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高安腐竹

高安腐竹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豆制品,主产地江西省高安市,以产地而得其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录

高安腐竹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豆制品,主产地江西省高安市,以产地而得其名。高安腐竹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是腐竹品牌中的极品,产品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支条均匀,条内空心,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显其长。具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蛋白质高达50%,脂肪达30%。

制作工艺

腐竹腐竹

制作工艺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一、工艺流程独特。整个工艺分为:清选→脱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提皮→烘干→包装等九道流程,层层把关,保障质量。其二、加工技术独特,一要破碎除皮,除皮的作用是消除豆皮中的发泡剂和溶性色素,确保成品的色泽和风味。二要把握浸泡,浸泡时间上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浸泡用水上需控制对料比例和使用冷水。三是磨浆和过滤时,要淋水均匀,豆浆浓度适量,否则也会影响腐竹的色泽和品质。四是煮浆和提皮时,要控制温度和容量,以确保产品的口味和外形。五要把握烘烤的时间和温度,以保障成品不霉,外形不碎。

食品原料

腐竹腐竹

高安市全市耕地面积为101.1万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南方种植的多种作物生长,高安农民喜爱种植大豆,自古以来,大豆就成了主要的食物源之一。全市可适宜种植大豆的旱地及高岸水田就达到30万亩。据《高安县志》记载,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年间,高安大豆每年的播种、收获面积为3-5万亩之间。解放以后,历史最高年的播种面达到10.45万亩,平均亩产113公斤,总产为1.18万吨。大豆品种以种植当地的"六月爆"、"矮脚草"、"六月白"、"湘春2号"、"浙春2号"、"赣豆3号""矮脚春"等优良品种为主。由于高安土壤以中性偏酸、弱酸性为主,土层较深,有机质丰富,雨量充沛,生产的大豆表皮光滑,色泽鲜明,品质优良。是加工腐竹、豆腐、豆豉等豆制品的上等原料,使用当地大豆加工腐竹,其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一般要比外地大豆高出3-5个百分点。

食品历史

传说唐代有一位豆腐师傅从江西省抚州到高安县八景镇礼巷村,以制作豆腐谋生,在长年的加工实践中,他发现豆浆上面会结一层油皮,便用竹签将豆浆油皮串起来———这就是最初的腐竹雏形。据《中国江西地理标志产品指南》记载“锦河高邮对岸渡口是最早高安腐竹产地之一,吴国珍老人用平底锅烧稻草,日投黄豆十五斤,得腐竹十斤……”,又载“瑞州府排楼下由鞠炳坤等七位师傅办起了小型腐竹厂”。据高安史料记载,1919年高安生产腐竹,当时有名的店铺是兴隆腐竹坊。.

食品荣誉

1983年,高安县"大观楼"牌腐竹获江西省省优质产品奖,

1985年4月被评为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

1985年获国家优质产品奖(银牌)。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21世纪初,高安市大观楼腐竹有限公司、高安桥腐竹有限公司的商标还被评为著名商标。"大观苑"牌腐竹2001年获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

高安腐竹在国家历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先后30多次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奖励,被消费者视为最喜爱的食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高安视察工作时,品尝了高安腐竹特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然环境

高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84天,年平均气温17.7℃,最冷月平均气温5.3℃,年平均降水量1560mm,境内最大的河流锦河,由西向东穿中而过,在境内流程近70公里,流经12个乡镇(街办),将整个区域分成南北两块。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习惯称为"四山一水三水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理的气候因素为大豆的生产和腐竹的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保护范围

高安腐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明确高安腐竹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高府[2005]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高安市锦河沿线的筠阳街道办事处、瑞州街道办事处、田南镇、相城镇、灰埠镇、杨圩镇、龙潭镇、石脑镇、祥符镇、上湖镇、兰坊镇、大城镇等12个乡镇、街道办所辖行政区域。

质量要求

(一)生产原料:大豆。按《豆制食品业用大豆》标准的规定执行。大豆水溶性蛋白(干基)≥34%。

(二)生产用水: 高安境内锦河沿岸深井水(井深-20米以下),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三)工艺控制: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料→脱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揭皮→沥浆→凉晒→烘干→检验→包装→入库 2、工艺要求: (1)选料、脱皮:大豆经过筛选,用钢磨、风选剥去豆皮。(2)浸泡:将豆片浸入生产用水中,春秋季浸泡了3至4小时,夏季2至3小时,冬季5至6小时。 (3)磨浆、过滤:将浸好的豆胚磨浆。加60℃温水,分两次过滤,加水量应使豆浆量为干豆的8至10倍,豆浆浓度控制在6.5%至7.5%的范围内。 (4)煮浆:采用蒸气直接加热至沸,维持3—5分钟。 (5)冷却:豆浆煮沸后自然冷却,终温不低于84℃。 (6)揭皮:豆浆煮熟后,注入成型平底锅,浆液深度3—6cm,温度82±2℃。每隔15分钟揭皮一次。 (7)沥浆、凉晒:揭皮后腐竹置于平底锅上方沥浆,沥浆后置于通风的专用场地凉晒。 (8)烘干:凉晒后腐竹推进烘房烘干,时间一般为7小时,最高温度<80℃。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淡黄,光泽鲜亮,支条匀称,条内空心,韧性好,久煮不糊,无异味。 2、理化指标: (1)优级:水份≤9%,蛋白质≥45%,脂肪≥25%。 (2)一级品:水份≤9%,蛋白质≥40%,脂肪≥21%。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缙云站    下一篇 长春市旅游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