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笔画
目录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古代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安徽“火笔画”通过作画工具的革新命名、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立的流派。解放前,“火笔画”主要以家族传承、民间作坊和平民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形态生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火笔画”工艺美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品自1956年开始出口,远销东南亚、北美及西欧各国。
河东区汤河镇许洪刚,1992年退伍后,发挥油画、国画特长,专供火笔画,相继创作了《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弥勒佛》等系列作品,近年来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奖,2006年,许洪刚被评为临沂市十大民间艺人,同年6月在山东国际文博会获大奖,2008年被临沂市文化局评为十大民间剪纸艺术大师。
刘凯,1938年生。系著名工艺大师刘祝华之长子,字云里,画号梦如、赤墨,省书画研究会会员。
刘凯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火笔画技艺,曾任合肥民间工艺厂厂长。他自幼受父亲熏陶,并自学中国画。其代表作有:《和平之春》(鸽子和春花),参加1958年“合肥市青年画展”并获奖;《海岛风光》(海上风景),参加1974年“安徽省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苏州虎丘》(园林风景),参加1981年“安徽省工艺美术作品展览”;《杭州六和塔》(园林风景),参加1981年“安徽省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玉兰八哥》(花鸟),先后在《世界知识画报美术专辑》、《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上署文刊载;《山水》(山水亭台、书画并举),发表于《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黄山之恋》(国画黄山),发表的中国画报社《走向世界的中国》“专家学者篇”。
刘凯的作品在《世界知识画报美术专辑》、《中国美术作品选集》、《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精品集》、《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均有收藏,其传略录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省、市电视台均为其制作过个人艺术专题片并播放。《新安晚报》、《合肥晚报》等均有其个人专访报道。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火笔画”,保护单位合肥市文化馆通过保存完整的火笔画及其传人的文字、音像资料,并通过开展学术研究、专家研讨确保火笔画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建立市级民族民间工艺保护中心,其中设立“火笔画展室”,培养掌握火笔画技艺的后备人才,实现对火笔画传统技艺以及工艺流程的完整保护;通过政府资助或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对传统火笔画技艺和产品的开发、利用,打造“安徽火笔画”特色品牌。
刘凯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各级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有效保护传承人及项目。
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为代表的安徽“火笔画”通过作画工具的革新命名、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自的流派。
安徽“火笔画”的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盈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解放前,"火笔画"主要以家族传承、民间作坊和平民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形态生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火笔画"工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制品自1956年开始出口,远销东南亚、北美及西欧各国。
近40年来,随着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方式的运用,"火笔画"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艺制作流程和20余万件制品的生产规模。刘祝华、刘凯及其弟子等工艺传人们的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