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省级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成立)的基础上设立,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总面积32平方公里。

目录

开发区成立以来,在国家商务部和自治区、银川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不动摇,按照“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的办区宗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创业之路。

截至2009年末,开发区共有各类企业2350家。其中,工业企业366家,规模以上企业76家。预计实现GDP64.7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24.7%;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21.5%;技工贸总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6.1%;一般预算收入4.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36%。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宁夏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新区。

经济发展

截至2009年末,开发区共有各类企业2350家。其中,工业企业366家,规模以上企业76家。预计实现GDP64.7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24.7%;工业总产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21.5%;技工贸总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6.1%;一般预算收入4.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36%。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宁夏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新区。

2005年末,开发区共有各类入区企业140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170家,外资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宁夏高新技术企业的60%。GDP由2001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6.3亿元,年均增长36.6%,工业总产值46.2亿元,年均增长56.6%,工业增加值13.87亿元,年均增长59.3%,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81亿元。在中西部16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位居中上水平,西北五省区位居前列;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特色医药、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机械电器制造企业15家,规模以上企业12家,主要产品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真空锅炉、仪器仪表、钢构件、轴承、管道运输设备等,实现工业总产值8.72亿元,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19.4%;天然气化工类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主要产品有子午轮胎等,实现工业总产值21.12亿元,工业增加值6.34亿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46.9%;新材料企业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主要产品有电池材料、铝镁型材、羊绒、管材等,实现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工业增加值8848万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6.6%;特色医药、信息及其他产业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主要产品有中西药制剂、葡萄酒、枸杞油、食用油、磁卡表、电子监控系统、医院管理软件等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工业增加值8000万元,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5.7%。开发区已经成为自治区和银川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点区域,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招商引资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立足宁夏、银川市的工业基础,随时调整招商策略,创新招商理念、方式和方法,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逐步完善政策引商、环境招商、服务安商的招商机制,促进重点项目入区,使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在招商对象上,围绕机械装备制造、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特色医药、信息技术,注重引进关联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基地的形成。在招商策略上,注重招大商、招外商、招高新技术企业,由注重项目数量向注重项目质量转变,由注重对内招商向内外并举以外为主转变,由注重普惠性政策向灵活运用“一厂一策”转变,由注重坐等招商向“走出去、请进来”,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委托招商方式转变。在招商方式上,建立招商引资动态项目管理库,精心收集筛选储备项目信息,做到每季发布一批、跟踪一批、储备一批,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连续性;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招商会、投洽会,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人士担任招商顾问,组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与东部6个发展较快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缔结友好开发区,在自治区政府驻北京、上海、广州办事处设立招商联络处等方式,结识新客商,联络新项目。在招商力量上,建立招商机构、加强招商队伍,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队招商,集中精力、时间,抓项目、抓协调、抓服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招商部门全力抓的多层次全员招商工作格局。全力争取项目的质量和落地率,收到了明显成效。日本马扎克公司投资3.6亿元建设的中国首座智能网络化机床制造工厂——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宁夏长城须崎铸造股份有限公司与奥地利奥钢联铸造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3亿元建设的共享铸钢工业园;大连实德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银川长城轮胎与新加坡佳通集团共同投资6亿元建设的15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和620万套半钢子午胎项目;康师傅控股西安顶津食品公司投资500万美元的康师傅系列饮品项目以及中国光彩事业西部产业基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入区建设,为“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

为了营造适宜企业创业、发展的优良环境,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一是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多方培育财源,做大财政“蛋糕”。落实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多做贡献;同时完善对税务部门税收任务的考核制度,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收入督查,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以开发银行信贷资金为主导,其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各种专款、贴息资金、土地出让资金为补充,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准确到位,为大规模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积极谋划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银川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着眼于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潮流,着眼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把开发区各项规划与全市整体规划结合起来,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地调整完善开发区各项规划,完成了《区域环评规划》、《远景规划》,有的放矢地对用地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进行完善调整,为快建设、大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开发区调整合并后,结合自治区和银川市产业布局和总体规划,确定了“完善提高一区、重点建设二区、稳步推进三区”的思路,并认真做好规划,扎实组织实施,从而使开发区建设保持了平衡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加大土地清理力度。坚持依法拆迁和人性化拆迁的理念,快速推进土地征购和清理工作,认真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土地清理工作方案,紧紧依靠被拆迁单位的党组织,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动员,依法清理、依法拆迁,既讲原则、政策,又讲感情、方法,快速推动了土地清理和拆迁安置,一区(原高新区)一期投入24818万元,征用土地2.66平方公里,拆迁农民房屋21万平方米,涉及4917人。二期征地拆迁安置费总额30392.3万元,征用和收购集体土地5.18平方公里,拆迁农民房屋7.83万平方米,涉及1467人,并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全体被拆迁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二区(原经济区)投入征地拆迁费1.1亿元,拆迁企事业单位25家,住户1300多户,拆除各类建筑物18万平方米,清理出土地6.5平方公里(含规划控制区2.3平方公里),建设完成安置拆迁户6.75万平方米的住宅楼18幢900套,使所有被拆迁户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消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了和谐发展。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区(原高新区)一期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建设完成总长15.7公里的13条道路,实现了道路、供电、给水、排水、通信、天然气、供暖、蒸汽、有线电视、场地“九通一平”,园区公共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庭院绿地44万平方米,绿地率30%,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初见端倪。二期投入资金2.6亿元,建设13条道路,总长27.2公里,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备;二区(原经济区)投入资金近3亿元,全面展开11条道路(26公里)及配套设施、绿化工程建设,完成文昌南街、经天东路、同心南街、济民东路4条主要道路以及12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带和污水处理厂一座,供电容量达26.3万千瓦,天然气年供气能力达9亿立方米,规划的9个集中供热站正在建设之中,入区企业的供热和供汽均采用天然气方式,电信、有线电视等随道路建设管网已经敷设,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一篇 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