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随枣行

《随枣行》,现代散文集。臧克家著。桂林前线出版社1939年10月初版。《随枣行》收《在第一线上》、《山村之夜》、《郑州在轰炸中》等散文7篇。

目录

《随枣行》,现代散文集。臧克家著。桂林前线出版社1939年10月初版。《随枣行》收《在第一线上》、《山村之夜》、《郑州在轰炸中》等散文7篇。

内容梗概

作者作者

《随枣行》收《在第一线上》、《山村之夜》、《郑州在轰炸中》等散文7篇。1939年春,战时文化工作团解体,文化工作文员会工作由司令长官部政治部接管。臧克家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名义,于4月与姚雪垠、孙陵三人组成“文艺人从军部队”(亦称“笔部队”),4月6日出发,前往随(县)枣(阳)前线,臧、姚、孙分别到广西部队84军173师、143师、189师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参加了5月的随枣会战。后来,臧克家在《笔部队在随枣前线》一文中追述了前线生活,其紧张与危险可见一斑:“我从师部到了粟副师长那边。因为距敌人太近,夜里不敢睡,我们就在桐花树下谈诗,泉水在响,敌人的炮也在响。敌人就在前面的山上,山上的寨子清清楚楚地描给人一个影子。借了夜的掩护,我到了团部、营部、连部,一步一步爬上森林寺的第一线,心,也随着一弦一弦扣紧了。半山腰里就是敌人,鸡鸣犬吠的声音送了过来。”“这一夜,战争的暴雨来了,一夜响了三千炮。我们一夜回走了二十里——回到了万家店的师部,而敌人的炮弹却已经超过了它。钟师长眼睛红肿,声音哑喑,他几夜没合眼了。”翌日晨与钟毅师长握别,回来钟师长派马来接。“到了枣阳,还没坐定,敌人就到了,四下里是枪炮,火光,人群。通过襄樊的大路被切断了,我们撕下了符号,夺路到河南,盘过了山,到了五战区的最后面——均县。连着爬跑了八天两夜,敌人一直追我们到邓县附近三十里。什么都丢了,诗稿也在内。破了几天的功夫,又把它默写出来,这就是那篇《走上火线》。”臧克家与钟毅师长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友情,翌年钟师长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后,臧克家不止一次在诗文中深切怀念这位能文善武的英雄。随枣之行留下了这本散文集《随枣行》、长诗《走上火线》。

作品赏析

从军部队文艺人,克家孙陵姚雪垠。

走上火线“笔部队”,刀光剑影写新闻。

一夜响了三千炮,紧张危险震人心。

战火之中结友情,能文善武钟英雄。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下一篇 老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