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朝阳楼

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县城东南部临安路东端,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当时建水城的东城门楼。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楼有三层,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再以砖石砌成城墙及城门。楼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面积414平方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在顶层檐下,东面悬有清代书家“雄镇东南”几个大字。西面悬摹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朝阳楼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层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为三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

朝阳楼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

建筑景观

朝阳楼正面的顶层檐下,东面悬挂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日卓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雄镇东南”为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者,每字大近两米。西面悬摹唐朝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

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3.4千斤,击之可声闻数里。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之间,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绕楼飞鸣,呢喃之声不绝于耳,景致蔚为壮观。

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人物、透雕等三层。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

历史沿革

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处修筑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临安卫,在原来土城的基础上扩建成砖城,并在四座城门上各建楼三层,东门叫迎晖门(即朝阳楼),南称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名永贞门。清顺治丁亥年 (1647年),南西北三城均毁于战火,唯东门朝阳楼完好无损。

600年高龄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饱受了50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有几次全城房舍遭到严重损毁,尤其是清光绪十三年(1883年)十一月初二日之大地震。《建水县志》载:“每震时地如雷鸣,人民簸荡如载覆,见东门城楼倾侧复起数次”。然东门楼却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铸造的那高2米多,具有很高工艺水平的大铜钟,也完好地悬挂在古楼大梁上。

1954年朝阳楼就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人民群众游览和文化活动中心。朝阳楼内藏有珍贵历史书画一万多册,其中有清朝收藏的八幅名画之一的《十八罗汉图》。

2006年05月25日,朝阳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承诺    下一篇 泰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