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历史肇端于北宋嘉佑年间兴办的金堂书院,其名沿用至清朝乾隆初期。1905年,废书院、办学堂、兴教育。1928年,沿革绣川书院,正式成立金堂县县立中学。

目录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历史肇端于北宋嘉佑年间兴办的金堂书院,其名沿用至清朝乾隆初期。

至乾隆十六年乃称“绣川书院”。绣川书院时期可谓大师云集:清末著名学者、“蜀中三才”之一李调元,“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清代四川唯一状元骆成骧都曾来书院讲学。历史上苏东坡、陆游、杨慎、于右任、张大千等名人也先后来绣川书院游历学习。

1905年,废书院、办学堂、兴教育。1928年,沿革绣川书院,正式成立金堂县县立中学。1943年,学校正式举办高中。1950年,县立中学与私立陈氏崇正中学、蜀贤中学联立。

1951年,学校迁至金堂县新县城赵镇十里坝与赵镇中学并校,校名“金堂县赵镇中学”。1987年,更名为“四川省金堂中学校”。2011年9月—2015年8月,树德中学领办金堂中学,推进金堂中学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9月学校从赵镇十里坝搬迁至赵镇西家坝中兴寺路123号新校园,学校优越办学条件达到历史高点。2017年1月,金堂县委、政府决定再投资1.2亿元,进一步全面提升改善金堂中学办学条件和适应新高考改革趋势,全力支持金堂中学积极争创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0年5月,金堂县委、县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决定立项投入建设资金1.48亿元,按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为金堂中学建设一座全新校园。2010年9月,新金堂中学建设正式开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2012年5月新金堂中学正式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2012年9月,金堂中学全体师生搬进新校园。这是金堂中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基础设施

新建成的金堂中学占地面积145亩,总建筑面积47700平方米,建设规模为90个班,可容纳4950人就读;其中建有教学楼6栋,学生公寓2栋,办公楼、图书馆、食堂、信息中心、实验楼、体育馆各1栋;同时建有标准人工草皮足球场1个、400米环形塑胶跑道1个、标准篮球场10个、排球场5个、游泳池3个。学校整体建筑风格时尚现代、大气高雅,环境优美、富有内涵,分区合理、功能齐全,是学生读书求知的理想圣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000余名,在职教职员工300余人,其中省市特级教师8人,市学科带头人、学学科带头人及县教学能手30余人,高级教师90余人,一级教师80余人,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优秀教师150余人。

办学思想

学校教育严守“博学、广才、厚德、尚美”校训;追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文理并举,多元成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人达天下”的办学宗旨;遵循 “把学校办成一所教育生命蓬勃,教育个性鲜明,教育文化独特,能催化、引领中国教育改革的旗帜名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追求“让每一位金中学子都能尚学致用,达行天下,定居一展幸福平台,开创一门幸福事业,收获一个幸福人生”的培养目标;德育管理遵循“化人务滋”指导思想;教学管理遵循“培才务实” 指导思想。

办学成果

多年来,金堂中学为清华、北大等全国知名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基础人才。2008年,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首次突破“七百人”(716人)大关,张冰洁同学以706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全省前列,被清华大学录取。2009年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突破800人大关。 2010年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751人,谢新垠同学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756人,邓锐同学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12年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817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杂技团    下一篇 翟维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