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目录
春归
苔径临江竹⑴,茅檐覆地花⑵。
别来频甲子⑶,倏忽又春华⑷。
倚杖看孤石⑸,倾壶就浅沙⑹。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⑺,吾生亦有涯⑻。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⑼。
⑴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临:挨近,靠近。
⑵覆:遮盖。
⑶频:多次。甲子:甲为天干的首位,子为地支的首位。天干地支依次相配,便成甲子,乙丑、丙寅、……之类说法,统称为甲子。自甲子至癸亥共六十个一轮,因此六十次轮一遍。后人以甲子来记日,也用以记年。此处的频甲子,是说一年有六个甲子、即,六六共三百六十天,三年就有十八个甲子-频甲子就是多多个甲子,所以别来频甲子。
⑷倏忽:一作“归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还朝,杜甫自成都送到绵州分手。接着徐知道在成都作乱,杜甫只好避往梓州。次年八月,杜甫知道房琯死于阆州僧舍,又赴阆州凭吊,以后便漂泊于阆州、梓州两地。由762年离成都,至764年2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8月杜甫又返成都草堂,前后共三年。这里所说的“归到”,是指严武再镇成都后重返草堂的时间。春华:即春花。
⑸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
⑹倾壶:指斟酒。沙:浣花溪有沙。
⑺梗:阻塞。
⑻涯:穷尽。764年,杜甫已五十三岁。
⑼乘兴:兴会所至的意思。
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
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
谢安常倚杖与孤石相望,我却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
欣赏那远处闲静浮于水面上的水鸥,观看那在微风中斜飞的燕子。
我今日虽回到了这地方,但不知以后又怎么样,现在蜀中多乱,世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
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呀。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二月,严武再为成都尹蒹剑南节度使。三月杜甫由阆州复至成都草堂,便写了此诗。诗中反映了杜甫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石林诗话》: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
《杜工部草堂诗话》:
《萤雪丛书》:老杜诗词,酷爱下“受”字,盖自得之妙,不一而足。如“修竹不受暑”、“轻燕受风斜”……诚用字之工也。然其所以大过人者无它,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耳。
《唐诗广选》:
有态(“轻燕”句下)。范元实曰:杜有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及“轻燕”句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句,以为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
《杜诗说》:
“轻燕”句,宋人所极称。上句之工秀,人未见赏。鸥去人还,故久浮不动也。
《唐诗镜》:
应手处觉其谈笑而成。
《唐宋诗醇》:
杨德周曰:“微风燕子斜”,正与此同看,咏之不尽,味之有余。
《唐诗别裁》:
鸥燕性情形态,以“静”字、“斜”字传出(“轻燕受风斜”句下)。
《杜诗镜铨》:
末四自伤自解,不堪多读,亦有随遇而安之意。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评选读本》:
评:起二最隽语。八句“受”字法,最婉。
《诗境浅说》:
杜诗三用“受”字,“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暑”与“野航恰受(两三人)”句,皆善用“受”字。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