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的。国际台与北二外将充分发挥双方的学科优势和平台优势,在国际传播学院的学科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国际新闻传播师资队伍、新闻实习实训基地等五方面实施共建。共同培养专业背景复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复合型、实践性、跨文化的国际传播人才。

目录

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本科专业和国际传播人才实验班,并已招收文化与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

新闻学(国际新闻方向)

该专业关注全球化时代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大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国家新闻、宣传、出版等部门机构培养具有国际新闻素养、精通外语、通晓国际传播规则、掌握多媒体工作技能,具有国际意识和国内外主流媒体工作能力的精英人才。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大众传播通论、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英文新闻采访与报道、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跨文化传播、中西新闻比较、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摄影与摄像、音频视频内容制作等。

国际传播人才实验班

该试验班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得全新举措。“实验班”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强化学生英语学习,采取“1+3”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由国际传播学院和英语学院两大学院联合培养,开设大量的英语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跨文化传播、新闻编译多种专业核心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旨在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同时也具备坚实的专业功底的高水平实践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优势特色

国际传播学院充分利用二外作为外语类院校的资源优势,突出“专业 + 外语”特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鼓励学生通过选修、辅修、实验班等多种途径,学习外语课程,夯实外语能力。在师资配备方面,学院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拥有海外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学院重视与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的联络交流,聘请传媒业界精英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开设多种专业课程,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硬件设施方面,学院建有新闻学实验室(包括非线性编辑室和演播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应用软件,为学生实践操作提供充足的平台。

国际交流

国际传播学院注重国际交流,每年选派多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学院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斯旺西大学、东英吉利大学开展了“2+2”、“1.5+1.5”等多种类型的联合培养项目。

实践活动

国际传播学院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努力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发展平台,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诸多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为奥运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提供翻译、组织、宣传等服务,在中非峰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中担任志愿者。

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到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与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社、北青传媒集团等多家著名媒体合作成立校内外新闻传播人才实训基地,为在校生提供多媒体实习课程,指导学生在学校新闻社、电视台等校园媒体中参与新闻实践活动。

学生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表突出,曾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新闻奖”、“北京市新闻奖”、北京市“挑战杯”、“全国高校文学大赛奖”、中国高校电视奖等多种奖励,并在近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在北京市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同时,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获得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优秀成果奖”等。

学生就业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学院一直保持95%以上的就业率,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有中央统战部、外交部、贸促会、国家外文局、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汇丰银行、北京银行、中国移动等。同时每年约有20%的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赴英、美、德、日等国高校继续深造。

人才培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发挥各自语言文化与新闻传播的优势,共同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国际传播学院,着力培养多语种、跨文化、全媒体的高素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在人才模式创新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将建立以新闻传播为主体、以外语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语种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建立以理论为本、实践为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全媒体实践性国际传播人才;建立以中西并用,人文化成为宗旨的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中国认同、国际视野,拥有家国情怀、世界关怀的国际传播人才。

学院领导

院长:夏吉宣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译审。重庆人山里人。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国际台工作,担任英语节目采访、翻译和制作工作。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文学(新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回到国际电台英语部担任《时事报道》节目主编,所采写的稿件多次获国际台优秀节目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1992年起先后担任英语部副主任、主任和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等职务。1996年获得中直机关颁发的"优秀青年干部"称号,1997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证书,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中组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党总支书记:曲茹

曲茹: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社会职务。2010年入选“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新闻学、影视艺术美学、影视艺术传播。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专著《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主编《新闻传播教学实践系列》教材;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现代传播》、《中国电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黄金时间”与“主旋律”――有关电视剧市场与题材的话题》、《营养不良的中国主流电影》、《人民日报、洛杉矶时报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报道的对比研究》、《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及效果分析》等二十余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课题项目《电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效果分析及策略研究》、《北京文化符号的认定与传播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研究及中国国际形象构建》等多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    下一篇 昌化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