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剧院
目录
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名称由来无考。因其盛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属庐州(今合肥市),故于1955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称庐剧。
庐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与徽戏和京剧一度合班之后,多方吸收,丰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是折戏和本戏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凉”、“寒腔”、“三七”;老生唱的“正调”、“哀调”;老旦唱的“正调”、“哀调”;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调”;丑与彩旦唱的“丑调”;以及神鬼出场用的“神调”、“鬼对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寻板(类似导板)、抹拐(类似扫头)、伸腔、连词、切板、大小过台等变化。落板时常用帮腔,满台齐唱,称为“邀台”(或“吆台”)。花腔多为民歌小调,常用于三小戏,活泼健康,有40多种,大多专戏专用。庐剧分皖西、皖中和皖东三路,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声较多,称为“山腔”;东路婉转抒情,称为“水腔”;中路明快朴实,介乎两路之间。庐剧的唱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唱腔中不断出现用假声演唱的旋律,称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帮腔吆台,即当舞台上的演员唱到一定的时候,由场面和后台的演员齐声帮唱,高亢辽阔,烘托剧情,渲染舞台气氛。其乡土味很浓,风格明朗。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花样翻新,姿态优美。 庐剧从编剧到导演,从作曲到舞美的设置无一不与兄弟剧种相同。至于演员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与其他剧种也没有根本区别。要说有区别主要是声腔。庐剧唱腔主要来源于民间,古庐州有门歌、秧歌、莲花落、搭汗巾等民间小调,大别山有山歌,巢湖地区有著名的巢湖民歌。庐剧的唱腔就是根据这些民歌和小调加以提炼、升华、改良而来的,比较朴实,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韵味也十足。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对这种唱腔爱听、爱唱,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1949年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伴奏音乐由原来的只以锣鼓伴奏改为丝弦伴奏,并增加了部分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合肥市庐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剧团长年坚持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深得人民群众喜爱,荣获过安徽省“国营剧团农村巡回演出将”,多年来,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福建、内蒙、四川等省、市参加过汇演,调演、慰问演出和商业性演出。五十年代曾应邀赴中南海怀仁堂作专场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以及张治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
历年来剧团还多次为国际友人及港澳台胞演出。五、六十年代创作、移植演出了《梁祝》、《张羽煮海》、《罗汉钱》、《刘胡兰》、《双丝带》、《李华英》等大量传统戏和现代戏,获得过安徽省、华东地区戏曲汇演、创作、演出、表演等奖励。
七十年代演出了一批现代红如《江姐》、《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上演传统剧目,首演《十五贯》连满八十场,继演《秦香莲》连满一百二十场,重新排演了《白蛇传》、《半把剪刀》等,特别是复排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花园扎枪》、《休丁香》、《双锁柜》等传统剧目、更屡演不衰。
八十年代起创作排演了《抬大鼓》、《廉泉试官》、《如意缘》、《新城隍,老城隍》等剧目获得了合肥市编、导、音、美、演、各项奖励。
八九年至九零年,剧团在创作上作了“洋为中用”的大胆尝试,根据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庐剧《奇债情缘》在获得合肥市、安徽省大面积奖励后,又晋京参赛演出,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出奖”,在“洋剧中国化、莎剧戏曲化,经典民间化”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艺报、安徽日报等报刊作了大量的评论和报导,受到国际友人、首都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一九九四年剧团为配合改革开放,创演了大型现代戏《好人王科长》参加了安徽省第四届艺术节获得了编、导、音、美、演出、伴奏、表演等七项一等奖,在全省一举夺魁,该剧同年还获得了安徽省九四年度“五个一工程”并由省委宣传部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竞选。
一九九七年创作演出了反映新形势下军民关系的庐歌音乐剧《鱼水浪漫曲》率先在安徽舞台上推出戏曲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安徽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一九九九年创演的黄梅歌舞《听洞房》晋京参加国家计生委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举办的汇演,获得金奖并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在全国播放。
王本银----艺名小庄锁、王三俏、王老本,他在庐剧艺术改革有开创意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扮演祝公远一角,获得好评。之后在塑造《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讨学钱》中的老先生,而蜚声庐剧界。
丁玉兰----庐剧女演员,擅演剧有《休丁香》《秦雪梅观画》《玉簪记》《双丝带》等。
孙邦栋----安徽合肥人,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