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砚
目录
洮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开采历史。相传,宋初即有人从临潭、临洮附近的洮河河底采石制砚。后来,因洮河泛滥,河流改道,可采石的地方找不到了。南宋赵希鹄《古砚辨》中写道:“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
制作洮砚的洮石有数种,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绿色纹路中夹杂黄色痕迹者,则更名贵。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四是淡绿色洮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洮砚全称为“洮河石砚”或“洮河绿石”,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材产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用洮河之石制作的洮砚,发墨快、研墨细、不伤笔毫。洮砚之名贵除了石质优良和色彩绚丽的优点外,还由于砚形繁多,雕刻精细。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它石砚的独特风格。在所刻粗细得当的线条内填上黑色,这是洮砚不同于其它石砚的一大特点。
洮砚色泽雅丽,主要以绿色为主。有色深绿而带有水波状纹路的“绿漪石”;有 绿色纹路中夹杂着黄色痕迹的“黄标绿漪石”;有绿中带深色墨点的“澈墨点”;有色绿而带有朱砂点的“柳叶青”;还有一种色如红玫瑰的……在这诸多的桃石中,尤以“黄标绿漪石”最为名贵,古人曾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的赞咏。洮砚可以因材施艺、因色构图,雕琢成各种精致文雅,古香古色,独具一格的工艺品。其制做要经过下料、制坯、石刻等工序,所使用的工具有刀、锯、锤、铲、錾、铁笔、水沙等。洮砚品种上百,有圆、椭圆、正方、长方等各种形状。不但有仿宋代的“抄手砚”、“太史砚”、“兰亭砚”、“凤字砚”、“神斧砚”、“石渠砚”;仿明代的“十八罗汉砚”、“金钟砚”、“古鼎砚”、“古琴砚”;仿清代的 “黄标飞龙砚”、“清泉砚”、“孔雀砚”、“石鼓文砚”等,还有“二龙戏珠”、“龙凤朝阳”、“虎出山林”、“犀牛望月”、“挂角读书”、“牧童放牛”、 “喜鹊站梅”、“岁寒三友”、“八仙过海”、“青蛙戏水”、“鹿鹤松”、“龙钻云”、“马超龙雀”、“莫高窟石窟”、“嘉峪关雄姿”、“麦积山风貌”等。各种图案形,不论拟人状物、比鸟喻兽、类山临楼,均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绝伦的洮砚,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是国际市场上享誉极高的珍品。
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1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选料、下料、设计、制坯、开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洮砚雕刻技法分为两路。东路派以雕龙为主,主要是岷县的堡子、维新等地;西路派以雕花鸟为主,分布在岷县及周边地区。岷县堡子、维新的工匠熔两派技艺为一炉,享有盛名。洮砚雕刻技法还渗合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的篆刻技法。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是宝贵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实用器。一方好砚,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在国际古玩市场上,一方名砚的成交价高达数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真可谓“价胜金玉”。如果使用不当或疏于保养,就会使砚受到损伤甚至难以修复。因此砚的养护显得十分重要,怎样养护呢?根据砚的特点应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使用;砚的使用,主要是磨墨。明代杨升庵说:“新墨初用,有胶性并棱角,不可重磨,恐伤砚面”。使用新墨时,应在砚堂施水,轻轻地旋转墨锭,待墨经浸泡稍软后再逐渐加力磨墨。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置于磨床,不要泡在砚池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不可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研墨时,当用清水,不可用茶水、糖水、污水研墨。这些水质与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易发墨。若用热水研墨,则伤润损墨,切记避免。使用墨海或有盖的砚,如使用不当或未清洗而长期放置,就很容易使砚与盖粘合在一起,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可用力去掰或撬,以防损伤合口。应当用温清水润之,使水渗入盖沿缝隙直至渗透,而后轻轻转动使之分离。平时也当注意砚盖和砚堂之间的碰撞,防止砚堂边的瓷口边缘损坏。
