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英文名称为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其前身是1952年11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年3月24日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1952年11月15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并任命贺龙为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1998年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央体委、国家体委及后来的国家体育总局都致力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普及群众体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文名
国家体育总局
外文名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成立时间
1998年3月
前    身
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
宗    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巨大成绩
让中国成为体育最强国家之一
官    网
http://www.sport.gov.cn/

目录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

1952年11月15日

一、研究体育发展战略,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负责推动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体制改革。

二、拟订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并督促实施。

三、统筹规划群众体育发展,负责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制度建设,指导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负责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四、统筹规划竞技体育发展,设置体育运动项目,指导协调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指导运动队伍建设,协调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

五、统筹规划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

六、拟订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规范体育服务管理,推动体育标准化建设,负责体育彩票发行管理。

七、指导、管理体育外事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国际间和与港澳台的体育交流与合作。

八、组织开展体育领域重大科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

九、负责组织、协调、监督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工作。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构设置
直属机构

(一)办公厅

档案管理、机要保密、信访、信息综合、会议、各类大型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拟定体育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对体育工作和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方案;组织指导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发展研究。

(三)群众体育司

研究拟定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指导和推动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城市体育及其他社会体育的发展。

(四)竞技体育司

研究拟定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研究和平衡全国性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与重点布局;制定全国性体育竞赛制度;统筹协调重大国际、国内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主办全国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

(五)青少年体育司

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拟订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草案;指导和监督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学生体质监测;指导和推动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检查监督和评估表彰;指导竞技体育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拟订青少年业余训练管理制度,完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指导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有关学生文化教育工作;参与指导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工作,参与审核全国青少年比赛计划和竞赛规程,参与指导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和运动技术等级管理;组织协调重大综合性青少年体育比赛和体育交流活动;指导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研究和相关培训。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体育经济司

编制体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总局机关的财务工作和监督指导直属单位的财务工作;研究拟定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训练服务、技术信息等体育经济、经营活动及体育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草案。

(七)人事司

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承办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的资格审查和领导人员的推荐事项,负责出国人员政审和出国留学人员的派遣。

(八)对外联络司

研究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体育状况;制定体育外事工作及涉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体育交往活动的规章制度,拟定和协调体育外事及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体育活动计划;管理体育系统的涉外工作;承担中国奥委会的日常工作。

(九) 科教司

组织开展体育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攻关、负责体育科技成果的审查和鉴定、推广;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负责高、中等体育教育规划,管理总局直属院校;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十)宣传司

研究提出体育工作以及重要体育对外宣传报道的指导思想,发布重大新闻;组织协调重大国内外体育活动的采访报道。

直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标志国家体育总局标志
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
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
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
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游泳运动管理中心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
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篮球运动管理中心
排球运动管理中心
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小球运动管理中心
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
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
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机关服务中心
财务管理和审计中心
训练局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青岛航海运动学校
湛江潜水运动学校
安阳航空运动学校
秦皇岛训练基地
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体育信息中心
对外体育交流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体育器材装备中心
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
省区市局
北京市体育局
天津市体育局
河北省体育局
山西省体育局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
辽宁省体育局
吉林省体育局
黑龙江省体育局
上海市体育局
江苏省体育局
浙江省体育局
安徽省体育局
福建省体育局
江西省体育局
山东省体育局
河南省体育局
湖北省体育局
湖南省体育局
广东省体育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重庆市体育局
四川省体育局
贵州省体育局
云南省体育局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
陕西省体育局
甘肃省体育局
青海省体育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
大连市体育局
青岛市体育局
宁波市体育局
厦门市体育局
深圳市体育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

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各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履行国务院赋予总局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结合总局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总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及各项体育工作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第三条 总局的工作准则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政令畅通;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建立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秩序;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扬民主,推进政务公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严格组织纪律,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总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领导总局的全面工作,副局长、局长助理协助局长工作。

第五条 副局长、局长助理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局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工作任务,并可代表总局进行外事活动。

第六条 局长离京出差(出国)、休假期间,经局长同意,依照排序由在京的副局长主持工作,代行局长职责。

第七条 总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工作职责负责本部门工作。各部门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拟定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维护政令统一,切实贯彻落实总局的各项工作部署。

