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简称“昌大”,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著名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并且拥有首批十一所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参与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7年,学校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昌大学协议。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占地面积8000余亩。建有10大基础实验中心、46个专业实验室和21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设立了20余种奖学金。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72466人(其中校本部本科生37858人),各类研究生8363,留学生664人。 创办时间         1921年    所处城市         中国·江西·南昌 学校类型         综合         属 性         211工程|教育部|江西省共建高校|卓越计划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     学校官网         www.ncu.edu.cn

目录

1921年,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为南昌大学医学院

前身,何焕奎任首任校长。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成立,1949年5月南昌解放,国立中正大学改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并入江西工专、农专、水专、体育师范专科,由中南区教育部直接领导,经费也由中南教育部直拨。

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开始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在江西,1952年南昌大学农学院首先分出,独立设置江西农学院,并入南昌农专、江西兽专,院址迁南昌县莲塘。同年,南昌大学工学院采冶工程科、农业工程科、水利工程系科分别并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

1952年底,中南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区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会议,南昌大学由党组书记、秘书长魏东明带队,工学院副院长王修寀、总务长戴鸣钟、副教务长谷霁光以及会计科科长欧阳侃随同前往。这次会议由中南教育部副部长徐懋庸主持,中南局宣传部部长赵毅敏作政治报告,主要讲过渡时期总路线。然后讨论院系调整方案,提出取消湖南、广西、南昌三大学校校名,在湖南、广西、江西三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

这次会议后,南昌大学即进入紧张的院系调整阶段,成立了中南区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南昌分会,吕良、刘乾才、魏东明等14人为委员。按照调整方案,南昌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科、电机工程系并入新成立的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科并入新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化学工程系科并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化学系,文法学院文史系、俄文系科并入武汉大学;数学系、生物系并入中山大学;经济系并入新成立的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系和师范部教育科、生物科并入湖南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史地科地理组并入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同时,以体育专修科和师范部体育科为基础成立中南体育学院,院址暂设南昌大学原址。1955年迁武汉。院系调整期间,邵式平省长请示中央同意,一是将原拟成立江西师专改为江西师范学院,二是保留生物科。

1958年,江西工学院和江西大学成立,1962年江西师院生物系并入江西大学,1965年,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学院均初具规模,江西大学设7个系、12个专业和瑞金分校;江西工学院设4个系、9个专业,1985年江西工学院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江西大学和江西共青垦殖场联合创办了江西大学共青学院。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南昌大学,同年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博士授予单位。1997年,南昌大学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2年12月29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奠基。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协议,南昌大学实行省部共建。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正式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学校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08年5月16日,奥运圣火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传递,这是全球前几次在大学校园内传递奥运圣火。[10月6日,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在大学设立的光伏学院。2009年9月9日,全运会圣火在南昌大学进行传递,这是在江西境内唯一的传递地点,是继奥运圣火之后又一大盛事。2011年5月4日南昌大学迎来建校90周年庆典,部、省领导和南昌大学知名校友到场庆祝昌大九秩华诞。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4507人(其中专任教师2537人,正副教授1188人,外籍教师47人),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有全国模范教师石秋杰、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等一批教师。

教学单位

人文社科学部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南昌大学法学院、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理工学部

南昌大学理学院、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医学部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昌大学药学院、南昌大学护理学院、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南昌大学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动物科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止2013年10月,学校开设12个学科门类的113个本科专业。有

8个学术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学术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办学成果

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特色专业9个、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学生获奖

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连续11年获18个一等奖,连续获得江西省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冠军,连续2年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大赛第二名。2005年,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影视类全国唯一的金奖和29项单项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二等奖1项,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最佳语言奖”,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四人双桨金牌。在2012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南昌大学谢明勇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陈奕的《灵芝质量控制模式研究及黑灵芝多糖研究初探》一篇入围,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篇获奖论文。

国际交流

南昌大学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有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连续三年被国家汉办评为优秀孔子学院,与印尼哈山努丁大学签署了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执行协议。学校受教育部、商务部委托,成功承办多类研修班项目。赴几内亚开展经济管理师资培训,开展援助非洲专题项目研究,是中国首所在非洲颁发学历证书的高校。先后组队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开展赴境外参加夏令营、学习实践及邀请境外大学生来华参加春、夏令营等交流项目。建立健全了师生赴境外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短期学习和实践活动机制,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国际交流能力。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访问学校并发表主旨演讲。

外界评价

学校排名

1、南昌大学在武书连主持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排名第67位。

2、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南昌大学排名61位。

3、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南昌大学名列第78位。

4、从1993年以来,南昌大学一直在江西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在全国各省市全部一本招生的重点大学。

5、学校的生物类、食品类、文史类、理工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类、材料类、新闻类、环境类、机械类、软件、法学、医学类专业均列全省第一位。其中食品类、材料类在全国前五名。食品科学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南昌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综合排名

