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哈民忙哈遗址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南距通辽市约60公里的史前聚落遗址。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哈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2012年,哈民聚落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哈民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于2016年8月19日揭牌。

目录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南距通辽市约60公里的史前聚落遗址。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哈民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2010年至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对这处大型聚落遗址进行了三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7200平方米,收获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2012年,哈民聚落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哈民遗址展示馆和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于2016年8月19日揭牌。

发掘背景

哈民忙哈遗址半地穴式房屋内堆弃的尸骨情况半地穴式房屋内堆弃的尸骨情况

2010年5月至9月,为配合通(辽)——霍(林河)铁路复线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通辽市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铁路沿线进行了文物调查,期间发现了正在被盗掘的哈民忙哈遗址,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哈民遗址进行了大面积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清理面积达4000余平米。

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近千件。特别重要的是在7座房屋遗迹中发现了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完整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这在全国来讲尚属首次。另外在几座房址当中还发现凌乱堆弃的大量人骨遗骸,有一座房址内多达97具,反映了当时部落战争的真实场景,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新石器时代当地原始居民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以及生活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历史沿革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哈民忙哈遗址的发掘工作从2010年开始2012年7月25日,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开始进入第三个年头的发掘工作,8月14日,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考古工作,记者曾走进考古发掘现场,详细了解了古遗址的发掘情况。11日,古遗址第三次发掘工作全面结束,近四个月的发掘工作中,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大量人骨,收获珍贵的各类文物逾数百件,其中,部分玉器是在此前考古挖掘中从未被发现,为研究史前玉器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重要资料。

地理环境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通辽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偏南约30公里、南距通辽市约60公里的史前聚落遗址。遗址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腹地,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曾获得“201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

遗址位于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20公里处。经发掘,共清理房址43座、灰坑38个、墓葬6座、环壕1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近千余件。填土含少量陶片、动物骨、蚌壳及零散人骨等。

重要发现

房屋居址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半地穴式房屋屋顶结构情况考古发掘出土的半地穴式房屋屋顶结构情况

北区F78房址北区F78房址

房屋居址成排或成组分布、规整统一的空间布局,属于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对于正确揭示东北地区史前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其居住方式有着不可多得的标识作用。由此可以探究古代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种群关系,最大限度地复原古代社会氏族、部落或家族之间的结构与形态,内部等级的构成、财产的占有以及家庭和婚姻的状况等。甚至通过对出土物品的分类和统计还可以较为准确地再现当时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画面。丰富的出土文物,反映聚落废弃时间的突然性,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状态。譬如像战争、瘟疫等的忽然降临,令人猝不及防的地震、洪水等。保存如此完整的聚落形态和出土遗物,在东北地区乃至国内都是极为少见的,这对史前聚落遗址的研究意义及其重大。

考古专家在对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考古专家在对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

房屋结构

保存较好的房屋木质结构痕迹,是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在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发现,清理出房顶的梁架结构,对于复原史前房屋的建筑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形象依据,堪称史前建筑史上的空前发现。

人骨遗骸

房址内发现大量人为弃置的人骨遗骸,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部落或种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如种族仇杀、部落战争、抑或是瘟疫、自然灾害等。经专家现场鉴定,被弃置的人骨多为妇女和儿童。这一发现对于解释聚落的废弃原因具有重大的意义。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石斧、玉斧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石斧、玉斧

精美玉器

精美玉器的出土,除了温润细腻的玉璧、玉环、玉钺、玉坠等,还发现有加工玉器的坯料。部分玉器的器形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同类器十分接近,对于进一步探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诸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灰坑及墓葬

辨识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科尔沁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较为薄弱,该遗址发现与发掘之前,其史前考古学文化基本是一个“空白”地带。哈民遗址的发掘不但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遗存所反映的独特文化面貌,展示出一种新的考古文化遗存。这类遗存大体分布在科尔沁沙地一带,东北甚至达到了松嫩平原地区。其年代大体与红山文化晚期相当。哈民遗址的发掘,首次揭示了这类遗存的聚落情况,如房址、灰坑及墓葬的形制及分布范围,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这类文化的聚落提供了典型的依据。通过认识完整陶器及其组合关系,以及石、骨、蚌制品的共存现象,将会为这类遗存的命名奠定坚实的基础。

遗址历史

哈民遗址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之间,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极其罕见,尤其是罕见的房屋结构、房址内大量凌乱人骨、有自身特点的麻点纹陶器、种类繁多的石、骨角蚌器、精美玉器的发现,对研究新石器时期的房屋结构、生活习俗、制陶工艺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保护目标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平副所长向记者介绍说,下一步关于考古工地的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文物展示棚,到2010年5月9日考古工地上已经盖起了1300平方米的保护棚,将一些发掘出来的房子遗址、人骨等物现场保存。“展示棚为彩钢棚,目前遗址上已经建立了4座,彩钢棚内部将用以技术处理,主要用来展示和保护出土文物。第二部分就是考虑建立遗址博物馆,科左中旗旗委、旗政府和通辽市都给予了哈民忙哈考古很大的肯定,如果建立博物馆,文物和古遗址的保护、安防等工作都会得到提高,文物也会进行永久性保护。”同时,吉副所长表示,哈民忙哈遗址的发现对科尔沁地区史前历史的研究及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尔沁史前文明展现给世人提供了第一个窗口。