第八条 总局直属单位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北京体育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单位在职责范围内行使职能,承担责任,并接受总局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 工作要求

第九条 健全重大决策工作规则和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制定、颁布部门规章、年度计划、五年规划、长远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方案、年度预算、重大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须集体研究讨论决定。涉及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应事先充分协商;涉及地方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涉及基础性、战略性研究的重大事项,应经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等进行论证、评估和法律分析。

第十条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切实做好年度工作安排部署,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要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大型比赛和群众体育活动计划、外事计划、会议计划等组织编制经费预算。

第十一条 总局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根据工作性质、程序和权限做好日常工作请示汇报工作。严格执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的各项规定,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误报。

第十二条 进一步完善督办制度,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党的体育方针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以及总局党组决定、会议决议和总局领导批示等贯彻落实。办公厅根据总局领导要求负责督办事项的立项工作,提出主办和协办部门(单位)。主办部门(单位)要按照督办要求和规定时限认真办理督办事项,并按要求向办公厅反馈结果。协办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办部门(单位)做好有关工作。逾期不能办结的,主办部门(单位)要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和理由。办公厅应及时汇总督办事项办理情况并向总局领导报告。

第十三条 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执政为民、规范严谨、务实高效、勤政廉政的新风尚。

第十四条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工作实际,适时向国务院提出法律案和行政法规草案,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修改或废止与社会发展和体育工作实际不相适应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健全和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十五条 加强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全国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接受司法、监察和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自觉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研究和解决媒体报道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领导同志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强化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加强安全稳定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重点、要害单位(部门)和重要物资的安全防范,认真做好体育赛事、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

第十七条 加强保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健全和完善保密法规制度,强化保密技术手段,认真查处失泄密案件,加强保密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总局保密工作能力,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第十八条 强化岗位职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对职权范围内应解决的事项,应依法依规、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地办理。对因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滥用职权、对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等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行为,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暂行规定》进行问责。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第四章 会议制度

第二十条 总局实行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全国综合性会议和专业性会议制度。

第二十一条 党组会议由党组书记召集和主持,党组成员参加。每次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党组成员出席。研究决定干部工作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党组成员出席。党组会议视情况召开,根据议题确定列席人员。

党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文件和会议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提出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审定上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请示、报告;讨论决定体育工作中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研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调动、奖惩以及在国际体育组织、全国性体育协会任职等干部问题;研究总局各部门(单位)工作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研究总局系统党的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问题;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讨论其他需要党组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提请党组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党组成员协调或审核后提出,报党组书记确定。会议组织工作由办公厅负责。会议纪要由党组书记签发。

坚持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总局党组书记为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理论学习中心组由总局党组成员组成,根据学习内容可扩大到总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知识及社会学、管理学和领导科学等。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结合形势、任务和自身建设的实际,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年度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2天,具体时间根据专题安排和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二条 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召集和主持,副局长、纪检组长、局长助理、办公厅主任参加。会议视情况召开,根据议题确定列席人员。

局长办公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确定由总局拟定的政策、规章、规划;通报重大事项;审议由总局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的文件;讨论审定区域性体育发展和重大体育合作事项;研究部署总局阶段性工作;审定总局授予的技术职务、荣誉称号等;研究处理总局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讨论其他需要局长办公会议讨论的事项。

提请局长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局长助理协调或审核后提出,经局长确定。会议组织工作由办公厅负责。会议纪要由局长签发。

第二十三条 总局领导按照分工可召开专题会议,或总局职能部门受总局领导委托召开专题会议。参加人员根据议题确定。参加会议的人员应按时到会,因故不能参加的,需要在会前向会议召集人或组织会议的部门领导请假。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重要文件精神;通报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精神,部署专项工作;研究、协调和处理业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等。

第二十四条 总局每年召开一次全国综合性会议。召开全国综合性会议需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报国务院批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总结并安排部署全国体育工作;表彰奖励先进。会议组织工作由办公厅牵头负责。

