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紫苏子

紫苏子,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果实。紫苏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野紫苏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台湾等地。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目录

果实。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效

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主治

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相关配伍

1、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2、治冷气心腹痛,妨胀不能下食:紫苏子一合(微炒),桂心末二钱。捣碎紫苏子,以水二大盏,绞滤取汁,入米二合,煮粥候热,入桂末食之。(《圣惠方》)

3、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4、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肺虚咳喘,脾虚便溏者禁服。

1、《医学入门·本草》:“脾胃气虚常泄者禁用。”

2、《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二、炮制方法

1、紫苏子:《圣济总录》:“拣令净,水洗过,放干。”《全生指迷方》:“去皮,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炒紫苏子:《圣惠方》:“微炒。”《疮疡全书》:“去泥,微炒,研末。”《本草述》:“炒香。”现行,取净紫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爆裂声逸出香气时,取出放晾。

3、蜜紫苏子:《校正集验背疽方》:“蜜炙微炒。”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紫苏子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晾。每紫苏子100kg,用炼蜜10kg。蜜炙紫苏子偏于润肺止咳。

4、紫苏子霜:《吴鞠通医案》:“霜。”现行,取净紫苏子炒至曝裂,取出碾碎,用洁布或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至油几净,手捏松散成粉,取出研细。紫苏子霜用于脾虚患者。

形态特征

1、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皱紫苏、红苏、黑苏、白紫苏、香苏、臭苏、苏麻。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下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2、野紫苏:又名野生紫苏、尖紫苏、臭草、野香、青叶紫苏、苏麻,白丝草、红香师草、蚊草、野猪疏。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1、紫苏: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2、野紫苏:生于山地、路旁、村边或荒地,亦有栽培。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

一、药材性状

1、紫苏子: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2、野紫苏子:略小,直径0.6-1.5mm,少数达2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黄色石细胞层。

以粒大饱满、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1、紫苏子:参见“药材性状”项。

2、炒紫苏子:形如紫苏子,外表灰褐色,有细小爆裂口,具焦香气。蜜紫苏子外表深棕色,有细裂口,具蜜香气,味微甜。

3、紫苏子霜:为灰白色的粗粉末,气微香。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其他作用:提高学习能力。

3、毒性:可导致非典型间质性肺炎,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现代应用

1、治疗顽固性咳嗽。

2、治疗肠道蛔虫病。

相关论述

论紫苏子与叶、梗的功效区别:①李时珍:“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纲目》)②刘若金:“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本草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危地马拉天坑    下一篇 张岩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