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麒麟传说

《麒麟传说》主要流传在山东省巨野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传说。巨野古属大野。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古书说它“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罹罗网。”《麒麟传说》在巨野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可以说妇孺皆知,现在已经由传说衍化成为一种吉祥文化。《麒麟传说》是深深的扎根于山东地方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力,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和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2008年6月7日,麒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录

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麒麟传说”赫然在列。得名于麒麟传说的巨野县在文化发展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走进巨野,幸福吉祥”,巨野县城石雕大道上,石刻的麒麟或站或立,或仰或卧,一个个奇特的造型充分显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形状像鹿,独角,身上长鳞,尾像牛。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古书上说他:“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罹罗网。”是祥瑞神兽。在中国,人们认为麒麟出现是大吉大利的事,很多祥瑞的事都和麒麟联系在一起。如子孙昌盛称“麟趾”,稀罕可贵的人才或事物称为“麟角”,品格高尚的人称为“麟凤”,“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六十七岁刘恒金老人是麒麟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近些年他收集了大量关于麒麟的资料并加以考证,著成《巨野史话》一书,详细地介绍了麒麟传说与巨野的渊源,为麒麟传说的广泛流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刘恒金老人说,巨野县自古被称为麒麟的发祥地。巨野民间流传的麒麟传说十分丰富,麒麟传说与孔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传说孔子的母亲颜氏,怀胎十月,路过尼山的时候,忽然肚子疼马上要生产。这时天空一阵轰鸣,一个独角麒麟驮着一个白胖小儿,驾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此时,瑞气纷呈,满天红光,独角麒麟撞进颜氏怀里,孔子接着就诞生了。鲁哀公十四年,武城的一个老农赶着一头黄牛耕地的时候,黄牛生下一个小犊,不像猪,不像牛,头生独角不是鹿,身上长鳞不像龙,是个四不象,四不象刚生下没大会儿,就站了起来把犁镜和犁铧头给吃了下去,老农害怕,请四不象到别的地方去,四不象点点头、摇摇尾,就走了。四不象就是麒麟。在那一年,鲁哀公到武城以西二十多里的大野打猎,把那只麒麟射死,但不知道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于是请孔子前来辨认。孔子看到是一只麒麟,非常心疼地说:“这是麒麟,是仁兽啊,现在这么混乱,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呢?”说完便失声痛哭,从此搁笔,不再编《春秋》了。不久,孔子就逝世了。不过,尽管如此,世称“麟凤龟龙”四灵之一的麒麟,能在武城地面出现,人们认定还是一种极好的兆头,便取其嘉美祥瑞之意,将武城更名为巨野。此事早在《左传》便有记载:“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另外,巨野县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0多年前武氏墓群石刻祥瑞图第一石上刻有麒麟,其榜题标明麒麟为仁兽义兽,规劝人们遵守仁道。麒麟的出现往往被看成是圣贤降世的标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关于麒麟的故事传说。如“孔子泣麟”和“麒麟吐玉书”的故事。《拾遗记》说:“孔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就是说在孔子快诞生的时候,麒麟出现,嘴里吐出一块方帛,上面写着“水精之子孙,哀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圣人孔子便诞生了。据古人的思想,麒麟能在巨野出现,说明巨野是一块吉祥宝地。麒麟传说富含中国人向往追求吉祥幸福的精神理想,因此会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他的影响深入到巨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衍化为一种民俗特色和文化想象,这种现象被专家学者称为吉祥文化。吉祥文化以麒麟传说为基础,以吉祥为内核,与民间风俗、民间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实现自己理想和目的的信念与愿想。巨野县被称为麒麟之乡,与麒麟的渊源可以说是极深的。巨野县的县标是麒麟,城区重要位置都摆放麒麟石雕,主干街道很多因麒麟而得名,例如获麟街、呈祥街广场,居民区、酒店、报纸、书刊也有很多以麒麟来命名,巨野县有名的石雕、鲁锦也多以麒麟为题材进行创作。巨野县有名的红皮大蒜据说是因为当地的土地上沾染了麒麟的鲜血而变成红皮……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人们珍爱麒麟、追求吉祥的美好愿望。然而麒麟传说仍然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据记者了解,麒麟传说的内容大部分是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由于创作、传播的群体文化程度较低,所以千百年来,麒麟传说是以口传心记的方式流传,不同的传播者以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审美观念对它进行再创作,不同的时代也使传播者以不同的思想感情对其进行加工,作品经常发生变化。为了使麒麟传说继续传承,近年来巨野县的文化工作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对麒麟传说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不同版本进行整合。在未来一段时间,他们将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麒麟传说的传承。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完整档案;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摸清麒麟传说的起源、内涵等问题;将建立麒麟公园,集中展示吉祥文化。另外,巨野县还将建立进一步开发各种麒麟文化的艺术品,以保证麒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得以广泛地传播。

“麒麟传说”荣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其发展的一个契机,新的时代,这个寄寓了中国老百姓两千多年对吉祥向往的文化传说将迎来新的机遇。

主要内容

据《春秋》及其三传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获麟,获麟之地就在巨野,巨野于金皇统年间置县,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巨野县城西今有麟冢和获麟台遗址。巨野的《麒麟传说》历史悠久,主要是根据史书记载而衍生的,透射出人们喜爱吉祥、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老上单于    下一篇 陶朱公传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