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摩诃池

摩诃池位于四川成都,始于隋朝,隋文帝开皇二年(586年),益州刺史杨秀镇蜀,展筑成都子城,取之坑因以为池。摩诃池得名于一位西域僧人。唐人卢求《成都记》:“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

目录

唐人卢求在《成都记》中记载:“隋蜀王秀取土筑广此城,因为池。”由此可知,摩诃池最早出现在隋朝。史料记载,公元586年,镇守成都的蜀王杨秀要扩建成都子城,于是需要挖土筑城,土挖得多了,就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一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便说了句“摩诃宫毗罗”(梵语),意思是说这里广大有龙,人工湖于是得名“摩诃池”。史料记载,摩诃池形成初期,面积约500亩,杨秀在其上还建造了散花楼,用来游宴取乐。

到了唐代中叶,这里成为了成都著名的风景区,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凡夫俗子,都爱到此游览。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诗圣杜甫在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而摩诃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陆游“一过一销魂。唐代,成都的城市水利得到全面发展,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连通;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禁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摩诃池,连接解玉溪,至城东汇入油子河(府河)。据清李元《蜀水经》,流江“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又东酾为解玉溪,又东穿华阳县城而出,入油子河”。从而构筑了成都城市水利设施完整的河湖水系,为摩诃池注入了充足水源与盎然生机。

随后几千年一直是游玩之地,闻名一时,众多文人骚客到此玩赏,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1665年),于蜀王府废墟上兴建贡院,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民国3年(1914年)才全部填平作为演武场。至此,历时1300余年,令唐代诗人武元衡,“爱水看花日日来”,南宋诗人陆游“一过一销魂”的“摩诃大池苑”消失殆尽,无迹可寻,为后人留下无尽惋惜和绵绵思恋。倘或如今还在,想必丝毫不逊色于西湖。

到了前后蜀,摩诃池就不再是众人都能够游玩的场所了。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王衍继位后扩建皇宫,为龙跃池注入活水,改名为宣华池,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其范围广达十里。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形容这里“长似江南好风景”、“水心楼殿盛蓬莱”。

五代到两宋,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发掘现场,还能够看到明末的一段“踏道”,经过这段2米宽的青砖路,就可以来到池边乘船。

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史料记载,秦国的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下令雕刻了5只石犀,两头运到了成都,另外3头则在灌县的江中,作为镇水石神。因此有人认为,这就是李冰当年打造的治水神兽。唐代,天府广场原展览馆周围是一泓五百亩的湖水,名叫摩诃池。据传,1973年就已经发现这个镇水神兽,但没有人敢动。

相关诗词

唐·杜甫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宋·陆游 《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

点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武元衡《摩诃池送李侍御之凤翔》

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酒换离颜。

他时欲寄相思字,何处黄云是陇间。

唐·武元衡《摩诃池宴》

摩诃池上春光早,爱水看花日日来。

秾李雪开歌扇掩,绿杨风动舞腰回。

芜台事往空留恨,金谷时危悟惜才。

昼短欲将清夜继,西园自有月裴回。

唐·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唐·薛涛《摩诃池赠萧中丞》

昔以多能佐碧油,今朝同泛旧仙舟。

凄凉逝水颓波远,惟有碑泉咽不流。

唐·高骈《残春遣兴》

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

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

唐·畅当《偶宴西蜀摩诃池》

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

浅觞宁及醉,慢舸不知移。

荫簟流光冷,凝簪照影欹。

胡为独羁者,雪涕向涟漪。

最新情况

2014年6月12日,位于成都体育中心的隋唐摩诃池遗址考古挖掘持续进行。摩诃池在千年前曾被当作“成都最美之地”,是历史上被杜甫等文人咏颂过的著名人工湖,随着考古发掘,拼花湖边小径、古朴水井以及完整的排水沟等遗存渐露神秘面纱。据了解,成都体育中心的升级改造计划,拟在体育馆北侧修建一会议中心,南侧修建一停车场,摩诃池考古工地正是拟建停车场之处,四川社科院历史研究员已经发起“保护摩诃池考古遗址,为成都留下城市的历史记忆”的呼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充电器    下一篇 染指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