第二十五条 全国专业性会议组织工作由有关部门或有关单位负责。总局对全国专业性会议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凡以总局名义召开的全国专业性会议,各部门(单位)应在每年年底之前提出下一年度会议计划,由办公厅汇总并进行初审,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列入计划的会议,主办部门或单位应提前15个工作日上报召开会议的请示,经办公厅审核,报总局领导批准,以办公厅名义印发会议通知。未列入会议计划或未按规定提前请示的,原则不予受理。确因工作需要必须临时召开的会议,须专题请示,报总局领导批准后召开。

第二十六条 各类会议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会议管理的各项规定,坚持精简、务实、高效、节约的原则,精简会议数量,控制会议规模,压缩会议时间,严格执行会议经费管理规定。

第五章 公文审批

第二十七条 总局各部门(单位)报送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体育总局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公文,由办公厅负责退回主办单位重新办理。报送审批的公文除总局领导交办事项外,不得直接报送总局领导。报送总局的请示性公文,部门(单位)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达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第二十八条 总局办公厅负责总局领导阅批公文的核稿、呈送工作。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批转总局办理的公文,呈局长阅批,并根据局长的批示呈送其他总局领导。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印发的传阅文件,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印发的重要传阅文件,按照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局长助理顺序呈阅;其他传阅文件按总局领导分工报分管领导阅批。请示性公文按照总局领导分工呈批,并根据分管总局领导的批示呈送其他总局领导。

第二十九条 以总局名义制发公文,由总局领导签发。报送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公文,报送中办、国办以及其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涉及重大事项的公文,总局发布的决定、命令及公布的规章,总局系统全局性工作部署和总结及重大事项的文件,全国综合性会议的主要文件,加入国际组织等的国内报批文件由局长签发。其他以总局名义制发的公文,一般按照分工由分管总局领导签发。经授权,办公厅主任可签发一般事务性公文。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授权,可签发在其部门职责范围内并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一般事务性公文。

第三十条 以总局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原则由办公厅领导签发。主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单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函,规范性公文,涉及授权、经济合作、财产变更的公文,及其他重要事项的公文,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审核,办公厅领导签发,必要时报请总局领导审定并签发。各部门职责范围内并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一般事务性公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可签发。

第三十一条 审批公文时,应当签署姓名、时间和明确的意见。对于一般性报告,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圈阅即表示“同意”请示事项。

第三十二条 严格控制发文(函)数量,切实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对有明确时限的文电,各个办文环节应预留足够的时间,严守时限。对下级机构请示的问题要及时回复。

“特急件”必须随到随办,会签会办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办结。“急件”应从速办理,每个会签会办部门办理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一般性文件应尽快办理,每个会签会办部门办理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因情况复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办结的公文,应说明情况。

第三十三条 严格信息报送制度。总局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报送信息,一般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简报》、《信息专报》报送。总局各部门(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总局报送信息。对外发布的信息,要经部门(单位)负责人审核把关。对涉及全局和重大政策性的信息,需由总局领导审批后报送或发布。

第六章 领导出席活动规定

第三十四条 总局领导按要求出席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举办的会议、活动,出席中办、国办及其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举行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或有总局领导具体参与事项的会议、活动。确因重要工作、出国等原因不能出席,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出席的,由主持工作的总局领导出席,并向举办部门(单位)说明情况;要求分管领导出席的,分管领导应向局长报告,由局长授权办公厅协调其他总局领导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举办的一般性会议、活动,总局领导原则上应按要求出席,确因重要工作、离京出差(出国)不能出席,可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并由总局有关部门向主办单位说明情况。

第三十五条 总局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因公外出时,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讲求实效。

第三十六条 总局领导出席活动应坚持重大、少量、分管的原则。以总局名义主办或承办的国际国内比赛和大型活动,总局各部门(单位)主办或承办的重要会议、重要比赛、重大活动需总局领导出席,应纳入总局年度工作计划。各部门(单位)应在每年年底之前提出下一年度需要总局领导出席赛事活动的计划,由办公厅汇总并进行初审,报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列入计划的,主办部门或单位提前10个工作日上报请示,经办公厅审核后,报总局领导审批。未列入计划或未按规定提前请示的,原则不予受理。确需总局领导临时出席的活动,须一事专报,并经总局领导批准。

