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钱思亮

钱思亮(1908年1月9日——1983年9月15日),男,字惠畴,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出生于河南新野县。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论著有《立体化学研究》、《有机质在无体分析之应用》等。钱思亮长期在大学执教并担任教学行政工作,对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尤其对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担任台湾“中研院”院长多年,推动了台湾地区诸多新兴领域研究机构的建立和扩展,为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儿子是素有“外交才子”的钱复。他的小学在北京和天津就读,1921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1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钱思亮同吴大猷、张兹(钱思亮的内兄)一起赴美留学,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攻读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目录

1908年1月9日,出生于

钱思亮早期著有学术论文“立体化学研究”、“酚类化合物之杀菌能力与其结构的关系”、“有机质在无机分析中之应用”等多篇,散见于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中,未能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他的主要成果在于人才的培养方面。他的品德和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有不少可以为后人称道之处。他为人谦恭宽厚、律己甚严、清廉自守、克己奉公,在化学界和台湾学术界享有盛誉。

人物履历

1907年1月9日 出生于河南新野(淅川)。

1927—1931年 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1931—1934年 就读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化学系,193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4—194年 先后任

长期在大学执教并担任教学行政工作。对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尤其是后来对

为纪念钱思亮对“中央研究院”多年来的业绩,“中央研究院”将该院化学研究所新建的一幢大楼命名为“钱思亮馆”。

在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前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诞辰九十九周年之际,台大十五日以学术演讲会的形式纪念这位已故的前任校长。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诒春    下一篇 面包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