当时日本经过

一郎

一郎作为家里的长子,从小性格乖僻、敏感、任信、易激动、爱生气、一点小事就常使他不高兴,且不擅言辞,以致父母都尽量顺着他,溺爱他,尤其是母亲。长大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他既担心害怕又不满。他一人的闷闷不乐常使得快活明朗的家蒙上一层阴影,令人感到不快,家人也多像他母亲一样不理解他,连一直同情他帮他说话的妹阿重后来也觉得他太过分,认为二哥与他争吵后离家出走是对的。他也不满意家人,讨厌父亲圆滑,憎恨母亲背着他与弟弟玩些小动作,甚至认为全家人都虚伪。本来和弟弟“我”最亲近,能多说几句话,相处融洽点,但后来也由于他的猜疑而隔膜很深,几乎不再言谈。

一郎与妻子阿直之间的婚姻生活是苦涩的,夫妻之间像陌生人,几乎不进行什么交流。阿直本来就沉默寡言、性情较冷漠,似乎对什么都无所谓。而一郎是个爱好沉思喜欢研究的学者,对一切都要求很高,尤其是对妻子,他不但想拥有她的肉体,还想拥有她的灵魂或精神,“在我眼前本来是个最亲爱的人,如果不研究这个人的心就坐立不安。”但不管他怎么研究,就是不理解妻子。他本来是喜欢妻子的,认为自己因为一直做学问,没有时间学会哄人,不会哄孩子、父母,更搞不清怎样才能哄好妻子。但他为猜疑所困扰,强行让自以为妻子喜欢的弟弟带妻子单独外宿以试妻子贞操,弟弟在无奈下只得同意单独带嫂子白天出去旅游以试其心思,但因突遇暴风雨只能外宿,回来后又由于弟弟没能很好地向他报告当时的情况,他更加怀疑妻子与弟弟了。虽然后来弟弟搬出去住了,但他与妻子的关系更加恶化,以致打妻子。但是不管他怎样对待妻子,妻子就是不吵不闹,只是默默或冷淡地忍耐,更加让他难以理解和忍受,更加愤怒。因为与妻子的不融洽,唯一的女儿也对他很冷淡,他在家中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

在社会上,一郎极力抑制自己,表现得似乎较有风度,像个君子,表面似乎和谐,事实上矛盾更深。因为他并不满意社会,甚至讨厌社会,以他的容不得一点虚伪丑恶的个性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他对自我的压抑只能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彻底暴发出来。正因为他厌恶社会,却无能为力,所以他除了应付日常工作外只有封闭自我,逃避污浊的尘世,埋入书堆,以求洁身自好。

具体说,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本位主义、个人主义都与整个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矛盾。他除自己外讨厌树立权威的东西,认为神就是自己,自己是绝对的,但是也讨厌自己,认为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背叛了自己,说自己纸上谈兵却想获得实践者同样的体验。他外表像绅士,内心像无家可归的乞丐,整天处于不安中。孤独和不安是他的典型特征,孤独是他的家,但他的不安,是代表整个人类的不安,他把整个人类的不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且每分每秒都在不安和恐惧中煎熬。也许正是因为他把社会、人类的丑恶和由此带来的苦难以及与自身的矛盾看得很透,才会有这种感受。

阿直

阿直作为一郎的妻子,生活在长野家这个由公公、婆婆、小姑子阿重、小叔子二郎、女儿芳江组成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作品中一再提及阿直的“寡言”,她就像是长野家的“局外者”。而这在其他家庭成员看来,则是“冷淡”的确证,更是造成其夫妻关系失和的主要原因。果真如此吗?

据研究,自明治20年代后期,日本强化了贤妻良母的道德规范教育,甚至在明治40年前后,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协助丈夫,在幕后默默工作才是贤妻良母”的主题宣传活动。明治·大正时期的女子教育家嘉悦孝于明治43年向日本的女性大力推荐《

主题

“文明开化”的时代背景

日本以明治维新为标志,进入到现代社会。明治时代是“

日本文艺评论家

夏目漱石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描写精确细微,开启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桑兰西    下一篇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