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截止2015年)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船舶和船载探测与实验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中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2015年4月24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将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新的突破。
中文名
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船
核定总吨位
4711吨
续航力
15000海里
自持力
60天

目录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07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于2010年开工建设。

2011年11月30日,“科学”号在武汉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顺利下水 ,

2012年9月29日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

2015年4月24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将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新的突破。

基本设计

“科学”号斥资5.5亿元,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造,核定总吨位4711吨,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载员80人。

为规避风浪冲击艇甲板对监测数据精密度的影响,武船制造安装了国内首套伸缩式升降鳍板系统,并率先在国内采用优化设计的球鼻艏船型方案。同时,武船成功将减振降噪成果应用到“科学”号,实现正常航行条件下集控室噪声低至60分贝,船长室噪声低至50分贝。

基本性能

“科学”号配备了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还搭载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导航系统、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电视抓斗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全球航行及全天候观测能力,堪称大洋移动实验室。

该船采用国际先进的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配备了艏侧推、动力定位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在0~15节无级变速,在低速状况原地360度回转。

“科学”号具备较高的适航性和耐波性,稳定性好、操纵灵活、作业空间大,船舶和船载探测与实验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

“科学”号长99.8米,宽17.8米,核定总吨位4711吨,续航能力1.5万海里。它具备全球航行能力,配备了海洋大气、水体、海底、深海极端环境和遥感信息现场验证等五大船载探测系统,搭载了无人缆控潜水器、深海拖曳探测系统、电视抓斗等先进的设备,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

重大意义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署一系列深海科学研究领域的项目,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将为完成上述研究项目和实现中国海洋科技中长期规划的科学目标提供有效支撑,为中国有效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提供先进的探测研究平台。

“ 科学 号将承担我国深海远洋科学调查的主要任务,为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海洋高新技术研发,特别是为深海和大洋研究提供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

建设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项目建设法人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为共建单位。

探秘南海

2017年7月26日,“科学”号在南海北部开展科考作业。

目前,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南海北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对我国自主研发的系列海洋探测装备进行试验性应用,并对南海一冷泉区进行精细调查。

探秘卡罗琳海山

2017年8月14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对人类从未探索过的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进行首次科学考察,采集到丰富的生物和地质样品,其中包括一株罕见的淡黄色海绵,以及有永恒爱情象征的偕老同穴海绵。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工业盐    下一篇 燕然勒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