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烈士陵园
目录
麻城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城区陵园路75号,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距离武汉市80多公里,公路里程110公里左右。
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纪念碑、纪念广场。在纪念广场两侧的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李硕勋烈士纪念广场和将军阁和红枫亭;王树声纪念馆、王树声大将墓等;还有烈士纪念塑像,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麻城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于1979年建成,是一座仿古式的建筑。纪念馆的展厅依次分为序厅、红色土地、英烈忠魂、群星璀璨、将军风采、崛起的麻城六个部分,以幻影成像、追光拟配音、三通道弧幕等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用文字、照片、图片和文物等展现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麻城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和建设新麻城的艰辛历程;其中收录了76位烈士、44位麻城籍将军(新时期8位)、86位英模等代表人物的资料。
序厅展陈的是以大别山群峰为背景的从麻城走出的共和国将军群体塑像。红色土地和英烈忠魂部分,展陈的是历次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麻城籍著名烈士和英模的事迹。群星璀璨部分,展陈的是“两弹一星”功勋彭桓武和麻城籍已故的省军级老首长的不平凡业绩。将军风采部分,展陈的是从麻城走出的开国将军和新时期的将军。崛起的麻城部分,通过三通道弧幕播放的《崛起的麻城》专题片展现了生态麻城、红色麻城、生机麻城和希望麻城。
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即以武汉中学为基地,向在武汉读书的学子们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麻城农民运动轰轰烈烈,闻名全省。大革命失败后,麻城县委与黄安县委一道,领导两县农军英勇地进行了“九月秋收暴动”,紧接着又胜利地举行了“黄麻起义”。以黄麻起义为起点,星火燎原大别山,红旗插遍鄂豫皖,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人口350万,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
王树声纪念馆是为纪念“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共和国开国大将王树声同志而建造的仿古庭院式纪念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于2007年建成。纪念馆展厅依次分为序厅、青少年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时期七个部分,以文字、图片、照片、油画、声光电、文物等多种展现手法,展示了王树声大将从一个农村山区小学教师成长为共和国大将的革命历程。序厅展陈的是一尊王树声大将的半身青铜塑像,塑像背景墙上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王树声是大别山的英雄战士。纪念馆内还展陈有王树声大将生前所配专车(一汽1968款红旗牌轿车)。
李硕勋烈士纪念广场上建有李硕勋烈士的白色全身立像。红色的石质底座上面,还刻有邓小平题写的“李硕勋烈士永垂不朽”。
李硕勋烈士,又名李陶,湖北麻城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高县。 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王树声大将的墓地掩映在鲜花绿草丛中。
王树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05年生,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
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麻城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全境有13.7万多人死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中,煅造出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等44位共和国将军和126位开国省军级高官。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10个红军中就有1个是麻城人。
门票价格:免票 (讲解费自理)
开放时间:8:00—20:30
最佳游览时间:秋季
到达方式:公交-麻城市区乘坐4路中巴可到。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