生态价值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蚌饰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蚌饰

用墙围裹起来的人类居址,我们叫它城,用壕沟围裹起来的人类居址我们叫它“聚落”。哈民遗址就是用壕沟围裹起来的聚落遗址,环壕就是封闭起来的壕沟。世界范围内,城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年前,壕沟或环壕则出现于9000年前,其功能就是防御。经过钻探结合打探沟等方法初步确定了哈民忙哈遗址北区的环壕走势和形状。哈民忙哈遗址北区环壕为东西长350、南北宽270米,呈椭圆形封闭状的聚落环壕。壕沟内填土为疏松的黑褐色花斑土,包含少量陶片、动物骨骼、蚌壳及人骨等。

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的房址有助于研究史前聚落形态。房屋居址属于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保存较好的房屋木质结构痕迹,是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在史前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发现,房址内发现大量人为抛弃的人骨遗骸,经鉴定多为妇女和儿童,专家推断聚落内的妇女儿童是一场突然降临灾难的牺牲品。这一发现对于解释聚落的废弃原因具有重大的意义。出土的部分玉器的器形与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同类器十分接近,这对于进一步探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诸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哈民忙哈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重要意义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骨器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骨器

远古时代的社会形态及其制度,是可以通过一些物质遗存的形式反映出来,作为灵魂归宿的居所,古人的墓葬通常可以理解为现实社会的缩影。墓葬的分部与布局、墓葬的排列与走向等,与这些对应的可以看清家族或家庭的一些构成情况。哈民忙哈遗址发现的墓葬有6座散布于房址之间。除3号墓葬发现于11号房址内,其它墓葬都有墓圹。6号墓葬为圆形土坑竖穴墓,其余的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穴较短浅。6号墓葬为三人仰身屈肢葬,余下墓葬都是单人仰身叠肢葬。

古人用于储藏的窖穴、取土形成的坑穴或填埋垃圾的坑洞等,废弃后我们称之为“灰坑”。灰坑内包含的遗物,往往被我们用于解释古代人类活动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物证”。哈民遗址清理出土的灰坑较少,其平面形状呈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坑体多为平底和圜底。灰坑内出土遗物较少,仅见陶片、动物骨骼和蚌壳等。

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陶器最主要的器型有以麻点纹为特色的筒形罐、壶、钵、盆等,多数成组出现。此外还有少量的丫形器、陶饼、彩陶片等。陶质绝大多数为砂质陶,还有少量的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和夹砂陶的发现数量较少,皆为陶片,陶质坚硬。此外,泥质红陶还见有少量的彩陶片,所见纹饰有横向条形黑彩纹和弧线对顶三角黑彩纹。

哈民忙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

哈民忙哈遗址发现的石器多为石质工具。制法以琢制和磨制为主。器类有磨盘、磨棒、饼、斧、锛、凿、砍砸器、环状器、杵、镞、叶等。从石器的岩性看,主要有石英石、石英砂岩、鞍山岩、硅质灰岩、燧石、玛瑙、玉料等。根据生产工具的组合关系看,哈民忙哈遗址的先民们,应该从事以农耕为主,兼具有捕捞和狩猎辅助的经济模式。

骨角蚌器除了用于生产工具,多数制作成装饰品,由于这类物质是有机质,保存下来的数量通常不很多。此外这类物质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环境、气候等方面的信息。一般多见器形有锥、针、镞、匕、刀及坠饰。

7000年前就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奢侈品——玉器,在哈民忙哈遗址中也被发现。哈民忙哈遗址玉器见于个别房址内,种类有玉璧、玉环、玉钺、玉坠饰等,出土玉器质感温润、造型精美。玉器通常也被认为是通天理地、晓谕鬼神的惟一载体。这对于解释了古代人类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哈民遗址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现象之复杂奇特、出土遗物之丰富在整个东北地区的史前考古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尤其是残存的木质房屋顶部结构和房址内大量凌乱的人骨遗骸为复原史前生活原貌,以及有自身特色的装饰麻点纹的陶器、种类繁多的石、骨角蚌器、精美的玉器等,对研究新石器时期的房屋结构、经济生活、制陶工艺、宗教习俗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管理措施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被评为“201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开发利用

最早作为盛器出现的陶器,是史前人类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陶器易于制作也易于破损,这一特性使生活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文化面貌的族群、部落都可以生产制作陶器,并延续不断。这些看似普通的陶器因为承载了史前人类不同的文化精神内涵,成为今天人们认识和区别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面貌史前文化的最佳手段。哈民忙哈遗址也不例外的,其出土的大量陶器是考古人员破解哈民忙哈遗址谜团,解读史前文化的一把最好的钥匙。

