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月球软着陆器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

目录

奔月“嫦娥”·前奏

“嫦娥一号”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在昨晚高交会国防科工委展厅的“嫦娥一号”展台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介绍了“嫦娥一号”发射的准备工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设计“嫦娥一号”平台和通讯的工程师高放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平台源自东方红三号卫星,卫星箱体设计也基本相同。据透露,“嫦娥”为2.22米×1.72米×2.2米的六面立方体。加上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最大跨度可以达到18米,约有两个房子的长度。而他的“前辈”东方红三号卫星设计于1997年,2.3吨重,设计寿命为8年。

据高放介绍,“嫦娥一号”卫星本次的任务主要有三个:一是探测月球三维全息图像;二是探测月球资源成分、密度,和进行物质光谱分析;三是探测地球到月球之间的空间环境,为以后的登月载人飞船打下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面巡视探测器课题组负责人贾阳说,“嫦娥一号”卫星走的是月球极地轨道,能把月球的每个角落都拍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上个月日本发射的卫星更为先进。在月球车的设计上,中国的技术也不亚于前苏联,中国的探月车使用的是双目的数字图像识别系统,而前苏联当时还需要把图像传回,靠人眼去识别。

中国航天将分为三步走

中国以前发射的都是绕地球卫星,如“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将向更远空间迈进了一大步。

贾阳说,2013年,中国将向月球发射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在着陆区附近进行现场探测,主要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

据介绍,中国的航天将分三步走,目前“嫦娥一号”绕月极地轨道运行是第一步,“嫦娥一号”装有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能把月球的成分、空间的环境数据收集回来,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第二步是通过载人航天飞船把人送上去;第三步是走进太空阶段,实现人类登陆其它星球的计划。

民用领域应用意义重要

“嫦娥”探测可应用到民用领域,如采集月球的岩石、土壤、气体样品,如氚、氘等元素,而且,在“失重”和“无重”状态对育种的领域有重要意义。

月球上已知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在月球表面厚厚的尘土里,蕴藏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氦3。它在地球上十分罕见,是可供核聚变的主要原料之一。据估算,月球上有300万——500万吨的氦3储量,能够支持地球7000年的需电量。

中国2017年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

2004年1月,中国政府决定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在探月阶段中,又分为“绕、落、回”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是在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整体和综合性的探测,以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特性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2012年前后将实施二期工程,主要实现在月球的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的数据资料。2017年前后实施三期工程,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在采集月球土壤和岩石的样本后,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

从载人航天到载人登月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国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比如说宇航员的出舱、飞船的对接、大推力火箭的研制等,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中国现在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是只有单程票,还没有能力保证能够回来。因此,在载人登月以前,实施针对月球的前期探测是很有必要的。

2024年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的返回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计划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在实现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的一个时期,中国才会有在月球建设基地的打算。

“嫦娥工程”也是一项开放的工程,中国欢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开展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取得的科学数据的研究。我们相信,中国的探月活动,不仅将对中国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技术的突破与进步、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新的机遇,也将为地球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枣北牛    下一篇 邵志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