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刘西尧

刘西尧(1916~2013.08.24),男,原名刘锡尧,祖籍湖南长沙,1916年4月出生于成都。少将军衔,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原部长,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老红军,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013年8月24日9时30分,刘西尧同志因病在武汉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
中文名
刘西尧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成都
出生日期
1916年4月
逝世日期
2013年08月24日
职    业
军人、科学家
毕业院校
国立武汉大学
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目录

教育部原部长

刘西尧将军是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参加新四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5大队军政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5大队宣传部部长,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5大队副书记,中共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委,中共洪山地委书记,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政委,中共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省委副书记,第2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主任兼1汽副厂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第2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2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副省长,教育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中共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西尧同志因病于2013年8月24日9时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7岁。

生平经历

刘西尧,1916年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原名刘锡尧。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刘西尧生于经商发家的封建大族。他曾在北京读小学,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

1938年,刘西尧受中共湖北临时省委的派遣,到湖北黄冈开展工作。他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工作人员”,职业是黄冈中心小学代课教员。中心县委机关设在黄冈,并在黄石港、田家镇、浠水和武穴等沿江城镇开展工作。他在鄂东集中力量以黄冈为突破口抓建党,抓知识分子工作和培养干部。这些活动为后来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打下了群众基础。

1938年10月,黄州沦陷后的第二天,张体学、刘西尧公开打出“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的旗帜,张体学任队长,刘西尧任政委。他们指挥部队到淋山河、新洲公路沿线,贾庙下三区、上巴河、回龙山、浠水何家寨等地活动,每到一地,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提高我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年底,挺进队已发展到400多人枪,部队一面抓紧训练,一面分头在贾庙、淋山河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袭击敌人。

刘西尧在鄂东先后任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第5大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副书记、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委。

1943年末,刘西尧离开鄂东地区。他回忆在鄂东前后六年(1938-1943年)的战斗生活总结式地说:“尽管我们没有在大别山搞一大块根据地,但是,起到了伟大的战略牵制作用:我们从东面包围了盘跨武汉之敌;在反磨擦中,我们把反共顽固派程汝怀的四个纵队‘磨’得差不多了。沈光武部队后来也垮了;第39军嫡系部队也经不起我们打,调走了;接着是把广西军主力(189师)牵过来了,这就策应了华东2师、7师兄弟部队的反顽斗争。从全局看,正因为我们有根据地,更重要的有一个大小悟山,我们才得以完成以上任务。”

刘西尧后任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

(二)

抗战胜利后,刘西尧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48年5月9日,重建中原军区,刘西尧任江汉军区(1947年12月6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和原中原军区独立旅合编)第1(洪山)军分区政委。后任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委。

(三)

新中国成立后,刘西尧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副书记。

1952年-1954年,刘西尧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4年起,刘西尧任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主任兼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1958年2月,刘西尧陪同周恩来、李富春、李先念等考察三峡坝区,听取中外专家和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1961年10月,刘西尧随同张爱萍副总长到二机部所属单位,考察我国是否可以研制成原子弹。当时由于苏联专家撤走,我国工业和科技基础薄弱,加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原子弹的研制是“下马”还是“上马”,在中央决策时引起争论。张爱萍、刘西尧和二机部部长刘杰,用了将近—个月的时间,对二机部所属主要厂、矿、研究院所,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得出了可在1964年制成原子弹、进行核爆炸的论断,并提出了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1962年底,二机部有人向中央反映“两年规划”不可能实现。周总理和贺龙、聂荣臻、罗瑞卿决定,由国防科委、国防工办组织联合检查组,到二机部检查帮助工作,刘西尧参加了这一工作。检查组经过了解情况后,再次肯定了“两年规划”是可以实现的。

1964年8月,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中共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组成名单:张爱萍为书记,刘西尧为副书记,成钧、张震寰、张蕴钰、李觉、朱光亚,毕庆堂、朱卿云(兼秘书长)、张志善、程开甲等11人为常委。9月23日,周恩来、贺龙、陈毅在北京召集张爱萍、刘杰、刘西尧等对核试验事宜作了最后的布置。毛泽东主席也很快批示同意在10月到11月间进行我国首次核试验。