在使用中不宜将劣质的墨汁倒入砚内,其种种化学成分很容易使砚受到损害。研墨时,可来回打转,也可前后平磨,切不可在一个地方锉磨,如此很容易时砚面受损划伤。
二、养护;首先是洗砚,砚使用后,应及时洗涤,不可留存蓄墨,以免因残墨乾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古人云:“宁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一日不洗砚”。用砚磨墨后必须用清水洗去砚上的积墨,将砚置于塑料盆或木盆内,用丝瓜瓤或莲房壳慢慢洗涤,洗去墨垢,又不伤砚,以皂角清水洗砚最佳。洗砚,绝对不能在瓷盆、金属盆、水泥盆、以及任何硬质的盆内。本人就因在瓷盆内冲洗,而将一老坑精品砚磕碰致残,至今依然心痛不已。最后将洗涤干净的砚取出风干,放于砚匣内,不宜用纸擦干。《砚笺》中早有记载:“凡砚池水不可干,每日宜清水养石润之,磨墨处不可贮水,用过则干之,久浸不发墨”。这就是说,养砚时应每日更换清水,时时让砚池保持湿润状态,而砚堂处不宜长时间浸水,以防久浸不发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锋”。
三、收藏;洮砚产于阴凉而水分充裕的环境,长年受湿气滋养,因此在近水潮湿的环境下保存最为理想,使砚石中多种矿物质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失湿润温津之气。将砚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在玩赏时,桌上宜铺毛毡,不可使砚接触金属或玻璃器物,更不可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如长期不使用,可涂擦无色纯植物油,或在砚上打蜡,用绵纸包裹后放在阴凉背光处。
时间在研磨中逝去,智慧的生命一截截缩短在砚中,这曾使得多少文弱的长衫书生坐在青灯下将岁月磨穿。今人养砚,多为藏砚。养一方石砚为伴,每当默守书屋,枯坐案前时,对砚如晤古人,虽不能有言语的交流,却能神游百年之外,于遥远处得到一个苍老的提醒。每每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握砚把玩,权当握住一段历史,且有一种旷远的回味。
洮砚的手工技艺,自古为封建土司衙门管辖,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友,传男不传女,对外严格保密。明清以来,需求量大增,雕刻技工增多,技艺有了新的改进。近年来,涌现了李茂棣、马义平、何林材、张彦、林荣生等数十名优秀的雕刻能手,技艺日精。工匠遍及岷县、卓尼、临潭各地。洮砚是定西文化的一张名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岷县洮砚厂特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代制九九归一砚,作为贺礼馈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作永久纪念。九九归一砚,精雕99条巨龙,象征着群龙聚首,万邦归心,开创了洮砚雕刻技艺的新纪元。
北宋·赵希鹄
洮砚名家点评
《洞天清禄集》: “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今有绿石名为洮者,多是澧石之表,或长沙山谷石,澧石润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砺耳。”
北宋·苏东坡
《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 “洗之砺、发金铁。 琢而泓,坚密泽。 岁丙寅,斗南北。 归予者,黄鲁直。”
北宋·晁补之
《赠戴嗣良》长诗:“东坡喜为出好砺,洮鸭绿石如坚铜。”“从公请砺归作砚,闻公尝谏求边功。”
北宋·黄庭坚
《豫章黄先生文集》有诗云: “久闻岷石(或作岷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以团茶、洮河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张文潜,赠君洮河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请书元祐开皇极,第八思齐访落诗。”
《以古诗谢王仲至惠洮河砺石、黄玉印材》: “洮砺发剑贯虹日, 印章不琢色烝粟。(或作蒸粟) 磨砻顽顿印此心, 佳人诗赠意坚密。 佳人鬓雕文字工, 藏书万卷胸次同。 日临天闲豢真龙, 新诗得意挟雷风。 我贫无句当二物, 看公倒海取明月。”
北宋·晁说之
洮砚名家点评
《晁以道砚铭》: “惟矩也有隅,惟深也有潴,策勋于文书。惟重也不反侧,惟温也文明之泽,君子以媲德。西在临洮,其所从来远矣!毁璞而求之,成圆器者鲜矣!藏器待时,勿急勿迟,勿抵勿坠,勿盗勿诲。”
北宋·张孝祥
《李周翰所藏洮石铭》: “出河西之结录,(疑为绿),荐中洲之隐君,盖未始用吾力也,不必发于硎,若夫抵节砺行,不见其颖,则所以表一世而无群者耶。”
北宋·张 耒
《以黄鲁直惠洮河绿石,作米壶砚诗》:“ 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虎地困沙砾,一日见宝来中州。 黄子文章妙天下,独驾八马森幢旒。 平生笔墨万金值,奇谋利翰盈箧收。 谁持此砚参几案,风澜近乎寒生秋。 抱持投我弃不惜,副以请诗帛加璧。 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 ”
北宋·米 芾
