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PMI
目录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量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2]
汇丰(HSBC)/Markit周四(1月30日)联合公布,中国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下修至49.5,预期及初值(预览值)均为49.6,2013年12月终值为50.5。
此数值为六个月(去年7月以来)最低水准,且是六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Markit提供的新闻稿显示,1月份生产分项指数降至50.8,增长率大为缩窄。同时,新订单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至50.1,受访企业提及部分主要出口市场需求有所走软。
当月,就业指数亦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47.3,工作岗位也创出2009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称“2014年1月中国制造业显出疲弱迹象,部分缘于新出口订单和国内商业活动放缓,政策制订者应该关注经济下行的风险并提前做好确保经济平稳的预案。”[2]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汇丰银行2014年2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3,较1月的49.5又有下降,创七个月来新低,并已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
与此同时,2月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49.2,同样较1月的50.8有所下降,创下七个月来最低。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评论称:“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进一步下滑,新订单和生产落入收缩区间,反映了去库存活动的影响。随着去通胀压力增加,制造业增长的动能可能正在放缓。”[3]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