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
- 中文名称
- 沁河
- 别称
- 沁水,古称洎水
- 所属水系
- 黄河左岸一级支流
- 发源地
- 1: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
- 发源地
- 2:山西省沁源县太岳山二郎神沟
- 地理位置
- 山西东南部河南北部
- 流经地区
- 安泽、沁水、阳城、晋城、济源、武陟
- 河长
- 485公里
- 流域面积
- 13532平方公里
目录
沁河流域经过沁潞高原,穿太行山,自济源五龙口进入冲积平原。流域边缘山
沁河河南沁阳市马铺村畸形河势岭海拔高程多在1500米以上,中部山地海拔高程约1000米。流域内石山林区占流域面积的53%;土石丘陵区占流域面积的35%;河谷盆地占流域面积的10%,冲积平原区占流域面积的2%,分布于济源五龙口以下,有灌溉之利,亦有洪灾威胁。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向南流经沁洛高原的沁源县、安泽县、沁水县等县。于阳城县润成镇进入太行山区,东南流入河南省境,至济源县五龙口出山后,流入平原,东流经沁阳县、博爱县、温县,在武陟县城南方陵村注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全长485公里。
在河南省焦作市境内,过境长90余公里。在济源县境内,岩溶发育,有泉水出露。沁河径流资源丰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5.1立方米/秒,占总流量的32.5%,含沙量低,稳定可靠。
在武陟县境内,从小董乡的沁阳村流入境。流经小董、西陶、大虹桥、三阳、阳城、城关、木城镇、二铺营、北郭9个乡(镇),到北郭乡的方陵村注入黄河,过境长34.9公里,河床宽330~1200米。沁河在1948年前后,还是常流河,6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建闸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到本县境内经常断流,成为"季节河"。最大洪水1982年为4280秒/立方米。
干流河道分为四段:河源至安泽飞岭,长131公里,平均比降8‰,河床多砂砾石,河谷宽400~1000米,两岸山高50~100米;飞岭至护泽河口,长179公里,平均比降2.4‰,上段谷深流曲,下段穿行润城盆地,河谷一般宽200~500米,两岸山高50~150米,已建灌溉兼发电的水轮泵站多处;护泽河口至五龙口,长85公里,平均比降3.6‰,河道斩切太行山,穿行于宽约200~300米的峡谷之间,两岸崖壁陡立,水流湍急,河段内石灰岩地区溶洞水发育,最大的马山泉,流量达4立方米每秒;五龙口至沁河口,长90公里,平均比降0.5‰,河道流经冲积平原,通称沁河下游河段,在博爱县北金村附近接纳最大支流丹河。沁
河下游河道两岸筑有大堤,全长150多公里,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4米,武陟县木栾店附近临背河悬差7~10米,与黄河干流下游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历史上决口泛滥频繁。
山西省境内,沁河的主要支流有丹河、阳城河、端氏河、获泽河等。
丹河,是沁河的最大支流,古称丹水,后称丹河。因发源
于山西省高平县丹朱岭(玻璃山石堂沟村),故名。自北向南流入河南省博爱县,至沁阳县北金村入沁河。河长120公里,流域面积3152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南省河长52公里。
蟒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南指住山麓,流经桑林乡拐庄东南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19公里,河床宽约5~10米。发源于大溶洞,相传洞中曾有巨蟒,故名。
巴公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东周乡境内,南流入晋城市郊区境内的太阳、巴公、高都3镇,于高都村注入丹河。全长22公里,河床宽约5米,流域面积为188.8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永禄河,丹河支流。发源于高平市永禄乡堡头村,由北而南,流经永禄乡全境,在铺上村汇入丹河。全长11.85公里,河床均宽2.55米。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5万立方米。上游建有堡头水库。
端氏河,沁河支流。上游为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流域有水浇地8000余亩。
涧河,沁河支流。古称桑林水。发源于沁水县历山北麓。流经交口、南阳等处,入阳城县境。流经西交、桑林、台头、东治等乡镇,注入沁河。全长6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856.2平方公里,河床宽15~30米。1982年8月出现最大洪峰,流量达700立方米/秒。
山泽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沁水县佛庙岭东麓,流经山泽、必底、秦庄等地,在林村西入沁河。长约25公里。建有山泽水库。
东河,沁河支流。俗称山交河。发源于浮山县横岭,自西向东,于东垛出浮山境,入沁水县,注入龙渠河。全长约30公里。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县河,沁河支流。沁水县境内最大的河流。由上游梅河、杏河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两河在县城东南汇流后,经城关、郑庄乡等4个乡镇,在河头村注入沁河。总长60.7公里,流域面积168.3平方公里。河水落差大,坡陡流急,流域内植被条件差,冲刷严重,含沙量大。多年平均来水量0.497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67秒立方米。建有多处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4000余备。