1、2012年武书连主持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南昌大学排名第61位;

2、2011武书连主持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南昌大学排名63位;

3、2012-2013年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南昌大学排名60位;

4、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榜,南昌大学排名71位。

领导关怀

习近平同志于2008年10月15日视察南昌大学,并深情寄语昌大:“南昌大学,前景无限”。

江泽民同志于1995年3月22日视察南昌大学,并深情地为南昌大学题词:“建设好南昌大学为江西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李鹏同志于1994年5月5日为南昌大学题词:“提高办学水平,振兴江西经济”。

李岚清同志于1994年5月4日为南昌大学题词:“发挥联合优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社会效益,为办好新型综合性大学作贡献”。并于2005年11月19日视察南昌大学,为昌大师生作了一场历时三个小时的《音乐!艺术!人生》的演讲。

朱镕基同志于2002年全国“两会”期间,关心南昌大学科研建设,并对南昌大学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满意。

陈至立同志于2002年4月29日视察南昌大学,并盛赞南昌大学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吴官正同志于2004年1月25日视察南昌大学。

曾庆红同志于2004年10月17日视察南昌大学,并寄语昌大师生:“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你们要抓住宝贵的机会,发奋学习,锻炼身体,加强道德和品行修养,爱国、敬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延东同志于2009年5月24日再次视察南昌大学,并寄语昌大:“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大学”。

孟建柱:“南昌大学在江西省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8年11月28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视察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指示:“尽管有些负债,但建了这么好的校园,这有功无过,历史会记下浓浓一笔。我对南昌大学充满期待!”

此外,周济、苏荣、黄智权、吴新雄等领导多次视察和关注南昌大学,十分关心南昌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成就

“十一五”期间,南昌大学科研经费总额达9.076亿元,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419项,专利授权217项,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343%、217%和578%,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表SCI收录论文1030篇,EI收录论文706篇,ISTP收录论文443篇,CSSCI收录论文1045篇。取得了硅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纯电动汽车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带动并促进了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让带动政府、社会总投资37.2亿元。在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南昌大学创办,2001年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已成为江西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辐射基地。

学校取得了硅衬底GaN基蓝光LED技术、高速轮轨检测技术与装备、纯电动汽车、国内第一代生产型LED高端装备-MOCVD系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3项(重点项目1项),在全国高校排第59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项(重点项目2项),在全国高校排第19位。获专利授权300多项,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964篇。作为主持单位承担"863计划"2项。学校成立有光伏技术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军工研究院等82个科研单位。

学校大力推进学研产用相结合,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签订了一大批全面合作协议,涌现出国家大学科技园、晶能光电、中兴软件(南昌)公司、丰城低碳生态科技示范园、宜春锂电及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基地。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校创办了《南昌大学学报》,分文、理、工、医科版,其中文、理科版为中文核心期刊,医科版为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图书资源

据官网显示,图书馆有图书文献380万余册;年订购中、外期刊1912种;引进EI、SCI、ISTP、SPRINGER、ELSEVIER、PQDD等数据库56种;自建“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南昌大学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6种;电子图书110万余册。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理、工、医、农、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成了综合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云存储平台、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电子文献阅览室、电子文献检索室。

学校文化

文化标志

校训:格物致新、厚德泽人。

校徽:

新徽标主体色为蓝色,蓝色套边类似蓝色青花瓷盘,富有江西特征。圆环中是一棵樟树,茂密的枝干表示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象征昌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百年树人”的教学风范。樟树是江西省的省树。“南昌大学”校名由赵朴初题写。

校徽同斯坦福大学、京都大学校徽相似,皆由树为主体。

校名:

“南昌大学”校名由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的赵朴初先生题写。

校歌:

作词:王易

改编:周明

作曲:遥远

赣水之滨西山麓,蓬勃朝气迎晨曦,巍巍昌大宏规启,弦歌既倡薪火继。

扬六艺,张四维;励志节,戒荒嬉。重科学,笃日新;图自强,养大气。

求知力行期有为,崇德尚能兴华夏。继往开来,开来兮,责在斯!

前湖之风

南昌大学“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是学校为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学术氛围,让广大师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育创新拔尖人才而开办的。

“前湖之风”周末讲坛作为南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秉承“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的校训;传承“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的办学思想;坚持开放性、高雅性、定期性、互动性、群众性的原则。

“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是南昌大学唯一的定时定点的学术讲堂。讲坛主要面向全校师生,邀请国内外各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省内外知名人士前来演讲,并致力于建立长期性、定期性、全方位、开放式的演讲人才库。讲坛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以专题讲座为主,对话、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辅,每期进行全程录象和视情况进行现场直播并定期整理,汇编出版《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校园文化丛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围住神经猫    下一篇 伊斯兰合作组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