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纪念馆
- 中文名称
- 顾炎武纪念馆
- 地理位置
-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著名景点
- 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墓及顾园
- 地 位
-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录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言,成为一代又一代旨在报国炎黄子孙的座右铭。顾炎武在故乡千灯居住了39年,为了保护这一历史遗存, 1997年昆山市政府拨款对顾炎武故居进行了修复,2002年千灯镇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对故居、祠堂和墓再次进行全面修缮。目前顾炎武纪念馆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
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前与千年石板街相接,后与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是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读书场景,各厅内陈列有顾炎武先生塑像、手迹、著作、生平事迹和国内外对顾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2、亭林祠和顾炎武墓。落北朝南,东侧有门与顾炎武故居相通,西侧墙外为顾园,祠内有一祭堂。两边墙上及外面走廊墙中嵌有刻碑12块,记述先生事略。其中一块有先生所著《日知录》中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墓露台均用花岗石砌造,石阶七级,围以石栏杆。3、顾园。占地30亩,位于故居西南侧,与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内曲水环绕,环水有致用阁、等10个景点,各景点以诗文、字画、语录、塑像等形式寓意亭林先生的精神和生平。整个纪念馆古树参天蔽日,环境静谧优美。1956年顾炎武墓及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顾炎武故居被昆山市委、苏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顾炎武纪念馆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及爱国学者。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 1613年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千灯镇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从十岁起,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严格的儒家教育,特别是他的嗣母王氏和他讲过很多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深深熏陶了他幼小的心灵,在青少年就广泛接触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用心研学实用之学,对当时文人以浮名茍得为务之风做了无情的批驳。公元1645年清兵南渡长江,大肆屠杀江南民众,他参加了昆山一带人民的抗清战争,两个同胞兄弟在战斗中英勇就义,嗣母王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十天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这也成为顾炎武一生的信条,永远都不会屈服清朝的统治,后流亡北方达二十多年终不仕清,晚年埋头治经,重于考证。特别是他在《日知录》中总结出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曾鼓舞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为民族振兴而奋斗不已。作为一个江南文人,顾炎武的民族气节一直激励着很多志士仁人,其学问更是开了清朝朴学的先河,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一生撰写了三百七十卷著作,以《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三大著作最为著名,被当代历史学家评为两千年中七十二位伟人之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卒于山西曲沃,享年70岁。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柩回昆山千灯故里,葬于祖茔嗣父顾同吉、嗣母王贞孝之墓穴次位。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胡风反革命集团”复查报告 下一篇 张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