龙渠河,沁河支流。浮山县山交河和沁水县卫村河两河在沁水县谭村汇合后,流经龙渠等地于王必村西放沁河。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477平方公里。一般流量1.8立方米/秒。在流经龙渠村西时,两山夹峙,从数十丈高岩上倾泻而下,水力资源丰富。建有龙渠水电站。
龙门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东南三盘山东麓,南流经三窑乡神仙洞,在河南省境内的木公山入沁河。全长26公里,河床宽约5~8米,属季节性河流。河道弯曲狭窄如门,两岸直立,每当洪水暴发,从下游观其势,如巨龙从门中跃出,故名龙门河。
芦苇河,沁河支流。古称阳泉水。发源于沁水县芦坡,流经阳城县羊泉、芹池、町店等乡,至润城镇下河村汇入沁河。长41公里,流域面积291.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50~100米。1982年8月出现最大洪峰,流量达1500立方米/秒。
隔山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西南析城山东南麓,流经杨柏乡入河南省境。山西省境内长13公里,河床宽约5~8米。位于石圈河西,两河间有漏明山相隔,故名。
南门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西南的析城山南麓,流经横河乡的三缠腰入河南省境,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约8公里,河床宽约10~20米。支流紫院河发源于析城山西门,流至横河乡境内注入南门河。长4公里,河床宽3~5米。
盘亭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西南的小尖麓,流经横河乡的前坪庄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16公里,河床宽约5~25米。
石圈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阳城县城南风山岭麓,流经桑林乡境内入河南省,注入沁河。山西省境内长12公里,河床宽约5~10米。
南大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沁水县土沃乡白华岭。流经白桑乡坪头庄入沁河。全长75公里,河床宽100~300米。属季节性河流。主要支流有获泽河、西小河等。获泽河发源于阳城县城西18公里之老鹤岭下,注入南大河。全长15公里,河床宽约5~20米。沙坡水库上游属常河,下游属季节河。因该河流经固隆的泽城村,西汉时为获泽县治所,故名;西小河发源于阳城县西北的壑山麓,流经西沟乡,至县城西南入南大河。全长约14公里,宽约15~50米。
白水河,沁河支流。发源于郊区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后注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867米。上游建有水库8座,下游河道筑有河坝。水库以上为常流河。
石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郊区衙道乡,向南流向,在河南省境内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23.5公里。流域面积为74.2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长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下村乡武神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晋城郊区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李寨5个乡镇注入沁河。全长54.7公里,落差大,流量为0.96立方米/秒,河床约40米。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上游建有8座水库,下游河道筑河坝,水库以上为常流河。
冶底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李寨乡西北部的环秀村,向西南流经冶底等村注入沁河。长约24公里,流域面积75.7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犁川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犁川北,向南流经犁川、南岭、土河3乡镇注入沁河。长30多公里。河床宽约7米,流域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范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土河乡东土河村,向西南流经南河、范河等村注入沁河。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河床宽约6~11米。为季节性河流。
槽沟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衙道乡东部,向南流入河南省境内注入沁河。长7.6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内为季节性河流。
