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

美国政治家,外交家,印第安人,早年为律师,后来是赫伯特·胡佛政府的的战争部长,二战中曾作为总统代表广泛出使世界各地,1944年任驻中国大使,曾试图调节国共争端,但失败。1946年回国后曾三次竞选参议员,都失败。

目录

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 Patrick Jay Hurley (1883年1月8日-1963年7月30日),共和党人,美国陆军少将,政治家,外交家。

生于俄克拉荷马州乔克陶印第安人居留地,1905年毕业于浸礼会印第安学院。1908年获得华盛顿国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3年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第二个法学学位。1912-1917年在乔克陶地区任律师。一战中是美国陆军上校。战后继续开设律师事务所。1928年任陆军部副部长,1929年-1933年任美国战争部长,成为俄克拉荷马州州第一个进入内阁的人,大萧条中和当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一起镇压失业老兵暴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重新服役,授予准将军衔,在远东战区服务,任马歇尔将军的私人代表和参谋长,1941年去被包围的巴丹半岛,曾提出三次合理化建议配置食物和弹药,但最终无法解救当地的士兵。1942年任驻新西兰公使。后任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先后到过苏联,中近东、印度、中国。是第一个获准访问东线的外国人,在巴勒斯坦他会见了戴维·本-古里安,但他的报告对犹太复国主义分子相当的不利。1943年参加德黑兰会议,起草德黑兰宣言。1944年晋升少将。经马歇尔和史汀生建议,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来华,罗斯福的这个安排还是有考虑的,毕竟赫尔利来过中国并且具有协调经验。同年底接替高斯任美国驻中国大使,去过延安,他本想借着美国的威势大包大揽,将双方相互矛盾的要求一概答应下来,但最后却发现许下的诺言无法实现。1946年辞职,著有《1944-1945年间的蒋介石政府与红色中国人》。

在华活动

马歇尔推荐赫尔利的初衷是想选一个"将支持史迪威(中国战区参谋长),而且不象原先的那些使者那样是个两面三刀 的人"。然而事实证明,赫尔利是个"爱出风头、爱虚荣、无知而又傲慢"的家伙。费正清教授也风趣的讽刺他:"这个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美国人,爱好浮夸,头脑简单,是一个较早出世的里根式人物。"他在中国的"劣迹"引来的只能是嘲笑和唾弃。霍世亮先生也曾毫不客气的说:"赫尔利不是一个职业外交家,也不是有军事素养的人,他对中国政治、历史和文化可以说基本上全无了解。"而这种无知也是赫尔利失败的症结所在。 赫尔利的调节从1944年8月到1945年4月2日在华盛顿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反共为止。之后,他的调停活动很少,完全站在蒋介石一边了。

美国总统交给赫尔利两项任务:(1)防止中国政府垮台并使中国军队继续战争,(2)调和中美军事机构及美国驻重庆使馆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1944年9月6日,赫尔利抵达重庆,7日,与蒋介石会晤,说明罗斯福派他来华的任务是:维护中国政府的巩固,维护蒋委员长是中国的领袖。30日高斯辞职,他接任高斯成为美国驻华大使。刚刚来华的赫尔利带着罗斯福总统的使命,显得踌躇满志。石博思在致巴特沃思的信中说:"(赫尔利)告诉高斯说,他要到延安去见中共领导人,并且相信他能解决中国两个对立派别之间的争端。"石博思认为:"1944年间美国罗斯福(1933~1945)政府曾在军事方面为促进中国境内的统一作了一些努力,为此任命了史迪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但是在政治方面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做任何努力,------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进入中国的政治图景,赫尔利将军是第一个在政治问题上与中国共产党打交道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赫尔利来华代表着一个新的美国对华政策时代。

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赴延安和毛泽东进行会谈,1944年11 月7日,叶剑英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机场欢迎从重庆抵达延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私人代表赫尔利.。从1944年到1945年3月,赫尔利频频活动于国共两党之间.1944年11月,亲赴延安,与中共领导毛泽东,周恩来等谈判,签订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联合军事委员会为主要内容的"五点协议案".但蒋介石反对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赫尔利试图说服中国共产党接受蒋介石的提议,被中国毛泽东断然拒绝。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赫尔利认为这是一个极有利的国际条件,促使国共进行和平谈判,美国政府认为如果中国共产党不来谈判,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加到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如果来就可以借此机会,加紧进兵,抢夺胜利果实,部署内战兵力.