总局领导一般不出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组织的会议、运动会、庆典等活动,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和撰文,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

第三十七条 总局各部门(单位)请总局领导在大型体育活动组委会中任职和出席活动不得点名或直接邀请。原则上,一次活动只邀请一位总局领导出席;一项活动,总局领导只出席一次。

第三十八条 总局各单位与赞助商签订赞助合同时,不得将总局领导出席礼仪性活动作为履约条件,并明确要求赞助商不得将总局领导的题词、合影等用于商业活动和广告宣传等。

第三十九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单位)的领导同志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领导同志来总局商谈工作,按照对等原则由总局领导接待,有关部门(单位)参加,办公厅统一安排。
第四十条 总局领导的外事活动,由对外联络司负责提出安排建议,报分管外事工作的副局长审定后,根据情况报有关总局领导核定。总局领导一般不出席各单位承办的外事活动。确因工作需要,需请总局领导出席,承办单位事前应向总局书面请示,由对外联络司按上述规定办理。

第四十一条 体育团队出国或回国,总局领导原则上不到机场送迎。对于在世界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有重大突破、影响较大的体育团队回国时,总局领导可酌情到机场或运动员驻地迎接。

参加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性赛事,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送迎小组,负责具体组织送迎。

第七章 纪律要求

第四十二条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各项要求,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觉接受监督,坚决杜绝发生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 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总局局长离京出差(出国),由办公厅负责事前向国务院办公厅报告,并报送在京主持工作的总局领导名单;其他总局领导离京出差(出国),由本人事前向局长报告,并由办公厅通报其他总局领导。总局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京出差(出国),事前须请示总局分管领导同意,并将往返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联系方式及在京主持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名单报办公厅备案;返京后,需及时向总局分管领导销假。总局各部门(单位)其他领导离京出差(出国),事前须请示本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返京后需及时向主要负责人销假。

现任领导

苟仲文苟仲文
局长、党组书记: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008-05-07

行政法规

全民健身条例发布会全民健身条例发布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2010-02-02

《全民健身条例》 2009-09-07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8-05-07

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施行办法 2008-05-07

反兴奋剂条例 2008-05-04

外国人来华登山管理办法2007-11-14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2004-08-20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2003-09-17

中央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8-05-08

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公关部关于加强健身气功活动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8-05-08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 2008-05-08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008-05-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2003-09-17

部门规章

关于印发《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2012-01-11

国家体育总局第15号令《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 2012-01-11

国家体育总局第14号令《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 2012-01-11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4-01

动力伞运动管理办法 2010-05-27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2010-02-05

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10-02-04

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 2010-02-04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化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02-04

全国汽车运动管理规定 2010-02-04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 2010-02-03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010-02-03

滑翔伞运动管理办法 2010-02-03

关于加快体育俱乐部发展和加强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意见 2010-02-03

国家体委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暂行规定 2010-02-03

关于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决定 2010-02-03

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和优秀赛区评选实施办法 2008-05-09

关于严格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行为的规定(暂行) 2008-05-09

兴奋剂检查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2008-05-09

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8-05-08

举办体育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规定 2008-05-08

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 2008-05-08

运动员突出贡献津贴实施办法 2008-05-08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 2008-05-08

体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2008-05-08

授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运动奖章的暂行办法 2007-12-03

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07-11-29

健身气功管理办法 2007-11-14

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 2007-11-14

关于下发总局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条件及程序的通知 2007-04-23

国家体育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2005-10-25

社会捐赠(赞助)运动员、教练员奖金、奖品管理暂行办法 2005-06-03

关于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统计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金牌)的管理办法 2005-06-02

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 2005-06-02

国内登山管理办法 2004-09-03

大型运动会档案管理办法 2003-09-18

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工作人员纪律规定 2003-09-18

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暂行办法 2003-09-18

体育彩票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2003-09-18

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2003-09-18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 2003-09-17

草案整改

2015年2月6日,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刊登了尚未最终定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其中涉及公布代表团成绩榜及项下的解释内容与《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相悖的事项。体育总局党组高度重视,并责令立即整改。在此,国家体育总局重申,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没有任何改变。特予说明并致歉。