白涧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衙道村附近,向南流经陈庄、道宝河出省境,在河南省济源县的白涧寺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22.6公里,河床宽约7~11米,流域面积26.7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仙神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追山乡东凰头村附近,向南流经白河、罗河等村,在河南省沁阳县仙神庙注入沁河。在山西省境内长18.7公里,属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48.5平方公里。
龙湾河,沁河支流。发源于晋城市郊区土河乡东谷坨村附近,至拴驴泉南入沁河。长15.7公里,河床宽约6~10米。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马山泉,又名延河泉。在阳城县东冶乡马山村东。出水量为晋城诸泉之最。平均流量为4.5立方米/秒,最多时可达7立方米/秒。泉水东入沁河。
济河,发源于济源县城西北2公里处,有二源,一出济源济渎庙,一出龙潭。二水在济源程村合流,东流至沁阳柏香后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为猪龙河,是济河主流,流经温县于坨村入黄河;另一支流入沁阳县城,流至龙涧村入沁河。济河常年流量在1.5立方米/秒左右。
沁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4.4℃,无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递减,上中游平均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8亿立方米,其中,82%来自五龙口以上,其余来自丹河。年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实测年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仅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3%。7~10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径流量仅占17%。年平均输沙量为720万吨,80%集中在7~8月。
沁河流域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间洪水来源区之一。沁河洪水约有60%~70%来自五龙口以上,据调查考证,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阳城九女台曾发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
河道曲折率(弯曲度)为1.95。沁河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内),其中河南省境内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龙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砾石广布,仅局部地段,坡度较缓;出五龙口后,坡度猛降,接纳北来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两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长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
沁河水资源比较丰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8亿立米,五龙口为14.3亿立米。丹河山路平站为322亿立米。沁河约90%以上的径流量来自山西省,河南省来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径流量占全年总水量的50~60%,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四倍左右。
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发生在每年七、八月间。五龙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为4130立米/秒,五龙口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1895年8月8日,为5940立米/秒。
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19吨(小董站1951~1979年),属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98万吨(小董站),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在1954年,为3130万吨,历年最小为1965年45.8万吨,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8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6%。沁河河水质好,受污染轻微。
在山西省境内,沁河到达端氏镇以后,地势逐渐平缓,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裕,促成了农耕经济的相对发达,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这里聚集了比较多的人口,形成了充裕的农耕经济。发达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一方的繁荣,生活富裕,人口密集。以润城为例,清光绪年间,润城人口一度达8000余口,超过了1998年的一倍。
