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精湛,刀法洗练,形象生动,造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构造精巧,五官活动,表演丰富,妙趣横生,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民间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极为珍贵的财富。

目录

木偶,古称傀儡,起源于远古用作殉葬的“俑”。据《旧唐书》《后汉书》等古籍记载,汉代这种“刻木为人、像人之形”的偶人,已形成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角色的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据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之“风俗”记载:“吾泉素称民淳讼简,昔人至以佛国为之号”,各式宫、观、寺庙的木偶神像雕刻应运而生。学界普遍认为“傀儡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傀儡头自然是傀儡戏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木偶头雕刻是由雕刻神像的作坊兼营的。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木偶头雕刻能手,早期的雕刻作坊有清代的“西来意”和“周冕号”,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艺术大师。

江加走(18711954),泉州北郊花园头村人,父亲江金榜是雕刻粉彩木偶头像的民间艺人,江加走为第二代传人,11岁时师承其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以70多年的精心钻研,把父亲传授的五十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平髻”梳头方式,发展和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其中250种都有称谓,新编梳十余种不同式样的头髻和发辫,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达万余件之多。

技艺风格

泉州木偶头雕刻形象逼真,刻工精制,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极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其木偶头雕刻造型优美,形象丰富,结构严谨,精雕细刻;颜色调和,纹彩美观,装饰意趣,扮相生动;构造精巧,五官活动,丰富表演,妙趣横生。他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敏锐观察和研究,总结出脸部形象的美、丑、忠、奸、贤、愚,表情的喜、怒、哀、乐,都在五形三骨上发生复杂变化,并依据对面部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理解,加以概括、夸张和变形,把不会动的“死”木偶头像变成会动的“活”木偶头,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江加走不仅善于从外形上刻划人物的性格,更善于从错综复杂的表情探索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其创作手法达到高超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江加走制作的木偶头像随着泉州市木偶实验剧团到罗马尼亚参加国际木偶节会演而传到海外,江加走因而被国际友人称为“木偶之父”。

入列非遗

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师承、发展了泉州傀儡头雕刻的优秀传统技艺。他虚心吸取了前辈和同辈的木偶头雕刻家的丰富创作经验,深入民间生活,观察各种人物和寺庙佛像特征,锐意求新,创造出众多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他所雕刻的木偶头像形神兼备,内心刻画细腻,形象丰富多彩,性格明朗,看后耐人寻味。

泉州宋元时代是宗教文化极为发达的“佛国”,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佛像造型与雕刻技艺高超,制作工艺精良独特,历史悠久。江加走的木偶头雕刻承袭泉州丰富的民间雕塑艺术,和古代泉州泥塑、石木雕一样,轮廓鲜明,简练含蓄,造型生动,刀法洗练,雕刻细微,线条结构准确秀丽,在粉彩上重线条表现,精巧细微,保留了唐宋时代的绘画风格。其雕刻的木偶头形象逼真,性格鲜明,脸谱造型和粉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其制作工艺精湛,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是雕刻和彩绘完美结合的稀世珍品。江加走病逝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精装《江加走木偶雕刻》公开发行,1984年江加走的传记被收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的《民国人物传》第四卷,他的遗作在世界各地叫价很高,被视为国宝,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为我国民间木偶头雕刻艺术留下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深具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黄义罗男,汉族,19421月出生,福建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956年师从木偶头雕刻大师江朝铉学艺,悉心钻研传统技艺,将木偶头造型由二百八十余种发展到三百多种。他雕刻的行当齐全,擅长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及兽头、仙怪木偶头雕刻,其作品造型完美,情趣盎然,色彩性格鲜明,富有装饰意趣。多次在国家、省级获奖,部分作品被收藏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并得到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度评价和收藏,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并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授艺于妻子高白红、大女儿黄紫燕、小女儿黄雪玲,继续钻研创作雕刻木偶头。

江碧峰男,汉族,19512月出生,泉州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木偶头雕刻世家,19647月在泉州工艺公司木偶头雕刻组跟随父亲江朝铉学习木偶头雕刻艺术,全面继承祖父江加走传统木偶头雕刻艺术。在雕刻造型、人物性格、彩绘神韵和发髻技艺等方面承继了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独特艺术风格。他长期雕刻彩绘木偶头,供演出、展览和收藏,刀法洗练,技艺精湛,努力创新走向国际市场,其作品精美绝伦,博得海内外收藏家和艺术家推崇和喜爱,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奖项。被评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省工艺美术名人、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致力于传承传统艺术,把全部技艺传授于妻子洪姵姾、儿子江东林和女儿江锦雯,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后继有人。

江东林男,汉族,19781月出生,泉州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木偶头雕刻世家,1996年随祖父江朝铉及父亲江碧峰学习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得到真传手艺,悉心钻研江加走木偶头雕刻艺术,全面掌握了江氏木偶头雕刻技艺,并不断创新。其作品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发髻严谨精致,继承了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其作品曾参展北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福建省争艳杯、深圳国际博览会、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等,均获奖项,受到海内外艺术家的好评,并创作、整理、收集江加走木偶头实物和图片文字资料供学习、研究和技艺传承,多次接受相关新闻媒体采访报道,2006-2009年先后传艺2人,成效喜人。

黄紫燕女,汉族,197010月出生,泉州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1987年随父亲黄义罗学习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从正确地手执刻刀及在木偶头丕上的走向学起,一步步地掌握了木偶头雕刻的各步骤技艺,并熟练地掌握和继承了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技艺风格,雕刻技艺基础扎实。其木偶头雕刻技艺博采众长,精细、豪放的刀法刚中带柔,刀功线条洗练流畅,木偶头脸部结构严谨。用真实的头发给木偶头装上发髻,创新编梳出几十种不同样式的头髻,独具特色。20多年来独立创作及和父亲合作的作品,经常参加各类展出或入选全国、省、市级比赛,并获得了多项荣誉,部分作品被博物馆及国内外研究江加走木偶头制作技艺的专家、学者所收藏。近年来开始传艺给徐铭琳、潘怀红二人,并向泉州七中校外兴趣小组成员及社会青年传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细长体理论    下一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协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