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目录
牙舟陶器产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相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平塘县志记载:牙舟陶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由于牙舟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加上布依族丰厚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舟陶技艺。
到了清朝末期,牙舟陶已具相当规模,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期,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这时候,小小的牙舟镇,就有100多家制陶的小作坊。
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的牙舟陶,造型古朴敦厚、光泽莹润。早在100多年前,牙舟精美小型的陶器如玩具、烟斗、祭器等已远销东南亚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平塘县成立了“牙舟陶器生产合作社”,将制陶业全部集中于牙舟镇内,牙舟陶这一古老工艺获得了新生和发展。1959年10月,贵州向北京赠送牙舟陶礼品花瓶、茶碗等10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牙舟陶器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的代表作品,被选送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工艺美展”及“全国陶瓷展览”。
1974年到1984年间,牙舟陶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展出、订购等形式与美、英、法、加、澳、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交往。许多精美之作在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际展览会上亮相,并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牙舟陶“鸡纹双耳罐”获得金质奖章。
在近、现代史上,牙舟陶器以造型古朴敦厚着称,工艺精湛,造型形象逼真生动,千姿百态,神韵别致,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被列入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牙舟陶器的烧制技艺”入选“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已经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
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牙舟陶器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牙舟陶器仍然保持着原始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风格以古朴敦厚着称。牙舟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再烧制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纹理(俗称窑变)。
牙舟陶工艺精湛,以造型古朴敦厚着称,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牙舟陶属自然龟裂的玻璃釉型工艺,主要分为餐具、用具和玩具3大类。其中,杯、盘、壶、虎、牛、狗、马等可供家庭摆设、装饰用,又称美术陶。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已经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牙舟陶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在设计上选择蜡染、刺绣、桃花图案,以浮雕的手法体现,富于装饰性,凡鱼、兽、虫、鸟等玩具,色彩自然,玲珑剔透。时至今日,牙舟还以古老的轮制法制作,并沿袭着以龙窑烧制的传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牙舟陶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的代表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展出。1978年在北京“全国第二次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把牙舟陶誉为“全国工艺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经44个国家一千多名代表推荐,“鸡纹双耳罐”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获轻工部发给优秀作品证书及金质奖章;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中,“方纹奶罐”产品又获轻工业部优秀作品奖;1985年、1986年,“鸡纹双耳罐”和“方纹奶罐”分别获国际旅游奖、轻工部百花奖和贵州省“黄果杯”奖;2006年获“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三等奖等;2008年“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十大名陶之一,所产双鱼罐、孔雀插屏、瓶、碗、笔筒、台灯、壶、盘等,多次出国参加展出。
牙舟陶器原产地在平塘县牙舟镇。