沁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冶炼业和煤碳采掘业丰富着当地人的经济生活。在沁河流域的阳城县境内,沿河两岸遍存明清时期所遗留的"铁山"(炼铁后的矿渣)。在润城镇,现存的明清建筑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墙体是用炼铁后遗弃的钳锅砌筑的。
《泽州府志·卷四十九·记事·阳城县》记载了"明正德七年霸州贼刘六、刘七等,至阳城县东白巷等村,民以铁锅排列衢巷,登屋用瓦击之,贼不能入"的故事也充分证明了,当地冶铁铸造业的发展。
采煤业是沁河流域的古老产业。沁河流域的无烟煤,以质地坚硬、无尘而被誉为"白煤"。明清两代,广为高官喜爱,并成为英国王室壁炉所必备的燃料,有着"兰花炭"的美称。煤炭是当地人们做饭取暖用的燃料,并可直接用于炼铁,煤炭支持了冶铁业,冶铁促进了采煤业。
产品的销售,人群的消费,都离不开集市与商贩,于是沁河流域便出现了几个大的集镇。比较著名的有润城镇、郭壁镇、窦庄镇、端氏镇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润城镇。丰腴的土地,众多的手工业,繁荣的商业造就了一大批手握重金的财主、商贾,如郭峪的王重新、下庄的李思孝等,都是商行千里,富甲一方的乡绅。
在沁、阳接壤的沁河流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有王国光、刘东星、张五典、张铨、张慎言、张云鹏、张春、陈廷敬等。他们个个高官厚禄,建造了深宅大院,书房花园,收罗了天下众多的财富,成了显赫一方的名门贵族。他们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影响着一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沁水和阳城衔接的沁河流域,历史上就是一块丰腴的土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城筑堡由来之久。三家分晋始有端氏,战国争雄屡有战事,于是便有了白起屯兵的屯城、武安城、马邑城、王离城等。以后各代虽也有一些堡寨建筑,但痕迹甚少。明末陕西大旱,天灾人祸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晋相邻,于是山西南部的沁河流域便成了那次起义的最早战场,义军曾五次进入这片土地,在沁河流域保留下了的许多堡寨建筑,成为沁河流域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河南省境内,沁河水在济源冲出了丰稔肥沃的冲积扇平原,距五龙口东南两公里,沁河南岸有一台地,人称"沁台"。有史以来,洪水泛滥均未殃及。据资料表明,这里有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地面灰层堆积3米左右,多有史前文物。因沁水公主园而得名的《沁园春》词牌,因毛泽东的运用,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标签。沁水公主园遗址就在沁河北岸(五龙口景区内有"太子沟"、"娘娘洞"等景点)。沁园历经战火,毁于元初。
相传三国时,司马懿要从山西调运粮草兵士到京都洛阳。山西与洛阳之间有太行山阻隔,唯一可供选择的只有沁河河谷。沁河有水,却无法行船,只好在崖壁之上依崖凿孔,插梁架板,修筑了一条近百公里长的栈道。沁河古栈道在济源境内长达36公里,大致可分为马鞍山区、张庄对岸区、司马懿藏兵洞区、和滩区、1号石门区、紫柏滩区等6个文物保护区,栈道壁孔多达140余处。也许是为了纪念司马懿开凿沁河栈道之功,在马鞍山区古栈道石崖上,离沁河水面10米处刻有一尊司马懿石像。另外,这里还有司马懿藏兵洞、司马懿钓鱼台等遗迹。在沁水湾附近的两岸流域,还留存有化城寺遗址、枋岩书法遗存、裴休洞、裴休祖茔、荆浩墓、盘谷寺、袁公祠等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沁河沁阳、武陟一带灌溉工程相传始于秦代,名为秦渠。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河内郡野王县(今沁阳县)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整引沁灌溉。唐宝历元年(825年)河阳节度使崔弘礼"治河内秦渠,灌田千顷",大和七年(833年)河阳节度使温造修坊口堰,引沁水灌"济源、河内、温县、武德、武陟五县田五千余顷"。此后,沁河灌渠有盛有衰,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沁河灌溉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共建水库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博爱县北境丹河青天河水库),小型水库4座,总蓄水0.2263亿立方米。1987年沁河两岸(包括丹河)有引水涵闸54座,其中48座为50年代以后所建。涵闸总引水能力达150立方米/秒,主要灌区在沁河者有广利、界沟、白马沟和亢村,在丹河者有丹东与丹西。