《砚史》 :“通远军觅石砚,石理涩可砺刃,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久则水波间有墨点,土人谓之‘湔墨’(湔作溅)。有紫石,甚奇妙,而考者与墨斗,而漫其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绿石上,自朝庭开熙河始为中国有。赤紫石色玫玉,为砚发墨过于绿者,而不匀净又有墨者,戎人以砺刀,而铁色光肥,亦可做砚而坚不发墨。”
北宋·晁无咎
洮砚名家点评
《砚林集》中有诗并铭: 洮河石贵双赵璧, 汉水鸭头如此色。 赠酬不鄙亦及我, 刻画无盐誉顷国。” 铭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
南宋·洪咨夔
《洗砚诗》:
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
一尘空水月,百念老霜风。
钝菊凄犹蕾,颠桃艳己丛。
干流千万变,谁实主鸿濛。
南宋·陆 游
洮砚名家点评
《剑南诗稿》中有诗句云: “玉屑名笺来濯锦, 风漪奇石出临洮。”. 诗后原注曰:“张季良寄洮砚,何元立寄蜀纸”。
南宋·范大成
《石湖嘲峡石》诗中有句云:“端溪紫琳腴,洮河绿沉色。”
金代·雷 渊
《洮石砚诗》: 缇囊深复有沧州, 文石春融翠欲流。 退笔成邱竟何益, 乘时直欲利吴钩。 [注] 作者雷渊,字希颜,金代浑源人,官至翰林修撰。缇,桔红色。
金代·元好问
《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 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鸊鹈能莹刀。 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 玄云肤寸天下偏,璧水直上文星高。 辞翰今谁江夏笔! 三钱无用试鸡毛。 题下原注曰:“砚有铭云: ‘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钜万,其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砚作璧水样。”
金代·冯延登
《洮石砚》: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
市场价值明朝“六砚斋主”官至太仆少卿,素有“博物君子”之称的李日华赋诗赞洮砚道,“佳砚一方千金难易”。由此可见当时洮砚在市场上的价值和地位。同样,这也是现今对洮砚进行全面测评所依据的一个重要标准。
1.经济价值。洮砚之贵重由来己久,在唐宋时期竟见学者,大家、宫廷贵族之间的馈赠。晃补之《砚林集》赞洮河石贵重,“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赠酬不鄙亦及我,刻画无盐誉顷国。”说明洮砚在当时可与和氏璧媲美。即使到了当代,市面上洮砚的价格也要比其他几种名砚高一些,洮砚一等品的价格几乎卖到了端砚极品的价格,而且价格逐年见涨。洮砚有老砚新砚之分,价格自然也有不同。就是今天新产的砚,价格也不菲。一方“古币砚”,创意构思巧妙,雕刻有自商代到清代各个朝代使用过的古钱币,有贝币、刀币、元宝等,颜色为鸭头绿,石料等级为上等,价格在2万元左右。2000年甘肃砚工又制作了《东方醒狮》砚,在北京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欢迎。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故宫博物院等权威单位给予2000万元评估价并授予国宝级光荣称号。
2.收藏价值。洮河绿石矿藏量经千年开采,本已稀少,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又由于甘肃省“引洮工程”正上马,建成之时,将是洮砚石材被水淹没之际。因此,“物以稀为贵”,市面上洮砚的价格要比其他几种名砚高一些,洮砚一等品的价格几乎卖到了端砚极品的价格,而且价格逐年见涨。许多收藏爱好者和书画大家都认为,洮砚的收藏价值远高于使用价值。
自唐代中叶起,洮砚一直成为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以及收藏家争觅之宝物。许多收藏爱好者和书画大家都认为,洮砚的收藏价值远高于使用价值。洮砚的艺术收藏价值体现在石质和雕琢两个方面,极品砚多为因石势构思、趁石质精雕,浑然天成。收藏性洮砚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珍爱,亦被收藏家视为珍品;更为馈赠之高级礼品;也作为传家之宝。能得一砚,堪值自豪。近年来,洮砚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临洮有了规模生产,在继承传统中大胆创新,大大提高了观赏性与实用性,成为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的珍爱之物。
3.实用功效。洮砚,毋庸置疑具有砚台的所有功用,是文房四宝中的楚翘。经研究发现洮砚具有发墨快而不损毫,保湿利笔。书写流利的优点。洮砚石质坚细莹润,结构紧密。砚材颗粒极细,粒径在0.0l毫米以下。颗粒与粉尘粒径分界点为0.07毫米,所以洮砚颗粒比一般粉尘还细小。洮砚石料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洮砚发墨快,墨汁细,而且墨质佳,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洮砚砚材水份充沛,莹润细腻,手感滑腻,故以虽经酷暑而墨不干之盛誉称雄于诸砚材。它保湿利笔,纹理如丝,墨贮于砚中,冠盖成珠,月余不涸,亦不变质。加之洮石贮水不耗,严寒不冻,湿不留笔i滑不拒墨,书画装裱不走形。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