平塘县属云贵高原山区,隶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牙舟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6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0′40″,北纬25°52′0″,海拔高度1000米,面积24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13.71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5.23平方公里,坝地面积2.76平方公里。
牙舟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较为分明,光照资源丰富,是牙舟陶瓷制作理想的气候,保证一年四季都有阳光照射,有利于陶坯自然干燥。牙舟镇盛产陶土,“白胶泥”地质储量647万吨,“紫陶泥”地质储量2250万吨,为制陶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当地出产的“土子”(一种铁矿石)是釉的着色剂,而柴灰则是基础釉的原料。
牙舟镇还是平塘县的几个布依族世代聚居的区域之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为制陶艺术地域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文化环境。
牙舟陶工艺主要分布在平塘县牙舟镇及周边的高寨、小寨、新寨、冗平和抵楼(长寨),鼎盛时期有龙窑48条,100多户从事制陶业。
合作化后制陶业全部集中到牙舟镇内,有高寨、小坝窑、瓦寨窑、大卫窑等5条龙窑、大跃进时期又增加新窑、窝凼窑、大卫新窑共有龙窑8条。
目前在牙舟镇仅存小窑2条,从事制陶业的人家不足20户。
据史书记载:布依族先祖属“百越部落集团”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原居东南沿海一带,泰国攻占越地后,部份越人经红水河进入今贵州境内,并分散到各地定居,现居住在牙舟镇的布依族当是后代,布依族是水边的民族,以龙、蛇、鱼、虾、蟹等水生物和水鸟为崇拜物,一些传统的牙舟陶产品体现了这种图腾意识,如“人物动物笔插”的造型就是一个弄蛇的布依族女子,“盘龙油灯”、“双龙香炉”、“蟹篓篮”、“鱼形口笛”、“蟹形玩具”都是以水生物为题材的作品。
据平塘县志记载:“牙舟陶始于明洪武16年”明初,为了进攻云南残余的元朝势力,大量屯军进住贵州,后来屯军与地人通婚,渐融入当地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从汉族地区传入的。由于当地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加上布依族丰厚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舟陶技艺。
到清末,牙舟陶已具相当规模,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期,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川、滇、黔、湘、桂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
解放后成立了“牙舟陶器生产合作社”,将制陶业全部集中于牙舟镇内,“大炼钢铁运动”时砍倒了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大树根下发现了古窑遗址,有大量陶片出土,印证了牙舟陶技艺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记载。
1974年到1983年是牙舟陶最辉煌的时期,在专业美术工作者帮助下,设计出了许多新产品,品种达到280余种,年产量三十万件,作品多次参加出国展览和全国性展览,并数度获奖,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省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片,多家全国性重要报刊作了报导,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
1980年由于将大部牙舟陶艺人硬性调到县城内新建的“平塘县美术陶瓷厂”,并抛弃了传统生产方式,改用烧煤的推板窑,产品屡烧屡坏,艺人不能适应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又产愿离开故土,经过数年折腾, 新厂老厂先后倒闭,现牙舟陶仅余为数不足20户的人家仍在惨淡经营中。
牙舟陶工艺是居住在平塘县牙舟镇布依族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民间技艺,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的传统制陶技艺,甚至带有一定原始性。
1、 泥料:
牙舟镇陶土资源十分丰富,制陶原来都用“白胶泥”作原料,烧结温度较高(1100℃以上)烧成后陶质呈白色,这种陶泥直接从当地田中挖取,由于这种取泥法对水田有一定损伤,上世纪革七十年代后又增加使用一种带石质的“紫陶泥”作原料,这种泥烧结温度较低(900℃左右),烧成后呈灰色,十分雅致,这种泥可到牙舟镇周边山上开采。泥料加工序为:生泥——运进泥塘——粉碎——浸泡——发酵——用人脚或牛脚踩——用泥刀反复砍打——拣除泥中石子草根等杂物——熟泥。
2、 成型:
传统成型方式、方法有捏塑、印坯和拉坯三种,其中,捏塑最有特色:先用于捏出基本造型、再用泥条在泥坯表面堆出浮雕图案的大致形状,最后用竹片压出细部花纹。近年来又引进了注浆手剪纸贴花等新技术。
3、 制釉和上釉:
牙舟陶的基础釉有玻璃釉和柴灰釉两种,当地出产一种叫“土子”的铁质富集物,加进柴灰中可制成土釉,土釉呈深褐色,是坛、罐、烟杆斗的主要釉彩。玻璃釉系用玻璃在石臼中冲成碎末,配以含不同金属成份的着色剂,加上米汤作悬浮剂和粘合剂,在盆中配成釉浆,施釉有浸釉法和烧釉法两种,强需在一件陶器上出现多种釉色,还可使用点釉法。玻璃釉由于和坯膨胀系数不一致,会产生美丽的冰裂纹,类似于宋瓷的“开片”。
4、烧窑:
