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是一种浙江省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小歌舞,起源于湖州市德清县,是当地劳动人民在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的演出活动还延伸至杭、嘉、湖、沪各地。这种传统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据说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保存了十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于研究蚕桑丝绸民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文化遗产名称:扫蚕花地

所属地区: 浙江 · 湖州 · 德清县

遗产编号:Ⅹ-95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7

申报人/申报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遗产级别: 国家级(第二批)

简介

“扫蚕花地”是一种以歌舞表演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俗事象,主要流传在德清一带。后世流变而成为歌舞。通常由一女子化装边唱边舞,边上有人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并表演着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

扫蚕花地主要流传在德清一带。旧时当地蚕衣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半职业或半业余的艺人到自己家中举行扫蚕花地仪式。通常由一女子作歌舞表演,并有人在边上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舞蹈表演扫地、糊窗、采叶、喂蚕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这种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据说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因而保存了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研究蚕桑丝绸民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每年寒食清明,蚕乡家家清扫蚕房,清除尘埃和垃圾,准备“关蚕房门”,开始一年的蚕桑生产。这时就要请民间艺人来蚕房表演“扫蚕花地”,以清除一切灾难晦气,祈求吉利和蚕桑丰收。然后贴上聚宝盆等剪纸,方能“关蚕房门”。

历史溯源

扫蚕花地起源于德清县的《扫蚕花地》,是广泛流传于湖嘉蚕区的蚕俗之一。

德清县是杭嘉湖地区蚕桑主产区之一,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德清县的民俗活动,“讨蚕花”、“抢蚕花”、“串蚕花”等,大多与蚕桑活动有关。

“扫蚕花地”也是这些民俗活动之一。在清末年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繁荣时期,“扫蚕花地”大都在春节期间和清明前后表演,演出场合是乡、村举行的“马鸣王菩萨”庙会上,它在巡行队伍中很突出。

“扫蚕花地”的形成,老艺人们传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调查统计,德清县当时“扫蚕花地”就有七种不同曲调,四种不同风格的表演,知名艺人达二十多人。可见那时“扫蚕花地”已相当繁荣,艺术上也较成熟了。

艺术特点

每年“关蚕房门”生产前,当地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到自己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后来在艺人长期不断实践中,扫蚕花地逐渐具有了艺术性和舞蹈性。

表演形式

“扫蚕花地”表演形式多样,以单人小歌舞为主,由女性表演,另有一个敲小锣小鼓伴奏;以后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它的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劳动的情景。表演者头戴“蚕花”,身穿红裙红袄,高兴地铺着红绸的蚕匾登场亮相,象征着蚕花娘娘给人们送来了吉祥的蚕花。然后,表演者载歌载舞,做着“糊窗”、“采叶”、“喂蚕”、“做缫”等各种动作,模拟养蚕劳动,语言充满了浓郁的吴方言特色。

“扫蚕花地”艺人有半职业和业余两种,半职业艺人过去以穷苦农民为多,他们务农尚不能温饱,靠演“扫蚕花地”补充收入。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或三、四人搭班划一条小船,在农历十一月开始外出,到清明后回家。每到一个村庄,就挨家挨户去农民家里演出,农民也乐意请他们到家中表演,传承至今仍受欢迎。业余的演出则带有极大的自娱性,队伍全由四乡农民自愿组成。

风格特征

“扫蚕花地”的风格特征,体现了江南妇女长期在蚕房劳动所形成的娴静、端庄、温柔的性格及干净利落的劳动习惯。其音调古朴,旋律优美,是杭嘉湖蚕乡最具特色的民歌之一。舞蹈的基本动律“稳而不沉,轻而不飘”,可以用一个“端”字来归纳,较好地表现了江南水乡蚕花娘子的端庄、细腻、轻巧的性格。舞蹈的道具、服装特色鲜明,铺着红绸的小蚕匾以及作头饰和道具用的白鹅毛,是蚕乡特有的生产工具;表演者的头上、扫帚、蚕匾上插的蚕花,与“西施给蚕娘赠蚕花”的传说,以及“蚕花会”、“轧蚕花”等习俗相联系,再是表演者所穿的红裙红袄,这些都是蚕乡人民心目中最吉祥的事与物,因此,“扫蚕花地”的演出特别受到蚕农的欢迎。

