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万源学校

学校创建于1934年,地处万源市南大门城乡结合部,襄渝复线和汉渝公路横贯其中,交通便捷。2001年因国家政策调动,原万源市青花镇中心小学校和原达州青花钢铁总厂技校、青花钢铁总厂子弟校、青花钢铁总厂幼儿园“三校一园”合并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共为一体的“二部一园”办学格局。

目录

学校一角学校一角
  该校占地面积13951平方米,有15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容纳300余人的标准化学生宿舍,图书室、电教室、理化实验室等设施设备配备齐全,校园广播网、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系统完善。

学校现有学生近1600人,31个教学班,教职工74人。

师资力量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28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达州市级先进工作者5人,达州市骨干教师4人,万源市级骨干教师17人。

教学理念

  引领学校阔步向前发展学校在“不断地发展人,不懈地完善人,全面地提高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建立了一支团结、勤政、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培养大局观念,从而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加强工会、教代会党支部对行政工作的评议、考核、增强内部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管理制度

  打造精品团队求实效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败关键。

为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学校组织开展“树师德、铸师魂、立师表”建设活动,通过、讨论、讨论观摩等一系列活动,净化教师心灵,纯洁教师队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部门的《工作量化考核条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施民主化量化管理。

师资力量

学校情况学校建设
  实施青年教师“成才计划”机制,学校根据每位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志愿,要求青年教师与该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然后由师徒与学校签订《成才目标书》,通过“拜师指导、勤学自律”的相互帮助,使该校青年教师本科学历达标为95%,有2人考上了国家公务员,21名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5人走上了行政领导工作岗位,40余人在万源市的赛课、说课、演讲比赛中获奖,在各级各类刑物上发表教学认文经验文章100余篇。

同时,学校为老师所想,急教师之需,千方百计为教职工解决工作住房,改善办公条件,实施分部工作管理等方面,为老师营造了一个“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温馨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教师,有了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

教学成果

1集体活动
 学校承担的达州市教育课题2个,其中《农村德育教育实施途径探究》已经结题荣获市级三等奖。科技作品

足球比赛足球比赛
  素质教育和文化活动是助推器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成才是学校新课改的重要组成。

按照学校“三支(模范班长、榜样生、学习标兵)学生队伍”建设要求和“六认真”常规督导检查,逐步形成了“抓后进生,推进中等生、提升优秀生”的学生成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学生的“德、能、勤、绩”的表现情况,实行一年一度的“模范班长”,“榜样生”、“学习标兵”评选活动,并记入该生的“成长记录袋”,并建立荣誉档案。

坚持“三支学生队伍”述职报告,事迹演讲活动的制度,形成了资源共享,在全校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通过为三支学生队伍搭建成长平台,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近年来学校共培养模范班长30余人,学习标兵125人,榜样生156人。学校依托三支学生队伍的示范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在万源市同类学校名列前茅。

学校情怀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学生
  学校有在校学生1691人,其中留守学生875人,占全校学生数51.7%。留守学生的健康、学习、成长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该校想尽一切办法关爱留守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建立了“留守学生”管理档案,方便家庭与学校的。完善“留守学生”记录袋,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和情感变化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等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掌握“留守”守的身心发展动态。

在共青团万源市委的帮助下,建立了“留守学生之家”,让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观看电视新闻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内容丰富的图书,利用网络视频、亲情电话与父母交流、谈心等,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他们的心灵,同时也缩短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学校专门为留守学生开展了“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与青花派出所一起,共同开展了致“处出务工家长的一封信”,“培训代理家长”等活动,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留守学生,使他们享受到社会大家庭带来的温暖。

学校和社会全方位的关爱,让留守学生有了课余学习、游戏、活动的爱心小屋和心录家园,留守学生的学习、品行、感情、心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有的同学成为了班委工作的骨干、学校学习上的标兵;

有的同学美术作品,新闻稿件、作文被一些报刊采用;有的同学参加各类比赛获奖等,他们一个个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小主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达州市文明单位”、“达州市示范中心校”、“万源市卫生先进单位”、“优秀党组织”、“万源市平安校园” 、“十佳少先队组织”、“达州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十佳青年文明号”、“十佳团组织”连续6年获“万源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达州市优秀小记者站”、“达州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30余项殊荣。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平昌县响滩镇初级中学    下一篇 那曲拉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