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鹰头鹦鹉

鹰头鹦鹉(学名:Deroptyus accipitrinus):鹰头鹦鹉体长35厘米,体重190-277克。额头和顶冠具柔和的白色,眼先深褐色,枕部和头部两侧有棕色羽毛,并具有柔软的白色条纹, 后颈有长长的暗红色羽毛并镶有蓝边,有2个亚种,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是非常独特与美丽的南美洲鹦鹉,也是唯一会把整个颈部以上的冠羽如伞蜥蜴般扩展开的鹦鹉,看起来很像印地安人的羽冠,头部与胸腹部羽色鲜艳美丽,神情起来份外像老鹰,极为特别。栖息在低地雨林,喜爱生活在大河边的山丘雨林地区,在草原中鲜少看见它们的踪迹,群居性并不是很强,成对或3、4只一起活动,天然食物有种子、水果、嫩芽、浆果、棕 榈果实等。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法属圭亚那、苏里南。

目录

鹰头鹦鹉体长35厘米,体重190-277克。额头和顶冠具柔和的白色,眼先深褐色,枕部和头部两侧有棕色羽毛,并具有柔软的白色条纹, 后颈有长长的暗红色羽毛并镶有蓝边,下体和及下腹部绿色,胸部和腹部暗红色,有强烈的蓝色齿痕滚边,绿色的尾部羽毛根基处隐藏栗色。鸟喙灰黑色,眼环灰色,眼睛黄色。

是唯一会把整个颈部以上的羽冠如伞蜥蜴般扩展开的鹦鹉,看起来很像印地安人的羽冠,头部与胸腹部羽色鲜艳美丽,神情起来份外像老鹰,极为特别。

幼鸟额头浅黄色,顶冠棕色,并杂有奶油色,后枕绿色,胸部具扇形的绿蓝色。鸟喙苍灰色,在喙基和喙尖具有喇叭状的彩色斑点。环眼灰白色,眼睛灰色。

栖息环境

鹰头鹦鹉是栖息在低地雨林的鹦鹉,喜爱生活在大河边的山丘雨林地区,在草原中鲜少看见它们的踪迹。

生活习性

鹰头鹦鹉的群居性并不是很强,成对或3、4只一起活动,通常很少超过10只聚集在一起,偶尔较大群聚集时也不常超过20只,是该分布地区数量最少的鹦鹉之一,常在树梢间觅食,天然食物有种子、水果、嫩芽、浆果、棕 榈果实等。声音有时是高亢的尖叫声,休息时喋喋不休类似吹口哨,求爱时又类似吹喇叭和音乐及口哨声。

分布范围

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在每年的12月和来年的1月,通常筑巢于10米以上的树洞中,也会使用啄木鸟弃置的树 洞,每窝产2-4枚卵,孵化期25-28天,在野外幼鸟的羽约10周龄丰满。

亚种分化

1.鹰头鹦鹉指名亚种

Deroptyus accipitrinus accipitrinus

Linnaeus, 1758

2.鹰头鹦鹉巴西亚种

Deroptyus accipitrinus fuscifrons Hellmayr, 1905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人工饲养

鹰头鹦哥的繁殖很少见,提供大的笼舍,尽量不要打扰它们,繁殖期时公鸟的侵略性很强,会攻击甚至杀死母鸟或幼鸟,有时候鹰头鹦鹉是很不称职的父母,将蛋移出人工孵化有时较可保障幼鸟的安全,对于饲主检查巢箱的动作显的不安,求偶发情时会扬起颈部的羽毛,一次约产2-4颗卵,孵化期约26-28天,羽毛长成约8-10个周。

在人工饲养时,鸟舍中的鹦头鹦鹉活泼且好动, 兴奋时或警戒时会扬起颈后美丽的羽毛,新引进的成鸟容易紧张与不安,适应环境速度慢 ,对环境改变非常敏感,如适应不良,会出现拔羽症的现象,它们的个性较不稳定,即使是手养非常驯服的鹰头鹦鹉也可能一下很活泼近人,一下子突然有攻击性,这种情形尤其在成熟时容易发生,当然不是每只个体都一样,但与其它中大型鹦鹉相较之下,鹰头鹦鹉较不适合当宠物 ,它们的领域性较强,在适应环境后不要常变动周围环境,它们才会变的很健壮,乖驯的鸟可能只亲近主人,喜爱洗澡,啃咬力强,最好常常提供新鲜树枝,水果是日常饮食最重要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财产保全担保    下一篇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