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麝及其栖息地。该区内的植被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昼夜温差较大,悬崖峭壁较多,是原麝良好的栖息地,是吉林省原麝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中文名称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
气候类型
大陆性东亚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1995公顷
景点级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设立时间
2013年

目录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吉林白山原麝自然保护区,2006 年12 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保护区是以野生原麝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于2013年12月25日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自然保护区范围横跨白山市三道沟镇和临江市(县级市)苇沙河镇行政区域。自然保护区西与白山市三道沟林场相邻,北面和东面为临江市苇沙河林场施业区,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

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 29′ 50″ -126° 45′ 27″,北纬41° 36′ 43″ -41° 49′ 54″,总面积21995公顷。

在保护区内划分出三个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653公顷,缓冲区面积6449公顷,实验区面积7893公顷。

地貌

原麝保护区为切割中山地区,属老岭山脉东段。海拔多在500—9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双书峰,海拔为1201 米,最低海拔为葫芦套278 米。

植被

白山原麝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为阔叶红松林,又因为立地条件的差异,还发育有大面积的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形成了本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的特点。根据植物组成、结构、外貌等特征,可划分3个植被亚型,即: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

土壤

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盐基物质少,土壤普遍偏酸性。自然保护区土壤分为8个土类系:灰棕壤土类、白浆土类、草甸土类、冲积土类、沼泽土类、泥炭土土类、石质土土类、水稻土类。

水文

自然保护区水系发达,水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水系为鸭绿江,流经自然保护区长度为35km。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支流有:错草沟河、白马浪河和下三道沟河等。其次还有一些小的支流如:小长川沟、仙人洞、天桥沟、干沟、冰沟、二马驹沟等。构成较为密集的河流网,水系十分发达。

气候

自然保护区为温带大陆性东亚季风气候区,是吉林省最寒冷地区。气候特点是春季时间短,且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多西南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偏北风。由于受寒潮的影响,初霜来得早。年平均气温为5.07℃,1月平均气温为-15.6℃,8月平均气温为21.3℃,极端最高气温为36.5℃,冬季最低气温历史极值-35.1℃。无霜期:140-150天,年平均积温2584.4℃;日照时数2232.6h,年平均降水量793.1mm。封冻期在10月下旬,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解冻。最大冻层深度为1.36m,水面结冰厚度0.8~1.0m,正常年份积雪最大厚度为44cm。

保护对象

植物

野生植物194科918种(包括真菌共1120种)。其中苔藓类40科59属126种;分别占保护区植物总科数的26.14%、占总属数的13.44%、总种数的13.73%;蕨类20科33属62种;分别占保护区植物总科数的13.07%、占总属数的7.52%、总种数的6.75%;种子植物93科347属730种(裸子植物有2科10种;被子植物有91科720种。);分别占保护区植物总科数的60.78%、占总属数的79.04%、总种数的79.52%(表3-1)。真菌类有41科202种。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

动物

野生脊椎动物6纲33目86科355种。其中鱼类13科51种;两栖爬行类9科17种;鸟类46科246种;哺乳类(兽类)18科41种。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其中兽类有原麝、紫貂等2种,鸟类中有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尾海雕和中华秋沙鸭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4种,其中兽类有黑熊、猞猁、青鼬、水獭、马鹿等5种,鸟类有凤头蜂鹰、黑鸢、大鵟、灰脸鵟鹰、鹗、游隼、雕鸮、长尾林鸮、花尾榛鸡、鸳鸯等29种。

重点保护

2013年5月,在吉林白山原麝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一濒危新物种吉林爪鲵。这一新物种的发现标志着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又一进步。

保护情况

自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完成大量系统保护工作:共设立保护区3座界碑,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65个界桩,10个宣传牌、7个警示标牌,125副条幅,印发宣传单2万余张。完成铁蒺藜网围栏5.7公里;设立瞭望塔1座;新建白马浪驯养基地输电线路1.1公里;修巡护路11公里;在原麝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区分设了5个监测点,突出对原麝的监测和保护。根据冬季可能会造成野生动物的食物短缺情况,在原麝的重点分布区搭起了遮雪棚,定期投放一些多汁饲料,使其补充营养,确保扩大原麝种群数量。

保护区风光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内群峰耸立,谷岭交错,沟壑纵横,双书山、刀尖砬子、白马浪、东岗、四道阳岔东山等主峰栉比鳞次,巍峨屹立在东北面的中朝国界线上。

山上林木苍翠、奇峰怪岩、亭亭玉立,林木野花盛开,湖光山色,层林尽染。浮青浇碧、烟雨蒙蒙,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夏日初晴,登上山峰,中朝边境风光尽收眼底。秋日拾级登上山峰,顿觉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仙境。

自然保护区有许多鸭绿江支流伸向山谷常年不竭,形成网状水脉,似一条银链给大自然注入无限生机,孕育着万物,是生命之源穿梭于大地,流淌于山川之间,自然之美,沁人心脾,在西南山麓溪涧,泉眼众多,百余条溪流山泉甘冽清澈,或回旋于深山密林,或跌荡于悬崖断壁,涧中游鱼细石,藤结树横,充满着大自然的原始风情。

遥望远山,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山得树而妍,林因水而翠。由于地处边境,所以自古人烟稀少,密林广布。现存为次生林和人工林。林木繁盛,植被良好。分布有:红松、落叶松、柞树、胡桃楸、水曲柳、紫椴等珍稀树种。整片山川看上去林海深邃,郁郁葱葱。澄清的山溪,浩瀚的江水,清新的空气形成一幅天然美丽的画卷。保护区内有许多野生花卉,春、夏、秋三季五颜六色的野花令人目不暇接。山、林、花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风景画。

金银峡生态旅游区已初具规模,行走在“金银峡”徒步旅游线上近看小河潺潺,清澈见底,亭榭小桥点缀其上,玲珑雅致,景色绝佳。远可观奇峰突起,危崖壁立,山色如黛,林木葱郁。沿着盘旋曲折山间石阶,听着溪水的欢唱,一路上可以欣赏到天圣瀑布、药王谷、古栈道、一线天、五乳峰、卧熊石、神龙洞、点将台、高峡湖等景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何旭东    下一篇 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