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中学
目录
江西省立南昌第一中学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省会书院改组为江西大学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江西高等学堂。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40余亩,分为松柏校区和朝阳校区;有教学班级60个,学生3000余人。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数字化校园网、一体机教学系统、后勤IC管理服务系统;400M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体育馆,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及探究室,建有艺术楼、通用技术教室和互动录播室。
截至2007年4月,学校建设了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建有9个微机室、3个语音室、2个校园网络中心、44个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现代化舞蹈练功房、大型多功能会议中心等现代化教育教学及办公设施,所有高中教室全部完成多媒体建设。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职工254人,其中中学
截至2013年3月,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江西省首届中小学教学科研先进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和谐校园、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先进单位、江西省工人先锋号单位、南昌市首批名校、南昌市平安单位、南昌市花园式学校、南昌市汉语言文字示范校、南昌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南昌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南昌市职工代表大会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南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教育科研品牌学校。2012年省普通高中评估优秀学校、市“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先进单位。
校徽
以汉字的“1中”和一中拼音的首字母“YZ”组合变形而成,既融合了汉字与字母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母语文字特性,又使人一目了然,易于辨识。“1中”图样中,“中”字中“口”变形为一跑道形椭圆,象征校园建设特征,“1”字与“Y”有机结合,避免了徽识的呆板和复杂。“Y”“z”以阳阴两种形式组合,既丰富了徽识的表现形式,也蕴含了阴阳和谐、全面发展之意。“Y”形上部变形为丫形,与“1”字组合,象小苗初长状,象征基础教育培育人才的特征。而丫形中,形成一长一短如雄鹰展翅形态,更象征学校培育的学生如鲲鹏搏翼、鹏程万里。
整个徽识图案配以绿色,象征教育这个绿色产业的纯净和蓬勃生机,体现教育的基本特色。徽识背景配以红色,象征教育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长发展的。徽识周围以学校中英文字样环绕,既使校徽“圆满完整”,也凸现了“中国学校,外语特色”的教育特色。
校训
勤朴严实,开拓创新
一中精神
革命、爱国、科学、自强
校歌
词:人宙 曲:颂今
巍巍一中,源远流长,百年树人,满园风光。
巍巍一中,桃李芬芳,英才辈出,成就辉煌。
俊美的滕王阁下,我们谱写智慧的华章,
奔腾的赣江岸边,我们荡起理想的激浪。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用青春拥抱新世纪的太阳,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用青春拥抱新世纪的太阳!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南昌市第一中学学生联合会、演讲与口才社、广播站、羽毛球联合社、科技创新社、美术社、街舞社、音乐社、国学社、二次元社等社团。举办的活动有社团文化节、校园歌手大赛、义卖等。
江西最早的革命团体“改造社”在南昌一中发起组建;袁玉冰、黄道、张朝燮、刘和珍等烈士和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从这所学校走上为社会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革命道路。
南昌一中走出了二十一位中外院士。他们是中国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先骕、吴有训,中国科学院院士盛彤笙、黄家驷、刘高联、杨叔子、邓从豪、徐采栋、游效曾、熊大闰、吴式枢、吴有训、林皋、徐性初、阳含熙、朱中梁、张弥曼,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1AA)院士贺其治、法国航空航天科学院通讯院士孟景非、俄罗斯水利科学院院士赵业安等。
南昌一中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涂序彦、320厂650所科技委主任刘英卫、江西科学院名誉院长廖延雄等,为我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著名画家刘勃舒、傅抱石,著名音乐艺术家辛沪光,著名音乐理论家肖鉴铮,以及游国恩、王易(王晓湘)、汪国垣(汪辟疆)、汪国镇(汪君毅)、熊公哲、顾祖荫、余心乐、罗元谐、黄正中、雷世懋等著名人物也都曾在南昌一中学习或工作过。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