刘西尧曾任二机部副部长。

一次,江青接见外宾,把刘西尧找去。在谈话中,她大吹1951年在湖北参加土改的事,歪曲事实,鼓吹自己。然后,指着刘西尧向外宾说:“你们问他,他可以证明。”刘西尧不愿帮她说谎,说:“你讲的这些情况,我是今天听你说后才知道的。”江青很不高兴,以后再也不找刘西尧参与她接见外宾的活动了。

“文革”开始后,中国科学院工作中断,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有搁浅危险。1966年8月,周恩来特派刘西尧以总理联络员的身份,进驻中国科学院。

刘西尧在中科院抓业务。主要抓了几件事:一是配合1970年第一颗东方红卫星上天抓时间标准等;二是布置恢复对淮海平原的综合考察;三是继续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搞大分子核酸合成;四是在上海和合肥的两家光机所开始了激光的研究;五是组织队伍到新疆观测日全蚀,加强北京天文台的建设;六是开始了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测量。

刘西尧未能完全扭转中国科学院的恶劣局势,但对当时的卫星研制工作却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他提出建议:把人造卫星工程改由国防科委直接组织领导。中央专委会采纳了刘西尧的意见。国防科委正式确定,由罗舜初将军负责卫星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指派科技部负责人李庄带领一个工作组,于1967年初进驻中国科学院,组成卫星工程办公室,直接处理协调人造卫星工程的有关事宜。同时又从七机部选调了部分搞总体技术工作的骨干,到科学院加强卫星总体工作。由于加强了组织管理,及时调整了调度指挥,使卫星研制工作渐渐转入了正常轨道。

1970年,刘西尧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1973年,刘西尧顶着“四人帮”的巨大压力,批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少数高校试行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5年,刘西尧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粉碎“四人帮”后,刘西尧坐镇《光明日报》。他对制止报社内部派性的发作,稳定报社揭批“四人帮”的大局,旗帜鲜明,功不可没;但他思想保守,很不适应发展的形势。当时,报纸面临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宣传问题。大家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他犹豫了一下说:“那还有康老逝世一周年的问题呢,怎么办?”

1977年,刘西尧出任教育部部长。

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全国的高校校长联名写信,要求罢免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的职务,在那种状态下,刘西尧不得不辞职。

1979年2月,刘西尧离开教育部。

1979年12月,刘西尧任四川省副省长。

离职休养后,刘西尧定居于湖北武汉东湖之滨的茶港。

2003年,刘西尧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

刘西尧1963年5月27日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3年8月24日9时30分,刘西尧因病在武汉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著有《攀峰与穿雾》。夫人,陈景文,生七个子女。

革命经历

求学之路

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大物理系,在珞珈山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

刘西尧刘西尧

1936年8月,20岁的刘西尧领导了武汉大学响应北平“一二·九”的游行活动。

1937年10月2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尚未从武大毕业的刘西尧赶赴红安县七里坪,毅然踏上了从戎之路。后出任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因此在他的人生履历中,武汉大学一栏填的是“肄业”。

抗日战争

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副书记、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鄂皖地委书记,鄂皖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长江地委书记,鄂皖边区党校副校长。

解放战争

任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大冶地委书记兼大冶军分区政治委员。为开辟大冶新解放区,为人民解放军顺利渡江南下做了大量工作。

筹建二汽

1954年,中央同意由时任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的刘西尧任二汽建设筹委会主任。二汽初步选址定在湖北武汉。

1955年,中央决定,二汽在四川成都另选厂址。不久,中央考虑到一汽尚未建成投产,立即又上二汽,不但资金紧张,技术人员也跟不上,二汽因此再次推迟建设。

晚年谈及此事,老人笑谈:“我搞汽车是虚晃一枪。”

结缘核弹

“二汽”筹建搁浅后,这位马背上的将军踏上了进军国防科技之路。

刘西尧刘西尧

1963年,刘西尧从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副主任的岗位上调任二机部副部长,主抓原子弹研制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首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刘西尧是这次试验的副总指挥。原子弹装配好并吊上塔顶,所有人撤离警戒线后,刘西尧将按钮钥匙交给了国防科委副秘书长张震寰,由他按动电钮。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加快氢弹的研制。中国科学家一开始就提出要用空投方式将氢弹投掷到新疆的罗布泊上空。1965年底,刘西尧将军接到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电话,说理论设计方案在计算机上已验证可行,请求立即付诸实施。中央同意后,决定组织三次核试验。