艺术现状

扫蚕花地于2006年8月进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5月又被浙江省文化厅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作为浙江省的“蚕生产文化习俗”中的一个子项目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艺术传人

徐亚乐

随着生活生产的变迁,“扫蚕花地”已不复当初的繁荣,但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作为一种民俗、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

“扫蚕花地”能从歌词、曲子到舞蹈动作得到全面而完整的记录保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徐亚乐功不可没。

徐亚乐接触“扫蚕花地”是在1983年,当时她是县文化馆干部。当年全国开展的民族民间舞蹈调查,是一次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抢救。

“扫蚕花地”也被列入此次调查。徐亚乐陪同省里的文化干部何老师,对能够进行“扫蚕花地”表演的德清民间艺人进行了全面走访,这其中有童金荣、周金囡、郁云福、张林高等人。整理对比中,徐亚乐认为,琴书艺人杨筱天的“扫蚕花地”是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

当时已八十多岁高龄的杨筱天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徐亚乐和何老师一起,一边观看杨筱天的表演,一边对“扫蚕花地”的歌词、曲子、舞蹈动作进行详尽的记录。因为当时严谨而细致的工作,才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完整的书面材料,“扫蚕花地”也得以先后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华舞蹈志》等,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德清县是扫蚕花地民俗源头的地位。

那次挖掘和抢救,也让徐亚乐与蚕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对“扫蚕花地”的深入了解,徐亚乐从“扫蚕花地”里吸收艺术营养,融入时代元素,创作了许多有关蚕文化的舞蹈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1988年创编了《桑园情》,用虚拟手法抒发了蚕妇对蚕桑事业的热爱,参加省第二届音舞节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1990年创作的《蚕娘》参加省第三届音舞节,获创作奖;2001年创作的《叶球灯》获浙江省首届广场灯彩舞蹈金奖;所创作的《蚕花祭》获南太湖第二届音舞节二等奖。

杨筱天

滩簧著名艺人杨筱天(1913-1984)是“扫蚕花地”的重要传人。他13岁即向老艺人福囡学习“扫蚕花地”,在传承的基础上,杨筱天的“扫蚕花地”还吸收了丰富的戏曲表演手法。音乐在原只有一面小锣小鼓伴奏的基础上,发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伴奏。1958年据“扫蚕花地”改编的《蚕桑舞》还参加了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创作、演出奖,并被拍成记录片《德清蚕桑》。

娄金莲

现今已经68 岁的娄金莲老人,仍能极富感染力地演唱和表演“扫蚕花地”。

娄金莲是钟管镇东舍墩人。9岁时,当地一个业余剧团招收演员,许多人作了充分准备前去应试,娄金莲是去看热闹的,却被意外地招收了。从此她在剧团演起了“小牛郎”、“武大郎”等角色。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年代,娄金莲所在剧团为了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节目,想到了德清民间歌舞——“扫蚕花地”。

剧团采访了一些民间老太太后,把“扫蚕花地”推上舞台。娄金莲被“扫蚕花地”的歌曲曲调和舞蹈动作深深吸引。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它,而且要比别人演唱得更好。渐渐地,她演唱的“扫蚕花地”被人赏识。15岁那年,她又拜德清民间老艺人杨筱天为师。当年,杨筱天表演的“扫蚕花地”自成一派,动作细腻端庄,唱腔优美圆润,广受好评。从此,娄金莲的演唱上了新台阶。

正当娄金莲带着“扫蚕花地”参加各种演出并频频获奖时,“文革”开始了。“扫蚕花地”成了“封资修”的毒草,被迫停演,剧团也解散。文革期间,娄金莲虽然没有机会演出“扫蚕花地”了,但是,她在自己家中的蚕室里常常轻轻地哼唱,每当这时,她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1980年前后,娄金莲带着“扫蚕花地”再次走上了舞台。自娄金莲接触“扫蚕花地”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她见证了这段民间歌舞的发展与传承。

在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徐亚乐和娄金莲一起合作,徐亚乐根据记录加以补充和指导,娄金莲表演,《扫蚕花地》被记录在光盘中永久保存。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查干淖尔冬捕    下一篇 洪洞走亲习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