牙舟陶工艺使用的是阶梯窑,当地称为龙窑和爬坡窑,这种窑由若干孔小窑连结而成,能充分利用能源,燃烧用的是木柴,泥坯放在泥板搭成架子上,不用匣钵,由下向上一孔一孔地向上烧,窑工通过肉眼观察火候,烧成熄火后打开窑门,投入新鲜树叶降温,趁热取出烧成的陶器。以前常在赶场天清晨开窑,客商能买到余温尚存的陶器。牙舟陶窑的结构能造成特殊气氛, 窑变时有发生,绿釉中能产生美丽的暗红花纹。
牙舟陶造型古拙,地域民族特色鲜明。代表作有《凤壶》、《鸡头壶》、《盘龙油灯》、《水牛壶》、《蟹篓篮》、《人物动物笔插》、《绿釉三联罐》、《花釉泡菜坛》及众多的动物造型小口笛。
相关器具及制品等
1、 制作牙舟陶的主要器具和设施:
(1)泥料制作
锄头、犁钯、铁铲、泥刀、水桶、水瓢、泥塘、水牛
(2)陶坯制作
陶轮、木棒(搅车棍)、细钢丝线、包布、刮片(竹片)、竹刀
(3)釉料制作及上釉
石臼、筛子、陶盆(釉盆)、木瓢
(4)烧制 抬板、泥板架、陶窑、杂木柴
2、 牙舟陶器制品
牙舟陶器主要分为日用陶和美术陶两大类。日用陶以各式壶、盘、杯、碗、碟、钵、勺、坛、罐、花钵、烟斗等为主;
艺术陶以狮、虎、牛、马、羊、猪、狗、鸡、鸭、鹅、兔、鱼等动物造型的口笛和玩具以及一些陈设品为主,有的牙舟陶制品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
牙舟陶生产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明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入黔,在平塘地区建长官司衡署,社会秩序安定,江西、湖南迁居平塘地区者渐渐增多,生活用品(包括陶瓷)生产工艺相继传入,利用牙舟镇独特的白胶泥发展起来的。牙舟镇刘朝甫(75岁)一族一直是牙舟陶生产技艺的主要传承者,传至当代只记清七代(亦、文、洪、君、会、从、朝、廷)。刘朝甫的祖父是牙舟最着名的制陶艺人,其父生于1890年,享年96岁(1986年去逝),其母1890年生,享年94岁(1984年去逝),也都是制陶高手。刘朝甫先后任牙舟陶器生产合作社会计和主任。
钟伟甫(75岁)、钟林甫(69岁)、张福忠(67岁)、钟成雄(52岁)、汪氏三兄弟等陶工都世代从事制陶业,组成了牙舟陶工艺主要的家族传承群体。
牙舟陶当代最有成就的艺人当推1986年去近的宋世和老人(享年82岁),他善于博采众长,富于创造性,创作了一批牙舟陶的经典作品。
1、 原料特征
牙舟镇盛产的优质陶土,具有就地取材,呈色雅致,可塑性强,釉附着性好,烧成范围较广等优点,牙舟陶采用的釉料也具有就地取材,易于加工,造价低廉,釉色沉稳等优点。这些都是为牙舟陶工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技艺特征
牙舟陶工艺不但完整地保存了古代制陶术,而且在原料加工、捏塑、拉坯、施釉、装窑、烧制、出窑都有其独到之处,富于地域特色。
牙舟陶造型古拙、质扑、手法自然、不假雕饰、有一种趣味开成的韵律感,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流淌的彩釉互相融合,映衬使牙舟陶显得五彩斑谰,自然形成的开片和窑变更增加了牙舟陶的魅力。
3、 产品特征
牙舟陶采用无毒的天然原料通过高温烧制而成,不会产生污染。由于烧结瓷化率较高,不易破碎,耐用耐磨。又由于有一定透气性,盛放食物不易变味变质,是一种富有地方民族特色,价廉物美的产品。
一、实用价值
牙舟陶广泛用于当地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如饮食用的餐具、茶具、酒具、盐辣罐、泡菜坛、烟杆斗、照明用的油灯,祭祀用的香炉、读书人用的笔筒,笔洗、砚滴、笔架、装饰环境用的花盆、花瓶、花篮、作为儿童玩具的口笛等等。
二、经济价值
牙舟陶在历史上曾广销省内外,国内外,曾长期作为牙舟镇的支持产业,对当地的民族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鼎盛时当地有数百人,零落时也有数十人从事制陶业,成为这些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三、研究价值
牙舟陶工艺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古代制陶术,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史的活化石,一些牙舟陶传统作品反映了布依族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图腾意识,能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依据,牙舟陶的历史还能为研究我省的移民史和屯军史提供难得的资料。
四、艺术价值
牙舟陶雅拙敦厚的造型,沉稳而斑驳釉彩,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使其成为了我国陶瓷艺术领域内一个别具一格的品种。曾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中国美术馆、省文联、省艺术馆等有关部门收藏了大量的牙舟陶器,并收入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陶瓷卷》等典籍。
1、1984年在县城建立“平塘县美陶厂”(牙舟陶瓷厂分厂),由于烧制采用倒烟窑、推板窑,抛弃了传统工艺,实行半机械化生产,成本较高,烧制不过关,被强制搬迁到县城的牙舟制陶艺人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又思念家乡,不能安心工作,加上厂领导不懂技术等原因,致使新厂倒闭,严重影响了设在牙舟镇的老厂,最后导致全部停产时至今日。如今,距县城26公里的老厂只剩 下一座孤零零的烟囱和布满灰尘的厂房,昔日的繁忙景象已不复存在。
2、目前,牙舟镇只有汪家街和冗平街十来户人家还在做陶器,但仅仅只是小作坊式生产,产品只是一些诸如盐辣罐、烟杆斗、茶罐、花钵、香炉等生活用具。
3、全镇目前只有两个阶梯窖,一个是由张富忠、钟佐相、钟林甫、钟成雄四户合资经营的五洞窖;另一个是由刘朝甫、钟伟甫、汪胜全、雷正光、李远祥五户合资经营的九洞窖,而且窑炉破损严重。
4、由于牙舟陶产品目前市场萎缩,当地的年轻人不再愿学制陶技艺,全是60来岁的老陶工和几名50来岁的壮年人在支撑,牙舟陶传统技艺有失传的危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