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张公瑾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原为王世充属下洧州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候长史。后在徐世绩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并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贞观三年(629年),张公谨担任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征讨东突厥。次年,东突厥平定,张公谨进封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贞观六年(632年),张公谨病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襄,后改封郯国公。
本名
张公谨
字号
弘慎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
民族
出生时间
594年 
去世时间
632年5月2日
主要作品
《六条突厥可取状》
主要成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官职
襄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
爵位
定远郡公→邹国公→郯国公
谥号

目录

张公谨张公谨
归顺唐朝

张公谨早年曾效力于王世充,任洧州长史。618年(武德元年),张公谨与洧州刺史崔枢投降

张公谨去世后,唐太宗欲到郊外致哀。有司奏道:“按照《阴阳书》的说法,辰日不宜哭泣,这是风俗。”唐太宗道:“君主与臣子就像父子一样,哀痛哭泣是感情自然流露,怎么能避忌日呢!”于是痛哭一场。

主要作品

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公谨位列第十八位。

668年(总章元年),张公谨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705年(神龙元年),唐中宗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张公谨便在名单之上,“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779年(大历十四年),唐代宗评定前代功臣,张公谨与李孝恭、尉迟敬德等人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780年(建中元年),张公谨与裴寂、刘文静等三十四人被定为功臣上等。

史籍记载

《贞观之治》中的张公谨《贞观之治》中的张公谨
  《

长子:张大象,袭爵邹国公,官至户部侍郎。

次子:张大素,曾任东台舍人,兼修国史,死于怀州长史任上。

三子:张大安,曾任太子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后被贬为普州刺史,死于横州司马任上。

孙子:张涚,张大安之子,唐玄宗时任国子祭酒。

曾孙:僧一行,俗名张遂,著名僧人。

墓葬纪念

张公谨墓在河北魏县边马乡。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古典小说《

《贞观之治》中的张公谨
《贞观之治》中的张公谨
 

长孙无忌(赵国公)

李孝恭(河间郡王)

杜如晦(莱国公)

魏征(郑国公)

房玄龄(梁国公)

高士廉(申国公)

尉迟恭(鄂国公)

李靖(卫国公)

萧瑀(宋国公)

段志玄(褒国公)

刘弘基(夔国公)

屈突通(蒋国公)

殷开山(勋国公)

柴绍(谯国公)

长孙顺德(邳国公)

张亮(郧国公)

侯君集(陈国公)

张公瑾(郯国公)

程知节(卢国公)

虞世南(永兴县子)

刘政会(邢国公)

唐俭(莒国公)

李勣(英国公)

秦琼(胡国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亨    下一篇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