保护概况

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吐镇东南约20公里,南距通辽市区50公里,介于西辽河及其支流新开河之间,地处西辽河平原东部,科尔沁沙地的腹地。

从2010年起,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哈民屯子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数十个夏家店遗址的房基。这些房基内多有过火的木构遗存,且有些房基遗址内有众多人骨遗存。根据碳-14分析断代,该遗址距今5300-5800年。2010年至2012年累计发掘近6000余平方米,共清理房址54座、灰坑57座、墓葬12座、环壕2处,出土陶、石、骨、蚌、玉器等一千余件遗物。后期在2013年仍进行了发掘,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信息。

在几年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对重要遗址进行了临时性保护,如使用棉毯和塑料布进行封盖,避免雨水冲刷和水分迅速挥发等。为了避免遗址在冬季被破坏,专门修建了临时保护房。保护房为简单的红砖结构,上部是钢结构配合保温板,在保护房内设置火炉,在墙内部设置烟道,冬季用煤炭点火升温,使空气的温度达到0℃以上。此外,科尔沁左翼中旗政府还决定修建遗址博物馆来保护遗址。

虽然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脆弱的沙土遗迹很容易被破坏,很多病害在遗址发掘和临时保护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威胁遗址的安全,因此重点是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

保护工程

通过前期介入和各种现场实验,遗址管理机构认可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制的非水分散体加固材料作为该遗址的加固保护材料,经过专家论证后于2013年6月开始保护施工。由于需要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相协调,保护工程共分四期,至2016年8月完工。

第一期的保护工作是在遗址博物馆建设前,对临时保护房内的13个房基遗迹进行简单清理和化学加固,修补缺损,对F40的人骨进行清理,使其呈现出发掘时的状态,然后进行保护。

第二期保护工作是针对2013年在遗址博物馆建设中发现的6个房基。这些房基被纳入了遗址博物馆的展示内容,需要去掉发掘时的简单覆盖,清理,加固。最重要的是覆盖保护,因为在遗址博物馆建设中,遗迹要暴露在野外两年时间。

第三期的保护工作是在遗址博物馆展示厅初步建设完成时,将早期回填的两个遗址坑重新打开进行保护。主要工作是清理回填的沙土痕迹,加固,并简单覆盖。另外对在拆除临时保护棚的过程中形成的7个关键柱也进行了清理和加固处理。

第四期的保护工作是在遗址展示厅建设完成后,对遗址进入展览阶段前的统一清理,也是对遗址进行的最后一次清理,使其达到可以展示的状态。主要工作是打开简单覆盖的第一期的覆盖,打开已经覆盖了两年的第二期的覆盖(因为覆盖层数多,一些遗迹被压坏),对所有的19个房基遗迹和1个墓葬坑进行清理,包括去除灰尘、杨絮等。操作中使用毛刷和吸尘器去掉人骨上的浮尘,用毛刷和湿布去除梁柱遗迹上的浮尘,对水淹遗迹进行二次清理,用酒精清洗水淹人骨的浮尘,然后对临时保护中受损的遗迹进行修补。此外还对一些脱离的人骨再次进行了固定,并开挖空墓葬一个。

保护建议

经过三年的保护,哈民遗址从一个随时会被破坏的遗址变成了可以进行永久展示的安全状态,来之不易。遗址的日常维护,是遗址保护的重要方面,具体的操作建议如下:

第一,除尘。遗址虽然处于保护房中,但是由于遗址和参观通道不隔离,且遗址展厅密封性一般,灰尘总是会降落到遗址上,所以经常维护很必要。建议使用吸尘器除尘。在人骨坑进行除尘时,由于人骨比较破碎,应该注意不要让吸头触碰遗迹,尤其对那些翘起的骨头,更要避免触碰。此外,进入遗迹进行清扫时,不能在有突出遗迹的地方站立和走动。进入遗迹要穿软底鞋,要先看好落脚点再移动。

第二,清理杂物。由于遗迹与游客没有隔离,有时候游客会在遗址内掉落或扔掷物品,比如钱币、饮料瓶等,对此要定期清理,同时提示游客文明参观。

第三,注意通风防尘。由于遗址所处区域在科尔沁沙地的腹地,春季风沙大、灰尘多,冬季温度低,这些时候都要注意关闭门窗。门窗建议选择纱窗和纱帘,同时隔断春季和夏季出现的杨絮进入遗址。

第四,注意环境监测。遗址虽然位于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展示厅内,没有降雨降雪和风沙吹蚀的威胁,但是温度湿度依然有变化,粉尘也依然存在,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

第五,注意建筑和环境的影响。包括建筑物漏雨、玻璃破碎及其他突发情况,防患于未然。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凤仙花的逆袭    下一篇 2019款路虎揽胜极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