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
目录
配音虽也属话筒前的语言艺术范畴,但它不同于演播,挖掘书面含义后,可以自己根据理解去设计语调、节奏;亦不同于新闻、科教片的解说,可以根据画面平叙直述、娓娓道来。影视配音要求配音演员绝对忠实于原片,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
它使配音演员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龄、性格、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许演员超越原片自由发挥,另立形象。同时又要求配音演员根据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征,去深刻地理解、体验人物感情,然后调动演员本身的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去贴近所配人物,使经过配音的片中人物变得更丰满、更富有立体感。
多媒体光盘配音、各类专题片配音、PPT配音、vcd配音、广告配音、电影配音、微电影配音、电视配音、电台配音、小说配音、彩铃配音、课件配音、动画片配音、为FLASH配音及制作音效、为游戏软件中的角色配音、配唱、声讯电话、语音信息录音、语音短信配音、模仿配音,以及其他文稿的声音录制等。
母语配音、外语配音、小语种配音等。
传统配音、网络配音、电子交易配音
行业现象
配音演员妥协我们没有话语权
在配音演员看来,配音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没办法事先拿到剧本。
剧本和演员口型对不上、大IP同时找过来,是业内常态。每个剧组对配音的重视程度不同,他们更多是尊重剧组和导演的想法,尽全力完成角色。
通常情况下,拍摄一部四五十集的
虽然配音行业涌入了不少新人,但电视上大部分男、女主角的声音都明显还是“老音色”。前一个台刚重播完《甄嬛传》,下一个台播出《
改词配音都听剧方意思
除了一线配音演员覆盖率高的状况外,配音阶段修改台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演员孙艺洲就曾表示《孤芳不自赏》配音修改台词是“倒逼演员不用功”;演员徐海乔也曾在微博上因台词被修改向《醉玲珑》剧方抗议。此时不免有部分粉丝将“黑锅”扣在配音演员身上,认为他们也存在过错。
“剧方要求我们怎么配,我们就怎么配,给我们的剧本就是这样,我没有权利随便改剧本。”姜广涛表示,配音演员多少都有强迫症,演员说什么,配音配什么词,也是最舒服、最合理的情况。“你给我一段口型,非把另外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对到这个口型上,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所以他说什么词我们不配什么词,一定是这个词出了问题。”
据配音演员们透露,目前后期修改台词通常分两种状况,一是有些编剧对自己的剧本非常保护,但有时演员会因自己的理解在现场改台词,“编剧会认为必须按照剧本来,那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是按照编剧的要求来,但这个比重比较小。”陈奕雯透露。
除此之外,不少后期修改是因为有情节不合理,架空历史的电视剧不能出现和历史冲突的人设;或者网络词语、三观不正的词语需要隐去等。“例如‘小三’这个话题需要尽量避讳掉。”乔诗语表示。而《花千骨》中花千骨叫杀阡陌“杀姐姐”这个情节差一点改成“杀哥哥”。
遇到情节不合理的情况时,画面不能再补拍,通常只能让配音演员修改配音台词,“这个时候一定会出现比如演员说‘你吃什么’,后来变成‘你喜欢哪个电影’这类的。古装戏或玄幻剧的改动程度会大一点。”
同期声尝试突围,配音剧仍扎堆
剧方妥协受制于环境、演员等在观众的印象中,从前只是古装剧以配音为主,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现代剧也开始加入配音大军,即便是力求同期声的电视剧,也不得不选择“同期+配音”搭配的方式。很多观众认为很多剧采用配音简直“多此一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剧方选择配音有很多原因。
港台演员需要配音
《那年花开月正圆》起用了不少港台演员,例如胡杏儿、周丽淇等。部分演员均采用的是配音,这也是目前电视剧在港台演员后期制作上很常见的处理方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军师联盟》,其中饰演柏灵筠的张钧甯也是因为台湾口音而不得不采用配音。“港台演员的发音方式有些不一样,尤其是像古装剧是一个整体的规定情境,假如里面出现港台演员的发音方式肯定会导致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剧方会从这个技术层面考虑,港台演员的角色都请配音演员来辅助完成。”《军师联盟》导演张永新表示。
但其中也有个例。例如《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聘的扮演者何润东就采用的是同期声。何润东曾笑称,自己早就做好准备在后期被配音,但导演丁黑却坚持用他原本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何润东那种暖男的语言方式、语感、语调,是完全配不出来的,一配这个人物就不是这个人物了,所以我还是坚持用了他的声音。”
横店拍摄收音差
据在横店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横店的拍摄环境非常嘈杂,有时在同一个拍摄园区内,经常会出现很多剧组同时开工的情况。“两个剧组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例如这个剧组正在拍摄安静的古装剧,隔一条街的另一个剧组可能在拍打斗的战争戏,两组的声音差别非常大,经常互相干扰。”
例如《军师联盟》在横店的拍摄周期内,同时有80多个不同的戏在同时开拍,当时还是夏天,空气传音非常好,所以很难控制同期收音的现场。“有的时候还有社会化的因素干扰,比如外面有汽车鸣笛等,这些不可能收录在古装剧中。即便我们想力所能及地保留最大比例的同期声,也很难保证所有戏份都有好效果,所以只能同期和后期配音相结合。”张永新透露。
演员演技不佳
除了拍摄环境不佳,演员台词功底不过关也只能依靠后期配音补救。“有些导演觉得演员的台词没有达到预期,或者有些演员背不下来台词,都有可能用配音。”姜广涛透露。某青春剧导演就曾向记者透露,虽然作为主演的小鲜肉现场表演非常努力,但由于他戏份非常重,台词量大,但台词功底薄弱,如果不配音的话送审时都很难过关。包括多位业内人士也曾在公开场合爆料“数字演员”,直指部分不背台词的年轻演员在现场直接说“1234”,真正的台词都靠后期来配。
“这些确实是剧方使用配音的原因之一。”在张永新看来,目前年轻人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尤其与老戏骨搭戏,台词功底会更弱,极个别时候剧方考虑到形象、气质,需要起用年轻演员时,最后只能依靠后期邀请优秀的配音演员,来“帮助”演员完成角色,“毕竟影视是视听艺术,不可能我只看你的形象,不考虑你的声音。虽然我们希望演员都可以表现自己的声音,但这确实是一些明星的短板,所以剧组需要配音演员来完善工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演员档期不足
演员档期不足,配音演员来凑也是常事。据悉演员最开始和剧组签订合约时,通常情况下就已规定了演员需要参与后期配音。“用配音意味着剧组要花时间,请人要花钱;其次很多奖项都要求演员的作品是自己配音的,用配音的话相当于演员可能放弃奖项了。”
但确实很多时候,后期制作时间紧凑,但演员档期也已经满了,尤其是像《甄嬛传》、《那年花开月正圆》这类六七十集的大剧可能需要更长的配音时间,因此很难做到每个演员都有时间来原音重现,“其实很多演员也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我们也想尽了千方百计跟演员协调。但确实像《大军师司马懿》两部一共80多集,全部要演员本人的声音来做,无论是演员档期,还是录音时间都很难安排开。”张永新遗憾地表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各种原因必须修改台词时,部分演员难以接受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被修改,所以不去配改后的台词,那剧方不得不找人给他配音了。姜广涛透露。
剧组提出配音需求
录音导演找到配音演员(通常寻找常年合作的配音演员)
试音(给几段戏)
把小样交给制片方挑选
敲定的配音演员进棚录制(配音演员通常在进棚后才能拿到剧本)
配音(通常情况下是单独收音,即两个配音演员即便有对手戏,也不在一起配音)
根据审查意见,再返棚。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