1975年冬,因病住进了北京医院。恰在这时,以清华大学刘冰上书毛主席揭发谢静宜、迟群为导火线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了,张爱萍主持的国防科委又成了“右倾翻案复辟”的典型。与刘西尧同时住院的化工部部长徐少甫劝刘西尧称病和他一道去外地疗养,避开这场运动。而刘西尧担心运动把二机部再次搞乱,还是坚持出院上班。

卫星风波

文革开始后,中国科学院工作中断,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有搁浅的危险。1966年8月,周恩来特派刘西尧以总理联络员的身份,进驻中国科学院。刘西尧未能完全扭转中国科学院的恶劣局势,但对当时的卫星研制工作却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他提出建议:把人造卫星工程改由国防科委直接组织领导。中央专委会采纳了刘西尧的意见。国防科委正式确定,由罗舜初将军负责卫星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指派科技部负责人李庄带领一个工作组,于1967年初进驻中国科学院,组成卫星工程办公室,直接处理协调人造卫星工程的有关事宜。同时又从七机部选调了部分搞总体技术工作的骨干,到科学院加强卫星总体工作。由于加强了组织管理,及时调整了调度指挥,使卫星研制工作渐渐转入了正常轨道。

恢复高考

1977年,复出不久的邓小平重点抓起了教育。在8月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武汉大学副教授的查全性强烈呼吁:从1977年起就改进招生办法,再也不能忽视新生质量了。当时,大学秋季录取计划仍采推荐制。会上,当邓小平转身问教育部长刘西尧当年恢复高考是否可能时,刘做出了肯定回答。他还建议推迟开学时间,当年就恢复高考,获得了邓小平批准。1977年高考恢复,改变了无数国人的命运。约578万人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录取27.3万。

逝世消息

刘西尧同志因病在武汉同济医院逝世,享年97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原部长、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全国政协原常委刘西尧同志遗体送别仪式2013年8月28日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曾任职务

建国前

刘西尧同志1934年进入武汉大学读书,其间加入武汉秘密学联,参加组织武汉大学青年救国团,先后任总务干事、组织干事。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湖北黄安七里坪农村工作训练班学员支部委员,黄冈中心县委书记,鄂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鄂豫边区鄂皖边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长江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鄂豫边区党校副校长,鲁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洪山地委书记,大冶地委书记。

建国后

历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第一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主任兼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国务院联络员、科教组副组长、组长,中国科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中央派赴国防科委学习组副组长,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副省长、省委常委、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刘西尧同志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党的十二大、十六大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主要作品

《攀锋与穿雾:刘西尧回忆录》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愚痴诗集》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9。

成就贡献

考察得出1964年制成原子弹、进行核爆炸是可能的论断,并提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提出建议:把人造卫星工程改由国防科委直接组织领导,避免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有搁浅的危险。推动恢复高考选才制度。

婚姻生活

刘西尧早年照片刘西尧早年照片

1937年底,将军在红安七里坪遇见了刚入党的陈景文。当时的陈景文在七里坪妇女大会上讲话,气宇轩昂,滔滔不绝。在新年联欢会上的演出更是惟妙惟肖。由于陈景文工作随后调动,在七里坪送别时,刘西尧目送陈景文离开。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心里暗想,有这样一个革命伴侣多么好啊!”但刘西尧直到第二年才再次见到陈景文。

1938年1月,刘西尧被党组织派任黄冈中心县委书记,为掩护秘密工作,党组织安排了一名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那名女同志,正是陈景文。

1938年2月的一天晚上,陈景文把她母亲给她的金戒指交给了刘西尧。两人当时商定,戒指作为结合的信物,共同的党费上交给中共湖北临时省委。4月,在黄冈孙家冲铁冶乡,刘西尧与陈景文正式结为伉俪。

两人在一起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52载,1990年初,陈景文不幸因直肠癌逝世。

社会评价

刘西尧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 王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