正是在杜鲁门,赫尔利的支持下,蒋介石才肆无忌惮地发动大规模的内战,1945年11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给美国国务院发了一份报告,声称:中国大规模的内战的威胁正在增长中,美国大使馆几乎感觉到绝望。

赫尔利的反动派趁此机会把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归结为赫尔利的活动过于露骨,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实力.11月9日,美国民主党派狄拉西在众议院指责赫尔利全盘支持蒋介石的政策,1945年11月赫尔利失败,辞去大使职位,1946年,1948年,1952年三次作为共和党代表新墨西哥州的参议员候选人,但均未能当选,1963年7月20日病死。

人物侧记

1,初赴延安

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在他的秘书史密斯中士的陪同下于飞往延安.没有人通知包瑞德或延安的其他人赫尔利要来,所以在机场上欢迎的人群是往常的那些中国人和美国人,他们的出现是因为这是本周最令人兴奋的事情——飞机来了.周恩来请教尊贵的客人是谁 包瑞德认识赫尔利,他曾经在纽约见过赫尔利,.周恩来马上去见毛泽东,很快,两个人出现.在那时中国共产党拥有的惟一的曾被当做救护车用的破旧的汽车上.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赫尔利,戴维斯,包瑞德和白修德挤进旧救护车驰向"迪克西使团""驻地.路上一头骡子窜进他们的路线,当司机用棍子打它时,赫尔利喊 道:"再打,打另一边!"接着,他告诉毛泽东,他年轻时是一名牛仔,了解牲口.毛泽东 说他曾是放羊的.当救护车行进时,毛泽东解释山沟里的水随着雨水而涨落,有时候会有山洪,有时河沟又干枯了.赫尔利说,在俄克拉何马的夏天,可以通过鱼儿翻腾的混水来判断 什么时候鱼群会溯流而上.在包瑞德的回忆录里,他说他翻译了这句话,由于赫尔利尖酸的话语和不同寻常的语言,有时翻译起来有困难.但白修德觉得包瑞德的中文在语调,细微差别,俚语和礼貌用语上是精确的.然后,救护车到了"迪克西使团"的驻地,每个人都喝了茶,并谈天说地.

2,调解国共关系

1944年8月,日本战败,美国政府为战后控制亚洲,太平洋地区创造有利条件,抓紧扶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力求在蒋指挥下统一中国的政治与军事.9月6日,赫尔利少将作为美国总统特使到中国.11月7日,赫尔利和包瑞德上校抵延安,次日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会谈.赫尔利声称,蒋介石同意由一个美国调解代表团来促进民主,并通过"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来加速打败日本的进程.为此,蒋准备承认共产党和各少数党派的合法地位,允许共产党以某些形式参加军事委员会.赫宣读他草拟的《为着协定的基础》的文件.9日,中共提出协定草案,经赫尔利提议作些修改,定为《中共与中国政府的基本协定》.协定包括国共两党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加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改组国民政府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为所有抗日军队代表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实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的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联合国民政府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等.

10日,毛泽东和赫尔利在协议上签字.当日午周恩来与赫尔利,包瑞德离延安去重庆.蒋介石不接受《基本协定》,另拟3项反建议.即一,国民政府允将中共军队加以改编,承认中共为合法政党.二,中共应将其一切军队移交国民政府军委会统辖,国民政府指派中共将领以委员资格参加军委会.三,国民政府之目标为实现三民主义之国家.于11月21日由赫尔利转交周恩来.周恩来当即表示不同意,并揭露蒋介石对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没有诚意.谈判持续到1945年2月13日无结果,周恩来于16日返回延安.

3,赫尔利辞职

1945年9月22日,赫尔利因为紧急原因而返回美国听取训令.他向国务院报告称,随着重庆谈判的进行 ,中国的两个政党似乎在和解,关于内战的谣言正在减少.盼着赫尔利回来支持他,蒋介石请求杜鲁门总统让大使回国,杜鲁门同意了.不过,赫尔利却不愿意回来.11月6日,他交给国务卿詹姆斯·贝尔纳斯一 份详尽的辞职信.杜鲁门劝说赫尔利,但赫尔利在27日告诉报界,与他一起工作的外交部的人一直在暗中破坏美国的政策.又说:"我主政当局,对于美国之目标,虽有明白之定义,然于处理外交之际,又往往与之背道而驰".总统认为他的话是对他政府的攻击而批准他辞职.尽管总统几乎马上就委派乔治·马歇尔为总统特使,而在1946年7月11日前,没有人代替赫尔利的职务,直到司徒雷登就任.

名人名言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与怀疑,惟有理解是化隔膜为知己,释怀疑为良友的桥梁.

相关研究

1,牛军著《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顶立岭著 《转折的一年 赫尔利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香兰站    下一篇 西蒙·卡梅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