广利灌区包括沁阳县南大部土地和济源、温县、孟县、武陟4县部分土地。灌区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为老灌区。旧有广济、利丰、永利、广惠、大小利河及甘霖等渠。民国期间,渠道失修,塌坡淤塞严重,仅灌济源县1万余亩。1949年人民政府领导修复。1950年合广济、利丰、永利等7渠为广利渠。渠首除广惠渠居沁河左岸外,余皆在右岸五龙口处。1957年灌溉面积发展到47万亩。1959年重建原利丰渠渠首闸,开总干渠,长64公里。李桥村西、沙河引沁渠入口以上,设计正常过水能力4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50立方米/秒。以下至十八里村东北,因接纳沙沟引沁水,设计正常过水能力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1958年和1959年,区内先后建平原水库17座。水库蓄水后,大面积改种水稻,又因输水渠渗漏加大,排水渠淤塞,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一度扩大到20余万亩。1962年,平原治水改以除涝治碱为中心,区内水库多被废除,此后渠系工程多经改建。1987年有总干渠1段,干渠4条,还有沁北广惠和沁南沙沟、新利诸引沁干渠。灌区范围缩至沁阳县沁南地区和济源县东部分地区,1983年实际灌溉面积14万亩。
界沟灌区亦称孝敬灌区,在博爱县西南隅,南濒沁河,北接丹东灌区,西南临丹、沁二河,有耕地面积3.2万亩。1965年建闸引沁水灌田,渠首在蒋村南,闸名幸福,引水流量0.5~0.7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实灌面积均为1.2万亩。白马沟灌区又名张茹集灌区,在博爱县东南隅,西面和北面分别与界沟灌区和丹东灌区相接,南至沁河北堤,有耕地4万亩。1966年于秦庄西南之沁河北岸建白马沟闸,引沁水灌田,设计引水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80年代初灌溉面积1.14万亩。亢村灌区即温县引沁灌区,在温县北部和东北部,北临沁河南堤,区内耕地面积5万亩。原为广利渠灌区一部分,1962年后,广利渠灌区范围缩小,始径引沁水单独成一灌区。1977年改建引沁闸,日常引水量1.7~3.2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灌溉面积达3万亩。
两灌区均是老灌区。丹东灌区在豫境丹河以东,焦枝铁路以南,博爱县境的西金城以北,阳家庙以东,并包括焦作市、修武县的部分土地,引丹河水为源,引水口在后陈庄南丹河左岸。区内有总干渠一条,干渠两条。丹西灌区在沁阳县的丹、沁夹角地带,有耕地5.5万亩,于丹河右岸取水,取水口有二,均在小孤山,和丹东渠首相对。丹东、丹西两灌区天然来水不多,1955~1964年平均引水流量为6.4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实灌面积分别为16.7万亩和15.3万亩。
张峰水库,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张峰村,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库容3.94亿m3,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17.48亿。200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张峰水库工程由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导流泄洪洞、溢洪道、供水发电洞及渠首电站、川坡电站等。输水工程包括总干、一干、二干和三干,分别向阳城、高平、泽州和晋城市城区四县、市供水,线路总长145km。设计流量6.45~2.44m3/s。
工程需动用土石方1000万m3,混凝土36万m3;需用水泥19.8万吨,钢材2.7万吨;淹没房窑面积21.6万m2,土地1.3万亩,移民搬迁3862人。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2.07亿m3,年发电量770万kw·h,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将由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2007年11月8日上午10时,张峰水库枢纽工程完工暨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现场会隆重召开。张峰水库枢纽工程自2005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经过广大建设者的积极努力、艰苦奋战,水库枢纽工程提前8个月胜利完工。整个工程共评定单元工程4900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4169个,综合优良率达到了85.1%,居国内先进水平。
沁河流域总人口217万,农业人口占92%,耕地537万亩。沁河下游灌区,相传始于秦代。建国后,全流域水利建设发展较快。据统计,1981年灌溉面积已达205万亩(包括下游流域外引沁灌区)。已建米山、任庄、董封、上郊、青天河等5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枯水季节水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要。
济源五龙口镇是沁河出太行后冲出的第一块肥沃地带,自秦代起,沁河两岸人民在这里"隔山取水",修筑了第一条水渠--枋口堰。千年以来,当地百姓比照枋口堰的原理,又在沁河上开凿出数十条大大小小的水渠,这些水渠有的是在废渠的基础上重修的,有的是修建的。到明朝时期,沁河下游已有小渠十几条、大渠五条。五条大渠犹如五条横亘在豫北大地的卧龙,五龙口地名也由此而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进行3次复堤,完成土方1258万立方米。第一次从1949~1953年,两岸大堤培修标准为:堤顶高出1933年2500立方米/秒洪水位1米,顶宽5米,险工堤段6米。北岸丹河口以上因有天然滞洪区不加培修。南岸堤顶宽4米,临河边坡为1:2,背河边坡1:3。共完成土方382万立方米。1954年沁河小董站发生3050立方米/秒的超标准洪水,该堤经受了考验。此后,明确两岸堤防以防御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的洪水为标准,南岸堤顶超出洪水位1米,北岸1.5米,堤顶宽度北岸险工7米,平工5米;南岸险工6米,平工5米。