历任局长

第一任体育总局局长贺龙第一任体育总局局长贺龙
第一任(兼):贺龙
任期:1952.11-1969.06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体育工作日渐开展,开始有人认为要成立专门的体委中心。1954年,在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贺龙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上任后,贺龙决定在北京修建一个设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先进的体育馆,同时组织创办了首份体育刊物《体育报》。
贺龙长期带兵,因此非常强调体育队伍要思想、技术、做份“三过硬”。因此,在运动员的训练上,贺龙主张训练难度要大幅度超出比赛的难度,这样才能够在比赛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技术,与世界强手相抗衡。在贺龙的领导下, 中国体育开始有了明显起色。
第二任:王猛
任期:1971.07-1974.02
王猛出生于1920年,从1971年开始出任国家体委主任。他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善于把握全局,抓住关键。他一到体委就高屋建瓴地从领导体制入手,很快通过报批使国家体委回归国务院,迅速将大部分军管人员调回部队,解放了大批原国家体委干部。他积极开展体育外交,广泛争取国际体育界友好人士的支持。通过举办五项球类运动会,打开恢复体育工作的局面。他重视体育科研,恢复了被军管会撤销的体育科研所,批准购买先进仪器和建立海外信息点,使体育科研起死回生。
第三任:庄则栋
任期:1974.02-1976.10
庄则栋是我国知名乒乓球运动员,1961年开始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主力,并且参加过第26、27、28、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3次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1973年,34岁的庄则栋出任国家体委主任,同时担任乒乓球青年队教练。
第四任:王猛
任期:1977.02-1981.08
1977年开始,王猛重新担任国家体委主任。他把年轻的徐寅生提拔为副主任,把老领导荣高棠从江西要回来,加强和健全了领导班子。他积极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狠抓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和训练,使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另外,王猛积极开展体育外交,广泛争取国际体育界友好人士的支持,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当时王猛主持的方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奥委会,同时台湾以中华台北的名称继续留在国际奥委会,邓小平批准了王猛的方案。王猛首先提出要制定《体育法》,发出了以法治体的先声。
第五任:李梦华
任期:1981.08-1988.12
早在1953年,时任西南行政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李梦华就负责筹办了西南地区第一界人民体育运动大会,并在1960年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1981年,李梦华正式担任国家体委主任,并于1984年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15枚金牌,并且实现了我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李梦华时刻关心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卸任之后还曾参与过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工作。
第六任:伍绍祖
任期:1988.12-1998.03;1998.03-2000.04
伍绍祖是我国最后一位体委主任,也是我国第一位体育局局长。
1992年和1996年,伍绍祖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两度出征奥运会,收获颇丰。两届奥运会中国均取得了金牌总数第4的好成绩,体育界打了一个有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巩固了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
除此之外,伍绍祖曾担任北京2000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执行主席,虽然最终以2票之差惜败,但是这次申办经历在我国乃至世界体育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
第八任:袁伟民
任期:2000.04-2004.12
袁伟民在出任体育总局局长之前,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中国女排主教练。在他带领下,中国女排分别于1981年、1982年和1984年取得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赛的冠军,实现了世界排坛首次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女排精神一时之间全民推崇。
2000年起,袁伟民被正式任命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他在任期间,曾率队参加了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其中雅典奥运会中国军团获得第2名,创下历史新高。除此之外,袁伟民还负责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事宜,为最终北京获得夏季奥运会申办权立下汗马功劳。
第九任:刘鹏
任期:2004.12-2016.10
从2004年开始,刘鹏就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一职。2005年,刘鹏出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兼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在此期间,刘鹏圆满的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筹备工作,并且带领中国体育健儿在那届奥运会上创纪录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使得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一届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刘鹏继续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随后,刘鹏带队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最近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军团获得第2和第3的好成绩。在10月31日举行的换届大会中,刘鹏功成身退。
第十任:苟仲文
任期:2016.11-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网通告,苟仲文被任命为为体育总局局长。任命苟仲文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秃鹫基金    下一篇 联合国人口基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