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布埃诺
目录
姓名:玛丽亚·布埃诺
出生年月:1931年7月1日
出生地点:巴西圣保罗
职业:网球
冠军:3次(1959;1960;1964)
亚军:2次(1965;1966)
四强:1次(1962)
八强:3次(1958;1963;1968)
十六强:2次(1967;1976)
玛利亚·布埃诺,1939年10月11日出生于巴西圣保罗,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网球天赋,虽然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网球训练,却据说仅凭借一张比尔·帝尔顿(二十世纪20-30年代美国传奇球星)的挥拍照片,而无师自通学会发球。12岁时,布埃诺便初尝胜利滋味,等到15岁时已经成长为巴西全国女子冠军。
1957年,17岁的布埃诺在青少年重要赛事橘子碗杯夺冠,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次年,布埃诺开始正式征战国际赛事,取得不俗成绩,不仅在意大利锦标赛(现意大利公开赛,WTA一级赛事)中夺冠,在同年的温网比赛中,她还搭档黑人传奇球星阿尔西亚·吉布森,夺得自己的首个大满贯双打冠军。1959年可以称为布埃诺年,在这个赛季里,备受瞩目的巴西姑娘先后在温网和美网夺冠,并首次登顶女单世界第一。由于表现出色,布埃诺被美联社评为当年的年度女子运动员。布埃诺也是首个以非北美球员身份连夺温网和美网两项大满贯冠军的女子球员,回到巴西的她被视作国家英雄,并受到总统接见,整个圣保罗张灯结彩。
1960年,布埃诺虽然状态有所起伏,但仍然成功卫冕温网女单,同时还横扫四大满贯女双赛场,成为历史上首位成就双打年度全满贯的女子球员。温网两次登顶,布埃诺都是身着英国设计师特德·丁林为其量身定做的战袍,两人也因此互为成全——优雅的布埃诺由此成为网球时尚的代名词,后者这位前网球选手的服装设计事业也因此更上层楼。丁林的网球裙让女子球员趋之若鹜,不少球员相信这会让她们得到好运。事实上,从1959年到1979年,丁林设计的网球裙登上温网女单冠军领奖台高达12次,仅布埃诺就有3次。
1964年的第三次温网夺冠,身着幸运战袍的布埃诺将自己灵动的步伐发挥到极致,以对抗对手玛格丽特·考特势大力沉的击球,最终以6∶4、7∶9、6∶3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场表演,也将自己纤细却果敢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温网的经典瞬间。
著名网球评论员巴德·柯林斯在他的书中这样描述布埃诺,“无与伦比优雅与耀眼的布埃诺,她的截击球漂亮至极,下手既果断又潇洒……”在另一位记者兼作家格温·罗宾斯的笔下,“站在球场上的布埃诺像一只来自异域的暹罗猫,既灵活又充满美感,无愧‘温网女皇’的称号……”,而同为网球名人堂成员的网坛传奇约翰·巴雷特则较为诗意地写到:“优雅的巴西网球皇后,用她手中的球拍,接连三次在温网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统治力。”
在长达11年的职业生涯中,玛利亚·布埃诺共获得19个大满贯冠军,其中包括7项单打冠军及11项双打冠军,并四次取得年终排名第一的成绩,虽然辉煌的年代早已远去,但她在球场上白裙飘飘的身影已成为那代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她是从布拉格城外的红土场上开始训练的,并一步步走向温布顿的草地球场。和多数东欧球员不同的是,纳芙拉蒂诺娃的杀手锏并不是底线抽球,而是网前截击,她正是凭借此项技术统领世界女子网坛长达20余年。她在网前能让身体保持完美的平衡,交叉脚步能帮助她迅速有效地移动到任何一个位置。时间足够,她的截击动作犹如教科书般标准;出现危机,她凭借纯熟的手感化腐朽为神奇,无论是在低至脚踝的高度截击,还是在网前处于极端被动的情况下,纳芙拉蒂诺娃都能够突然打一记制胜的截击球,杀对手个出其不意。
他正手的截击简直就是等在那里猛砸来球。他经常在打出带旋转的大力发球之后,出色地运用这种教科书式的截击。
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出色的身体条件使她的网前技术孔武有力,特别是正手截击。考特不但可以打出一记必杀的制胜球,而且也能打出落点深远的下旋截击球。
比利.简.金:尽管身高只有1.65米,但金在网前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像她那样训练有素的反手截击你很难看到。她还经常夸张地运用交叉步法,在触球的一瞬间突然发力,并经常伴有随挥。
托尼·罗奇:受到伤病的困扰,这位澳洲人在20世纪六十年代并未成为球场上登峰造极的人物,但他的反拍击球却堪称经典之作。左撇子罗奇的前臂强壮有力,打出的球不仅控制性强、稳定性好,还时常伴有一些手腕动作,使得截击的落点又深又远。
玛丽亚·布埃诺:这位温网三冠王脚下的移动十分出色,布得·科林斯曾给他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圣保罗的燕子”。出色的步法和触球的感觉使她经常能够放出变化多端的截击小球。
2018年6月8日,巴西传奇女网球手玛丽亚·布埃诺逝世。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