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辫戏
早在明清时期,博爱县下期城村就流行一种民间小调,称为哼小车,配合秧歌、旱船演出,参与者较多,节庆庙会等社火活动经常演出,非常热闹,这是形成大辫戏的主要因素。大辫戏形成以后在当时很有影响,聘请者甚多,演出形式灵活,有钱人家娶妻、生子、过生日也纷纷请去唱堂戏(人称围鼓圈戏)。一条大辫甩遍怀川大地,唱响沁河两岸,大辫戏在怀川大地牢牢地扎下了根。
目录
大辫戏形成于清末至民国初年,流行于旧怀庆府一带,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大辫戏有别于现在的越调,它是越调的前身,著名越调大师申凤梅最早也是学唱大辫戏的,后将大辫戏改革成现在的越调。大辫戏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由民间流传的一种高腔曲调演变而来的,唱腔婉转,吐字轻巧,拖腔圆润,本嗓真音,唱念具有明显的怀川韵味,富有较强的渲染力。戏剧舞蹈动作也是采纳秧歌、旱船、火轿等基本动作,并吸纳京剧、怀梆等剧种的武蹈动作,自成一体,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逐渐形成一种地方戏曲,俗称怀越调。
解放后,大辫戏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博爱县文化馆多次派人帮助指导,发展青年人参加,使老艺人的技艺得以传承,使大辫戏保存了下来。2008年,博爱县文化局和下期城村委组织老艺人座谈,成立大辫戏保护组织,确立保护措施,搜集整理老剧目,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购置了部分服装、道具、幕布、灯光、音响等设备,恢复了剧团活动。
2009年3月,下期城村大辫戏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