新修堤段坡度南北岸临河为1:2,背河为1:3。新修堤戗顶宽均为2米,临河与设计水位平,背河应低于设计水位1米,坡度仍为临河1:2,背河1:3。1963年沁河堤防北岸超高又增至2米,平工堤段堤顶宽增至6米,险工堤段增至8米,南岸超高不变,沁阳马坡至沁阳东王召长约7公里堤段超高改为1.5米。1967年沁河绝大部分培堤堤段修够标准。1954~1972年修堤土方共358万立方米。1974~1983年,根据沁河历年淤积情况进行第三次复堤。防御洪水的任务仍为保证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不决口,对超标准洪水,仍采取丹河口以上保南不保北,丹河口以下保北不保南的原则。复堤长度1082公里,加高0.3~1.5米,计划土方577万立方米。截至1987年完成土方567万立方米,占计划数98.3%。
沁河河道,武陟县木栾店段,位于入黄河口以上8公里处,堤距宽仅330米,是一卡口,左堤临背悬差大,防洪标准不足,大河顶冲急湾,加之双曲拱桥,壅水严重,威胁堤防安全。为解决这一险点,1981~1984年进行人工改道,从杨庄起将原3.5公里长河道内卡口河段于背河向右开辟一段新河道,展宽为800米,老左堤作为第二道防线。老河床高7米,宽200~900米,作为新左堤后戗平台,减少临背悬差7米左右,使设防标准水位降低1.8米左右,消除了壅水。该项工程新修左堤长3195米,右堤长2417米,工程全部按防御小董站4000立方米/秒设计,左岸堤防超高3.6米,顶宽15米,右岸堤防超高1.0米,顶宽10米,边坡1:3。计做土方3116万立方米(包括16座土坝基)。
沁河下游河道丹河口以下46公里处为一卡口。该段长约750米,堤距宽仅330米,左岸为木栾店(今武陟县城),右岸为武陟老城,两岸堤防夹峙,河道至此急剧转弯,为沁河最险要的一处险工堤段。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沁河从此决口。1933年黄河涨大水,倒灌至木栾店。1968年在木栾店卡口处又修建一座双曲拱桥,阻水面积达11%。为解决木栾店卡口河段,保证沁堤安全,1980年决定于卡口上首右岸杨庄进行人工改道。
改道工程在杨庄至莲花池长约3.5公里地段内进行。在场庄处修新右堤,利用老右堤一段上下延长,将老河道封起来作为新左堤,使河道由原330米扩宽至800米,裁弯取顺。为了保持新河段主槽与原河道主槽能够上下衔接,防止河流发生新摆动,在新左堤上布设险工护岸工程,上迎朱原村险工来溜,送入老河槽;在改道区出口处的左岸滩沿上修一护滩工程,防止可能冲刷而出现的不利河势。并在新河道内另建新桥一座。
杨庄改道范围3平方公里(新河道15平方公里),搬迁人口4675人,房屋4899间,占、挖、踏土地3800亩(永久占地6787亩)。改道工程于1981年开工,1982年完成防洪主要工程,1984年汛前全部完成。其间,1982年8月2日,沁河小董站发生4130立方米秒的超标准洪水,这是1895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当地群众10万人上堤抢修子埝,保住了堤防安全,起到局部改道的应有作用。
沁河洪水实测最大流量4130立方米/秒,历史调查最大洪水推算流量14000立方米/秒。1950年以后,沁河以防御4000立方米/秒为标准修建的堤防工程除北岸丹河口以上北金村、龙泉、杨华为泄山洪入沁缺修8656米外,已均按标准修固。为了防御超标准洪水,确保丹河口以上南堤和丹河口以下北堤的安全,设立南、北两滞洪区。
沁北自然滞洪区,位于丹河口以上沁、丹河交汇的夹角地区,东、南分别有丹河和沁河,西、北两面为太行山麓,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较陡。主要利用龙泉、杨华两缺口自然倒灌的作用削减下游洪峰。自然倒灌的影响范围包括沁阳县的北关、解庄、西尚3乡和紫陵乡的部分地区,此区有耕地8万亩,居民6万余人。
沁南滞洪区,位于黄河北岸武陟县境,京广铁桥上游14公里处,系黄、沁河汇流的夹角地带。该区南为黄河大堤,北、东为沁河堤防,地势低洼,1951年辟为滞洪区。当小董站流量超过4000立方米/秒时,在五车口预留分洪口,自然漫溢分洪,入沁南滞洪区,以保证沁河北岸大堤安全。该滞洪区在102米(黄海)水位以下,淹没面积142.6平方公里,相应库容5.18亿立方米。分洪时临时迁移安置居民,退水时从滞洪区末端方陵破堤泄入黄河。
1958年以前,沁南滞洪区有兼滞黄河部分洪水的任务。当黄河盛涨,郑州黄河铁路桥壅水严重,再遇伊、洛、沁河并涨,严重威胁黄河北堤安全时,于武陟解封破黄河堤分泄部分黄河洪水入沁南滞洪区,以策安全。1958年以后,沁南滞洪区未再安排分泄黄河洪水的任务。
郦道元在注中把沁河东源紫红河作为正源,所以说沁河发源于羊头山。羊头山亦称谒戾山,横亘于武乡、沁县、平遥、沁源交界处,赤石桥河与紫红河皆发源于此山,在郭道镇境与正源相汇,故曰“三源奇注,经泻一隍”。沁河南流经交口村有白狐窑河从东汇入;在河西村有狼尾河从西汇入;在中峪乡龙头催有西川河从西汇入,故曰:“又南汇三水”。同时又有两岸溪涧不断注入,故曰“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这最后流经大南村出沁源县境。
《水经注》有曰:谒戾之山,沁水出焉。这谒戾之山,也就是绵山,而沁水,我们今天称之为沁河。这条山西的第二大河流,从二郎神沟款款而来,脚步轻盈,温柔婉约,走过沁水、阳城,她回眸一笑,曼妙的身姿舞动出一条条曲折宛转的弧线之后侧身隐入了太行。沁河远去了,最终融入了黄河的激流,但我们依然能够听到她一声声徘徊的脚步,读懂她一次次深情的顾盼,因为我们忘不了她对这片土地的世代惠泽。
受沁河惠泽最多的两个县莫过于沁水和阳城,这两个县唇齿相依,一因水名,一因山名。沁水县的疆域与县名曾几经变更,它最终在隋代以沁水定名并延用至今,这未尝不是出于对沁河的回报。相比之下,阳城县的历史更为久远一些,《墨子》曰:“舜渔于获泽”指的就是这里,它在唐代因为位于太岳之南而改名为阳城。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