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矮行星“卡戎”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冥王星和它原本的第一大卫星——冥卫一“卡戎”(Charon)划入了矮行星(dwarf planet)之列,冥王星和“卡戎”就此成为太阳系内的一对共舞的双行星。

目录

2016年9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曾经身为冥王星最大卫星的天体“卡戎”,其北极暗红色的极冠应是由被封闭的气体引起的。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解释这一极地特征的形成过程。

冥王星和卡戎(Charon)冥王星和卡戎(Charon)

此前,人们曾推测冥王星大气层中的甲烷被封闭在了矮行星“卡戎”北极地区,并逐渐转化为红色物质,但遗憾的是这一理论长期以来并无模型支持。

“新视野”号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让天文学家有条件重新审视这一情形。“新视野”号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06年发射升空,主要任务就是探测冥王星、“卡戎”以及位于柯伊柏带的小行星群,它是当时人类发射过的速度最快的太空设备,已于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并利用远程勘测成像仪(LORRI)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卡戎”照片。

研究成果

美国亚利桑那州洛厄尔天文台的威尔·葛兰迪及其同事,此次凭借“新视野”号的最新数据判断“卡戎”北极周边条件是否有支持捕捉并处理甲烷气体的可能。他们使用已知的冥王星和“卡戎”绕太阳运行轨道,对“卡戎”表面环境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卡戎”北极经历了漫长的连续低温时期,温度低到足以圈闭从冥王星大气层中逃逸的甲烷。而这样漫长的寒冬持续了100多年。同时,研究人员的模型还表明,正是由于矮行星“卡戎”寒冷的北极重见阳光,才引起甲烷转化成红色化学物质。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建平    下一篇 王思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