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小草坝天麻

小草坝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以冬麻为好),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目录

天麻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无绿叶,地下块茎肥厚,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哑铃形,长约1020厘米,粗35 7厘米,肉质,常平卧;节较密,节上轮生多数三角状广卵形的膜质鳞片。茎直立,高11.52米,下部疏生数枚膜质鞘。总状花序顶生,花期显著伸长,长3050厘米,具花3050100;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厘米,与子房(连花梗)近等长;花橙红、淡黄、蓝绿或黄白色,近直立;花梗长35毫米;萼片与花瓣合生成花被筒,筒长约1厘米,直径57毫米,顶端5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藏于筒内,无距,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毫米,上部边缘流苏状;蕊柱长57毫米,子房倒卵圆形。蒴果直立,倒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89毫米;种子细小,多数。

分布

世界分布

天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东起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的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中国分布

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主产干贵州毕节、大方、黔西、贵定、赫章、都匀、遵义,四川荥经、古蔺、叙永、宜宾、雷波、马边、通江、茂县、乐山、洪雅、雅安、茂汶、汶川;云南昭通、彝良、镇雄、永善、大关、绥江、盐津、鲁甸等地。此外,陕西汉中、安康、商雒,甘肃甘南、文县、陇南.河南西峡、卢氏、桐柏,占林浑江、抚松、临江、通化及安徽岳西,霍山亦产。

主治

各种风湿麻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寒痹,瘫痪不遂,语多恍惚,善惊失志。助阳气、补阴气,被子五劳七伤,环境不适引起的病证,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晕头痛。

验方

《时珍》说:天麻是肝经气分的药。《素问》上写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天麻是进入厥阴经而治各种病的。罗天益说:“眼黑、头旋、风虚内动,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是定风草,所以是治风的神药。现今有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的人,这是天麻祛风的验证。

1、肝虚不足的人,宜用天麻、川芎补。其用处:治成人风热头痛,小儿急惊风,各种风湿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2、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以及治疗头晕、多睡、肢节痛、偏

头风、鼻痈、面肿等症,都要服“天麻丸”。配方及服法:天麻半两、芎

二两,共研为末,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服一丸,饭后服,

茶或酒送下。

[]还筒子(天麻子)

定风补虚,功同天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下一篇 强迫他人吸毒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